要隨處宣講好消息
1 早期的基督徒隨處宣講好消息。由於他們很熱心,所以在耶穌基督復活後不到30年,王國的信息就已經“傳遍天下所有創造物了”。——西1:23。
2 在現今,耶和華手下熱心的僕人也懷有同樣的目標,就是盡力讓所有人都聽見王國的好消息。有甚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呢?有越來越多人要整天工作,所以在我們上門探訪的時候,他們通常都不在家。他們就算不是在工作,也可能會出外旅遊、購物或作某種形式的消遣。我們可以怎樣使這些人當中的應得的人,有機會聽見王國信息呢?——太10:11。
3 有些人在工作的地方接觸到真理。甚至小鎮也有商業地區;很多人日間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些地區度過。在大城市,那些在工業區或高層辦公室大樓上班的人,以及住在保安嚴密的樓房裏的人也有機會聽見好消息;很多還是首次有人向他們作見證。在週末,人們在公園、遊樂場、露營園或鄉間别墅鬆弛身心之際,或在停車場、購物商場等人的時候,也有機會聽見好消息而有良好反應。
4 有越來越多傳道員正付出特别的努力,在任何可以找到人的公衆地方作見證。這些見證人起初也有點畏縮和緊張,因為他們慣了在較為正式的場合,好像逐家逐户,從事傳道工作。可是,現在他們的感覺又怎樣呢?
5 “這給我的傳道工作注入了新的動力!”一位經驗豐富的弟兄説道。另一位弟兄補充説:“這令我繼續專心致志地做傳道。”一位年長的先驅發覺:“這樣做使我在頭腦、身體和靈性上都十分振奮……,我可説是活到老學到老!”一個傳道員發現,他現在找到很多以往從未跟耶和華見證人説過話的人。連年輕人也興致勃勃地參與這件工作。一位青年人表達自己的感想説:“由於你能够跟這麽多人説話,你的樂趣也大得多!”另一位青年人就説:“我從來未分發過這麽多的書刊!”這一切經驗,全都來自經常探訪的地區。
6 周遊監督正在這方面帶頭:社方意識到“這個世界的景象正在改變”,所以最近建議周遊監督每週調整他們的外勤服務安排,以求盡力讓更多人聽見好消息。(林前7:31)多年以來,環務監督都安排週中各日的早上做逐户傳道,下午做回訪或家庭聖經研究。這個安排也許在某些地區仍舊行得通。但在别的地方,在週中的某幾天上午從事逐户工作卻可能找不着甚麽人在家。周遊監督在這些地區工作的時候可能決定,用早上做逐店傳道或街上見證更好。他或者可以安排一小隊傳道員到高層辦公大樓、購物區、停車場或其他公衆地方作見證。傳道員如果更善用外勤服務的時間,就可以接觸到更多人了。
7 報告顯示,無論是周遊監督還是傳道員,都很歡迎這項調整。有些長老團發覺會衆需要在某幾類型的見證工作上有所改善,所以請環務監督幫助他們訓練幾個傳道員從事這些活動。這些傳道員在周遊監督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跟他一起工作,得到很大幫助。傳道員受過訓練後,就可以轉而訓練其他人。(提後2:2)結果,現正有更多人接觸到好消息。
8 當然,你無需等到環務監督探訪的時候,才試試從事以上提及的各種傳道工作。以下有好些提議,在你們的地區實行出來也許會頗有成效:
9 街上見證:你要是在週中一個早上,探訪一個很少人在家的住宅區,就不禁會想道:“人們究竟到哪裏去了?”不在家的人可能正出外辦事,或者買東西去了。你試過藉着做街上見證接觸這些人嗎?這種形式的服事職務只要做得恰當,是可以有很好成效的。與其拿着雜誌站定在一個地點,倒不如主動走到别人跟前,友善地跟對方攀談。你無需向每個過路人作見證。你可以揀一些並不在趕時間的人,例如逛街的人、坐在停泊好的車上或正在等候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上前對他們説話。開始的時候,你只需友善地打個招呼,然後看看對方有甚麽反應。如果對方樂意跟你説話,你可以提及一件你認為他會感興趣的事,然後問他有甚麽意見。
10 一位周遊監督邀請六位傳道員跟他和妻子一起做街上見證。結果怎樣呢?“那真是個了不起的早上!”他報告説,“沒有不在家。我們分發了八十本雜誌和很多單張,而且跟好幾個人談得很暢快。有一位傳道員還是第一次做街上見證,他禁不住説:‘雖然我認識真理已經有一段日子,卻不知道原來自己錯過了這樣好的傳道方法。’到那一週的末了,會衆積存的雜誌都通通分發精光了!”
