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韓國生活情趣之一
《儆醒!》雜誌駐韓國通訊員報導
韓國首都漢城有2,800間茶店,大概每2,000人中便有一間!看來住在韓國的人都是十分口渴似的。可是這裡的茶店除了供應飲品之外還有別的功用。它們同時是社交的場所。
兩位朋友也許在道左相逢,想找一處寂靜地方密談。或者商人想找個地方談生意。住宅大多數相當狹小,而且家人眾多而沒有清靜地方可作密談。可是茶店就在不遠,這遂自然成為聚會的場所。
十餘歲的青年男女在茶店「約會」的風氣愈來愈普遍。誠然,在韓國除了已訂婚的男女及有人陪同之外,男女單獨約會被人視為不是高尚仕女所為。可是不少青年人已打破舊體教的約束;對他們來說,茶店已成為約會的地方。
茶店也被家長們用作為兒女撮合婚事之處。通常有一個媒人作為介紹。媒人時常會在茶店與家長相敘 ,藉飲茶之名調查未來新娘或新郎的家庭背境及資格。經過商談之後,雙方家長途故此會函,地點也是茶店。
供應韓國菜色的酒樓並不供應咖啡或茶。因此人們也許會往茶店作餐後小飲。此外,人們喜歡在茶店等人。鄰近戲院的茶店也是等人的地方。
茶店裡面擺滿了低矮的小桌子。陽光很少透入,燈光也很昏暗。茶店設有音樂助興。音樂有大聲嘈吵的,也有柔和安靜的。許多時在巨型的電視幕上放映著運動比賽或戲劇。
茶店女主人多數是寡婦或商人的妻子,她們裝扮美麗。穿著昂貴的韓國服裝。手下的女侍極有禮貌及和靄可親;她們稱為「利滋」,多數是穿著短裙的青年女郎。
每間茶店的環境各有不同。有些特別吸引某一類的人。例如,城市商業區有些茶店的設計特別吸引商人。市內其他地方也有藝人麇集的茶店,有些則吸引大專學生。其他的茶店設計並不以某類特別顧客為對象而是大眾的去處。
茶店的競爭十分劇烈。為了爭取顧客,他們競以美觀的裝飾壓倒同行。茶店的名字也極饒趣味,例如「樂園」,「十字街頭」,「白熊」,「新世界」,「玫瑰」等。
大多數茶店都供應同一的東西,包括紅茶、咖啡、果汁、涼茶,在夏天則有凍飲。有些供應威士忌茶和其他酒精飲品。也有加入鮮蛋的咖啡,稱為「早晨咖啡」。但主要供應品還是茶與咖啡,加上極甜的糖。
受人歡迎的茶店特色之一是電話,因為並非所有家庭都設有電話。在這裡付出很少費用便可以打電話。若有人打電話,要找某個客人,茶店會將客人的名字喊出。有些沒有辦公室的商人會利用某間茶店作為聯絡中心。他們甚至在商用名片上印著茶店的電話號碼作為聯絡站。可是茶店主人並不贊成此舉。
茶店入門處通常有一塊精緻的傳言板。板上可以插入摺壘整齊的信箋,寫上收信人的名字。這種通訊系統是不收費用的。茶店也有報紙備閱,在桌子之間傳來傳去。
客人在茶店可以流連很久,雖然光顧不多。在這樣的場合,茶費稱為「茶利甲」,其實是座位的費用而非飲品的。
這些地方雖然稱為茶店,真正的意義均不在喝茶。它們乃是韓國的生活情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