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6 8/8 31頁
  • 貝殼錢幣——影響猶存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貝殼錢幣——影響猶存
  • 警醒!1976
  • 相似資料
  • 迷人的貝殼
    警醒!1986年
  • 貝殼的精妙結構
    警醒!1992年
  • 螢光海蝸牛的外殼
    警醒!2012年
  • 蝸牛——是災害還是美食?
    警醒!199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6
《警》76 8/8 31頁

貝殼錢幣——影響猶存

《儆醒!》雜誌駐新幾內巴布亞通訊員報導

在1975年四月十九日,新幾內亞巴布亞開始流通自己的貨幣,以代替過往採用的澳洲貨幣。這些新貨幣與太平洋各海島上久已通行的貝殼錢幣具有有趣的關係。

有些民族的貨幣單位是元、角和分,而我們現在的貨幣單位是堅拿和多依亞。堅拿是美拉尼西亞語對一種金邊貝殼的稱呼。這種貝殼其實是一瓣珍珠蠔的殼。多依亞是毛土語,是新幾內亞南巴布亞土人一向佩戴的那類臂環殼的名稱。

我們體積最大的錢幣是一堅拿,價值相等於澳洲幣的一元。錢幣上刻有兩條鱷魚圖案,右邊的一條屬淡水類,另一邊的則屬海水類。但是為什麼要採用錢幣而非紙幣呢?

政府的理由是普通的錢幣比較紙幣更經久耐用。因此採用一堅拿錢幣會節省相當的費用。然而我們亦有面額二堅拿,五堅拿和十堅拿的紙幣。

有些人曾問及何以在一堅拿的錢幣中央穿孔。這樣行是為了減輕重量,成本較低,並且是新幾內亞巴布亞人熟識的。政府在1929年至1945年鑄造了一些錢幣給新幾內亞之用,每個錢幣中央都有個孔。當地的人常用多條漁絲串起它們掛在頸項上。對那些沒有衣袋的人來說,這是最方便的攜帶方法。

一百個多依亞等於一堅拿,每個多依亞相當澳洲錢幣的一分。政府鑄有面額一多依亞,二多依亞,五多依亞,十多依亞及二十多依亞的錢幣。每種錢幣上都雕著新幾內亞巴布亞境內一種珍奇的動物。

一多依亞的錢幣上刻有鳥翼蝴蝶,這種蝴蝶是世上最大和顏色最鮮豔的蝴蝶。二多依亞的錢幣的圖案是蝴蝶鱈魚,這種魚遇到危險時便會變色來掩飾自己。五多依亞所刻的是一隻海龜,十多依亞上的是一隻細小的爬樹動物,名叫吉士吉士。刻在二十多依亞上的是食火雞,一種不能飛行的巨鳥。

雖然大多數人都運用現代貨幣,部份島上居民仍使用貝殼錢幣。例如在新幾內亞巴布亞,人們把金邊的堅拿貝殼打磨成新月型充作貨幣。然後在新月型的貝殼上每端穿一小孔,便可以把這些貝殼串好及掛在胸前。

這些堅拿貝殼主要用來支付娶親的聘禮或購買豬隻。住在高原的人特別珍惜它們。

多依亞或臂環殼亦仍然用作貨幣。這些殼是從圓錐形貝殼割切出來的,造成約一吋闊的臂環。由於每個圓錐形貝殼僅可切得一個多依亞,它們的價值相當高。一個巨型的多依亞貝殼可能值澳洲幣二十元或二十堅拿。

在英屬所羅門群島保護地的人當中久已通行的貝殼錢幣產自馬雷塔島。錢幣主要分為兩種,稱為「紅錢幣」和「白錢幣」,用內部紅色的圓錐貝殼製成紅錢幣,白錢幣則製自白色的圓錐貝殼。人們把這些貝殼切割成小片,在中央穿了孔。

然後把貝殼片串起,數片紅色的夾一片白色的。六串或十串貝殼一起計作一錢幣單位,價值相當於二十堅拿。今日在英屬所羅門群島,貝殼錢幣和澳洲幣同樣流通。

可是近年來島上居民越來越趨於採用澳洲幣,雖然在較老的一輩中,有一部份仍喜歡積聚貝殼錢幣。現今在新幾內亞巴布亞我們有了新的貨幣,這種錢幣不獨顯示我們那些引人入勝的動物,同時反映出我們採用貝殼錢幣的悠長歷史。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