11 這位周遊監督探訪另一群會衆的時候,知道在一天清早,幾位傳道員出去做街上見證,成績卻不很理想。作見證期間,一位姊妹只跟兩個人説過話,其餘的路人都忙着上班。周遊監督於是建議他們,在那天早上遲一點的時候回到同一條街上做街頭見證。他們照着做,還在那兒逗留至中午。那位在較早時候只跟兩個人説過話的姊妹,回去工作後成績好多了。她分發了31本雜誌,15本册子,有七個人把自己的姓名地址告訴她,她還開始了兩個家庭聖經研究哩!同一隊的其他傳道員也有類似的好成績,令他們十分鼓舞。
12 如果有人看來對真理很感興趣,不妨試試取得他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不要開門見山地問他要以上的資料;你也許可以説:“很高興能跟你説話。我想改天再跟你談談,不知道有甚麽辦法沒有?”或者你可以問對方:“不知道怎樣可以找到你呢?”很多人在這個情況下都會很樂意讓傳道員回去探訪他們。有些人會喜歡參加我們的聚會,所以要帶備充足的地址單張分發給人。
13 跟你説話的感興趣人士要是住在另一群會衆的地區,你就應該把有關資料轉交給那群會衆,好讓當地的弟兄進一步幫助這人。在你們的地區,街上見證在散播好消息方面是個卓有成效的方法嗎?要是這樣的話,請重温1994年7月的《王國傳道月報》,“通過有效的街頭見證找出感興趣的人”一文。看過後,就要安排在一天合適的時間做街上見證,這樣做,你就可以遇到多些人了。
14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作見證:一天早上,幾位先驅打算在當地一所學校附近,向在那裏等候公共汽車的人作見證。雖然他們跟好些人談得頗愉快,可是卻遭遇一個難題。原來他們每每在談得興致勃勃的時候,公共汽車就來了,對話就這樣給硬生生的打住。先驅們後來想到一個解決辦法,就是登上公共汽車,在車上繼續向乘客作見證。到達終站之後,先驅們沿來路回程,照樣向人作見證。他們來來回回幾次後,總結一下成績:分發了超過200本雜誌,開始了跟六個人研究聖經。有些乘客很樂意説出自己的地址和電話號碼,讓傳道員到他們家中探訪。接着的一週,這些先驅又回到公共汽車站,照上週的方法再來一次。這一次他們分發了164本雜誌,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一名乘客在分站上了車,揀了先驅身旁惟一的空位坐了下來。他望了一望弟兄,然後笑道:“不用説,你有一本《守望台》要給我。”
15 很多傳道員都趁搭乘公共汽車、火車或飛機的時候向人作見證而有很好成效。你可以怎樣跟坐在身旁的乘客攀談呢?一個12歲的傳道員乘公共汽車的時候,想引起鄰座小女孩的好奇心,於是就用了一個簡單的方法:拿着一本《儆醒!》來讀。這個方法果然奏效。女孩問傳道員他正在看甚麽,傳道員於是回答説,他正在閲讀青年人所面對的難題的解決方法。他接着補充説,他自己從文章的内容獲益不淺,相信這些資料也同樣能够幫助她。女孩於是欣然接受雜誌。他們的談話給另外兩個年輕人聽見了,他們也向傳道員要雜誌。説到這裏,司機把汽車駛到路旁停下來,回過頭來問他們,究竟雜誌有些甚麽好處,令他們這麽感興趣。聽過解釋後,他也接受了幾本雜誌。當然,如果這個年輕人沒有帶備充足數量的雜誌,他就無法把雜誌分發給每個表現興趣的人了!
