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4 2/8 20-22頁
  • 在探險旅行途中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探險旅行途中
  • 警醒!1974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五花八門的乘客是以色列國的縮影
  • 何以這個地方如此富於吸引力
  • 往事歷歷如繪
  • 抵達羅德機場
  • “關空”——見其形而不聞其聲的機場
    警醒!1996年
  • 劫機歷險記!
    警醒!1975
  • 這就是真理的道之地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把小荒島開闢為繁忙新機場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4
《警》74 2/8 20-22頁

在探險旅行途中

1972年八月十四日星期一在以色列的撒拉芬特,兩名阿剌伯女子因共同騎劫一架比利時客機,迫其降落以色列的羅得機場而被判處終身監禁。一位法官卻贊成死刑。

在此之前三個月,劫機新聞轟動了全世界。五月九日,無線電台敘述在羅德機場展開的緊張戲劇。我們都緊張地側耳傾聽。

在同一日稍後時間,行將降落在同一機場的旅客聽到這消息有何感想呢?我們同行的人都忐忑不安!幾分鐘後我們便要登上英歐航空公司的DC9式客機,離開倫敦國際機場首途向以色列進發。我們的班機抵達時會有什麼事發生呢?我們不禁納罕。

在此之前有四名黑九月阿剌伯游擊隊劫持了一架沙班拿公司707號波音式的客機,以爆炸航機、殺害機上所有人為威脅,想迫使以色列當局釋放百多名阿剌伯游擊隊的恐怖分子。

據報導說機上裝滿塑膠炸藥,劫機者攜有手榴彈。當阿剌伯游擊隊和以色列陸軍參謀長以拉薩中將展開徹夜談判時,機上充滿了緊張。

我們的飛機會在七小時之後才抵達。我們都企圖自我安慰,肯定到時難題必然已經解決了。

倫敦機場的安全措施使乘客們更加提心吊膽。他們在登機前要接受X光檢查。每樣東西都徹底搜過——手提包、銀包、甚至唇膏筒也必須打開檢查。只有不受懷疑的乘客才許上機。

五花八門的乘客是以色列國的縮影

我們這群人多麼五花八門!一古一今相映成趣!在設備完善的新式座位上坐著一位族長式的人物,他的皮膚被日光曬成褐色,身穿長袍,在飛機以150多哩(240公里)的時速在跑道上疾駛時望出窗外。他頭上裹著白頭巾,飽歷風霜的面頰兩旁垂著繸帶。這位乘客轉換雙腿的位置,露出那破舊不堪的綁皮涼鞋。在這超音速的時代,他看來是個復古的人物。當耶和華應許聖經中的族長亞伯拉罕他的子孫將會承受聖地時,族長的裝束也許就是這個樣子。

忙碌的空中小姐似乎未有留意她所造成的強烈對照。她將兩位女客安置在「族長」身旁。她們是正在前往以色列的猶太裔美國人,穿著顏色奪目的印花套裝衫褲。她們的手鐲玎璫作響,手勢與談話均十分生動。她們的高顴、鷹鼻和黃褐色頭髮,襯著高雅的舉止,仍表現出若干美貌的痕跡。

還有機上的小孩。一位父親在長時間的飛行中將三名黑眼睛的小孩從膝間移來移去,他現出不耐煩的表情。由於是個不完美的人,他缺乏耶穌的忍耐;耶穌抱起小孩時並不是覺得不耐煩而是祝福他們。——馬太福音10:16。

移民、遊客、阿剌伯人、學生、教士——機上的乘客可說是五方雜處的以色列國的縮影,因為該國的特色是來自種種背境的少數人集合在一起。

何以這個地方如此富於吸引力

這個地方有什麼魅力使世界各地的人紛紛前往呢?無疑不是要尋求和平,因為以色列並不是一塊和平樂土。這個國家時刻處在戰爭邊緣上,四周的敵人均欲滅之而甘心。以色列的羊群仍然躺臥在草場上,在水邊安憩,正如詩篇執筆者大衛所描述一般,可是今日牧人的肩上卻掛著來福槍。

在聖經時代,摩西奉耶和華之命在以色列人佔領這地之前派遣探子前往窺探。探子們發現這地的土產十分豐富。但那時的探子們不必攜帶手提輕機槍。今日,在稻草打捆和收穫之際,你會見到女孩子穿著褪色的軍用工作服,帶著武器監護收穫工作的進行。那裡不論男女,差不多每個人都要服兵役。甚至出身正統派猶太教家族而可以自動免服兵役的婦女也時常決定自己有責任參軍以保衛國土。

這裡的戰時狀態到處可見。耶穌曾在加利利一帶向人宣揚,「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但現在該地的曳引機都是武裝的;兒童們在防空洞附近遊戲。他們的父母都提高警覺,留意空襲警報的響起。