16 在公園及停車場作見證:在公園及停車場作見證,是向人傳講王國信息的好方法。你試過在購物中心的停車場向人作見證嗎?要留意觀察一下你周遭的環境。看看有甚麽人並不正忙着,或者正坐在泊好的車上等候,然後上前説句友善的開場白。如果談話繼續下去,就引入王國信息。要試試個别地分開來工作,但要有其他傳道員在附近。不要帶着大而笨重的傳道袋,也不要做甚麽引人注目的事。要機警謹慎。在一個停車場工作一會兒,然後走到另一個可能會較好。如果對方不想跟你説話,你就要有禮貌地離去,然後看看可以另外向甚麽人作見證。有一位弟兄用這些方法向人作見證,結果在一個月内,他在停車場分發了90本雜誌。
17 有些人到公園是要鬆弛一下,有些人就到那兒遊玩或享受天倫之樂。我們自然不想不必要地打擾他們的活動,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把握機會,向他們作見證。有一個弟兄跟公園的園丁聊了起來,言談間,發覺他很關心毒品問題和兒女的前途。於是弟兄跟他開始了一個家庭聖經研究,經常在公園裏跟他研究聖經。
18 在購物商場作非正式見證:有時,由於受當地某些規定所限,我們不能正式地在購物商場内做逐店傳道;可是,有些傳道員卻製造機會,在這些地方作非正式見證。他們坐在長椅上,友善地同其他坐下來歇息的人攀談。如果對方有興趣,他們就機巧地把一份單張或雜誌分發給對方,並且試試安排回訪他。他們在商場的一個地方用幾分鐘作見證,然後走到另一個地方,找别的人攀談。當然,我們用這個方法做非正式見證的時候應該留心,不要太引人注目。
19 同人打招呼的時候,語調要親切友善。對方如果答話,你就可以向他提出一個問題,然後留心細聽他的意見。要對他所説的話表現興趣,讓對方知道你很重視他的意見。只要是可以,就同意他的話。
20 一位姊妹向一個年老婦人談起生活費用高漲得多厲害。婦人忙不迭的説同意,於是她們開始了一段愉快的談話。姊妹取得婦人的姓名地址,在同一週就回去探訪她。
21 逐店傳道:在一些會衆的地區中,有一部分是商業區。會衆裏負責安排地區的弟兄可以為密集的商業區域編製一些特别的地圖卡。這樣的話,如果有住宅地區跟這些地區重疊,在地區地圖卡上就應該清楚注明,地區裏的商户不是地區的一部分,所以做這個地區時不要做其中的商户。至於别的地區,傳道員可以一併探訪商户和住宅。會衆的長老可以請一些勝任的傳道員定期探訪商業地區,這樣就不會忽略逐店的傳道工作了。
22 你要是從未做過這種工作,現在卻獲邀參與,一個可以幫助你“放開膽量”的好方法是,先探訪幾間小商店,覺得比較自信之後,才探訪較大的商店。(帖前2:2)從事逐店傳道的時候,衣着應該跟到王國聚會所,出席聚會的時候一樣。要盡可能在店員沒有顧客要照顧的時候才走進商店,然後要求跟經理或負責人説話。態度要親切,而且最要緊的是説話要簡短扼要。無需表示歉意。許多商店都以顧客至上為宗旨,並不會介意給人打擾。
23 跟店員打過招呼後,你可以這樣説:“做生意的人都忙得很,很難碰到他們在家,所以我們到你工作的地方探訪你,想把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留給你讀讀。”然後用一兩句話評論你所介紹的雜誌。
24 跟經理見面的時候,你或者可以這樣説:“我們留意到做生意的人都很渴望能對世事有多點認識。最新一期的《守望台》(或《儆醒!》)正探討一個跟我們所有人息息相關的題目。”解釋這個題目是甚麽,然後結束説:“我們深信你會喜歡讀讀這篇文章。”
25 如果有其他雇員在場,而情況又看來容許,你可以接着説:“請問我可不可以跟你的雇員簡單説幾句話呢?”經理如果容許你這樣做,就要記住,既然你答應只説幾句話,經理自然期望你守信。如果有雇員希望同你長談,最好安排到這人的家裏探訪。