富於音響效果的天然圓形劇場,曾有數千人在此聆聽《登山寶訓》的至福山,現已攔上使人聯想到戰爭的有刺鐵線。此地自從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戰勝阿剌伯人以來才稍為平靜。在此之前的19年,居民無時不受來自附近山岡的槍彈和迫擊炮的侵襲。

在接近敘利亞邊境的路上,遊客不時可以見到一個紅色的小三角,警告此地有隱伏的危險。在這裡有時也可以見到翻倒的坦克車,表示政治憎恨和威脅仍然存在。

這些都是潛伏在羅德機場劫機事件背後的感覺。國際紅十字會的人員也加入談判,希望協助有關方面解決難題。兩男兩女的劫機者覺得不耐煩了。沙班拿噴射機上的九十七名乘客的生命正岌岌可危。可是在整個事件中,以色列官員始終拒絕妥協。他們堅決表示該國無法容忍以空中騎劫及要脅勒索作為釋放被囚游擊隊的手段。當時的局勢非常危急。倘若恐怖分子炸毀航機及破壞我們降落時所用的跑道,那又如何呢?

不,每年擁到以色列的盈千累萬遊客並不期望見到一塊和平樂土。反之他們多數抱著懷古之情希望獲得更深的洞察,藉著親臨古代許多宗教戲劇發生之處以強化信心。在這方面「聖地」果然名不虛傳,因為它曾是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的發展焦點,這裡的宗教象徵物和建築物錯綜複雜地混在一起。

往事歷歷如繪

對基督徒說來,此地是一個寶庫。耶穌少年時代的故鄉拿撒勒是個小城。那起伏的岡巒使人憶起耶穌回到這裡傳道時,居民認為他僅是約瑟的兒子,聽見他的話大感憤怒,於是「起來攆他出城,他們的城造在山上,他們帶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路加福音4:29)在街市地方,人與驢子仍然在狹路上熙來攘往,像耶穌的日子一般,工匠仍然製造古代的藝術品。鐵匠用手製造大鐮刀。按說馬利亞曾在其中汲水的井也吸引了許多人來參觀。

聖經往事真的如在目前。你若登上他泊山,可以想像一下巴拉如何率領10,000人下山殺敗那些被耶和華使其陣容大亂的西西拉敵軍。在基順河和約但河谷之間的基利波山,使人回想到掃羅及其三個兒子在此被殺。以往是個細小村落的拿因城,一位寂寞的寡婦當耶穌將她死去的兒子復活時的喜樂浮現在今人的腦海中。

在首都耶路撒冷內外,遊客只需步行幾分鐘便可以回到幾千年的歷史裡。這裡有橄欖山、客西馬尼園、錫安山和髑髏地。這裡也有猶太人著名的哭牆和希律統治之處。基督就在這裡為該城悲嘆說:「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馬太福音23:37,38。

耶路撒冷的確被毀滅了。此後許多人逃到撒法,那是在耶路撒冷毀滅後所建的城。今日在通往該城的路上風景如畫,點綴其間的是身高四呎(一公尺餘)展翅高飛的鸛鳥,牠們從北方往非洲避寒時經常飛過巴勒斯坦。

在以色列,學者可以沿著耶穌所走的路,考察這個現代國家居民的東方特色,看看猶太人穿了許多世紀的傳統長袍,聽聽那發思古幽情的希臘語、亞拉美語和希伯來語。這為上帝命人記錄下來的道生色不少。在這譏誚和懷疑的時代,我們不禁肅然起敬而更深感到崇拜的需要。

詩人歌德的話尤其適用於以色列的歷史情況上,他說:「你若想了解詩人,到他的國家去遊覽吧。」這便是我們往聖地訪遊的原因。

抵達羅德機場

我們的飛機在跑道的上空迴旋半個多小時。機場忙亂不堪,以致我們暫時無法降落。後來我們終於獲准下降了,我們不禁鬆了一口氣!我們的飛機逐漸下降。那邊的沙班拿噴射機仍被軍車包圍著。

以色列軍隊喬裝飛機修理員而制服了騎劫者。在圍攻之下兩名阿剌伯男子被殺,一名女劫機者受傷,另一名被捕。乘客們倉皇從飛機躍下、攀下和滑下。以色列當局沒有向騎劫者屈服,因為恐怕這樣行僅會助長游擊隊的勒索活動而已。以色列當局終於獲得勝利。這兩名女子現已被判處終身監禁。

當我們在路旁等候計程汽車之際,救傷車嗚嗚而過。看來以色列好像有一半人在機場看熱鬧。他們之中包括達仁將軍在內。

緊張,鬆弛——我們首途前往海法時胸中充滿了的情緒。事件已經過去了,可是探訪族長們的舊居和基督教創立者的遺跡的機會,那真正的探險旅程,卻剛開始。——外稿。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