26 一個小市鎮的幾位傳道員,最近跟環務監督一起從事逐店見證工作。有些傳道員以往從未做過這件工作,所以起初有點兒害怕,但做了不久之後,就覺得輕鬆自如,樂在其中了。不出一小時,他們已經向37個人作了見證,分發了24本雜誌和4本册子。一位弟兄發覺,一般來説,他們在一個月裏做逐户見證所能找到的人,還不及他們在一小時内,從逐店見證工作所接觸到的人那麽多。
27 製造機會向人傳道:耶穌並不只在正式的場合才向人作見證。每逢有機會,他都向人宣講好消息。(太9:9;路19:1-10;約4:6-15)請留意一些傳道員怎樣製造機會向人傳道。
28 有些人時常在學校門外,向等候兒女下課的父母作見證。由於很多父母都會早20分鐘到學校,所以傳道員可以運用時間找一個聖經題目跟他們談談。
29 有些人對於我們雜誌刊登的某個題目特别感興趣,很多先驅都留意設法接觸這些人。例如,1995年12月22日刊的《儆醒!》登載了“學校制度危機重重”的專題系列文章。一位姊妹帶着這期雜誌去探訪地區中六所學校,獲得非常好的反應。她也帶備探討家庭生活和虐待兒童問題的雜誌去探訪家庭福利機構,機構的負責人請姊妹日後雜誌要是論及類似題目,就帶些給他們。她帶着《儆醒!》1996年3月8日探討失業問題的雜誌去探訪有關部門。據她描述,該部門對她的探訪反應“極佳”。
30 一位區務監督報告説,他跟妻子常常在雜貨店買東西時作非正式見證。他們在商店並不十分擁擠的時候才去買東西,在那個時候,顧客大都悠閒地在貨架間溜達。他們因此能够跟不少人作有意義的交談。
31 很多傳道員在自助洗衣店向人作見證而取得很好的成果。他們不光是在店内沒有人的時候放下幾本雜誌就算。他們的目標是要把好消息告訴别人,所以他們盡量設法跟正在使用店内設施的人交談。
32 在有些地方,部分傳道員獲得當局許可在飛機場作見證。有時候,有些旅客所來自的國家,國内耶和華的子民數目很小;所以能够向這些外國旅客作見證,令他們十分高興。如果對方表現興趣,傳道員就會給他們單張或雜誌。
33 有些傳道員每逢不獲准進入會衆的某些地區,例如一些高度保安的住宅,親自向其中住户作見證,就留意向當值的守衛或管理處的經理作見證。同樣方法也可以用在裝有閘門的私人屋邨。一位環務監督用這個方法,跟幾個傳道員探訪了七幢住宅大樓。在每一幢大廈,他們都對大樓經理説,雖然他們不獲准用見證人的慣常方法探訪這座大廈的住户,但他們不想經理錯過最新雜誌的内容。七座大樓的經理都欣然接受了雜誌,還請傳道員把下一期帶給他們!至於大樓中的住户,他們通過電話向這些人作見證。關於電話見證,1993年8月《王國傳道月報》的副刊“用電話作見證——可以接觸到許多人”一文載有不少實用的資料。
34 盡你所能隨處向人傳道:為要履行我們所作的獻身,我們應該對傳講王國信息這項委派懷有緊急之感。為了在别人方便的時候找到他們,我們需要把個人的方便擱在一旁,以求“盡力救些人”。跟使徒保羅一樣,耶和華手下所有獻了身的僕人都能够説:“我一切所做的,都是為了好消息的緣故,要同别人分享好消息。”——林前9:22,23。
35 保羅還進一步寫道:“所以,我反而非常樂於誇耀自己的軟弱,好讓基督的力量像帳幕一樣恆常覆蓋我。…… 因為我甚麽時候軟弱,甚麽時候就有力量。”(林後12:9,10)換句話説,沒有人可以憑着自己的力量去完成這件工作。我們需要向耶和華禱告,求他賜強有力的聖靈給我們。我們可以確信,只要我們求耶和華賜予力量,他必定會應允我們的禱告。於是,我們對别人所懷的愛心會推動我們,無論在甚麽有人的地方,都尋找機會向人傳講好消息。為甚麽不試試在下一週,把這份副刊所提出的其中一個建議實行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