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7 4/8 25-28頁
  • 工廠就在家裡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工廠就在家裡
  • 警醒!1977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家庭事業
  • 夫唱婦隨
  • 婦女的工作
  • 父子一起工作
  • 令人嘖嘖稱奇的羊毛
    警醒!1992年
  • 羊毛
    洞悉聖經(下冊)
  • 從絲蠶至和服
    警醒!1978
  • 聖經時代的染料和布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7
《警》77 4/8 25-28頁

工廠就在家裡

《儆醒!》雜誌駐日本通訊員報導

作為一個海外傳道員,我得以熟悉日本人及其生活方式。我經常探訪他們的家庭與他們分享聖經的好消息,他們也和我分享他們認為有趣味的事物。其中特別引人入勝的是他們的「家庭工業」。

請來與我一起認識這些人,並且聽聽他們解釋自己的工作吧。

家庭事業

我在這個家庭裡認識一位青年,他是與家人共同製造『和紙』的。你說你從未聽過這樣的東西嗎?他所作的解釋是:「和紙有時稱為『穀紙』,雖然它與穀無關。」

製法如何?「我們的工作始於楮樹」,他說。「首先從楮樹內皮取出纖維加以處理,徹底洗淨。然後加入從芙蓉根部取出的稀薄液體。楮樹的長纖維和來自芙蓉的液體使和紙與其他的紙截然不同。這種稀薄液體使纖維分布得非常勻稱;看到製成後的產品令人十分興奮。請看看紙上所繪的美麗圖案。甚至西德和美國的人士也對我們的工作極之賞識。」

我問他們是怎樣開始從事這種行業的,他解釋說:「六十年前,我那作學校教師的曾祖父病了。由於不能繼續教學,他遂考慮一行可以在家裡從事的工作。千多年來,這裡小川町的家庭工業都以製造和紙為主。我的曾祖父學會了這門技術之後即開始在家工作。我們至今仍然從事著。我與父母,叔嬸一同工作。」

他告訴我工作的時間十分悠長,我不禁納罕他個人對這種行業有何感想。可是他一再申明:「我喜愛自己的行業。因此我不介意每日工作十二小時。我希望這門製紙技術能保存下來。這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挑戰。其他青年人也這麼說,但他們卻不準備做這行。許多人認為太過辛苦。但他們若肯嘗試便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夫唱婦隨

當我探訪別家時,我發現夫婦一同在家工作在這裡並非罕見。他們喜歡這樣行過於丈夫出外工作而留下妻子單獨在家。

一對曾經一起工作二十年的夫婦解釋他們的事業說:「有一位朋友向我們提議從事製造書皮的工作。事實上,我們所做的僅是一個階段的工作而已。我們收到送來家裡的三十呎長布匹之後即在布背黏上紙張。大約三十分鐘可以完成一張。我們一起工作。我丈夫已六十五歲,健康不佳,我也已經六十歲了。我們以自己的速度工作,這對我們很合適。我們非常知足。」

另一對夫婦告訴我,他們是製造竹燈籠的。丈夫詳細解釋說:「我們若勤懇工作,一星期可以製成五個大燈籠,每個重約6.6磅[3公斤]。首先我將竹竿鋸成理想長度,將竹節削去。然後將一定長度的竹竿豎起來,在中央從頭至尾用刀削成兩半,繼續削薄至理想的厚度為止。有些竹片薄至柔韌如繩子而適合編織。利用一個有小孔在中央的塑膠圓盤,我開始在它的周圍編織圓圈。它逐漸被編纖成像個巨大的輪子。為了使竹保持柔韌,我用水滋潤。當它達到所需的大小時,我將輪子弄成球形或半球形。最後塗上一層膠和水的混合劑以保持形狀不變。這項工作需要時間,但我們認為是值得的。在加拿大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的一間餐館掛滿了我們的燈籠,使我們引以為榮。」

從一對經營農業的夫婦我們獲悉關於蠶絲工業。丈夫指著田中的矮樹問我說:「你知它們是什麼植物嗎?它們是桑樹,任何種植桑樹的人都是與我們從事同一行業的。桑葉是蠶的食物。當蠶尚幼小時,我們一律飼以切幼的嫩葉,一天兩次。長到廿五日大之後,我們遂將蠶放在淺盤裡,又將一叢叢桑葉放在其中作為蠶的食物。這一切均在家裡進行。」

「在你們的家裡?」我驚異地問道。「不要擔心」,他說。「牠們不會像貓、狗一般隨處走的。蠶喜歡食物,從不離開淺盤。在我幼年的時候,家裡到處擺疊淺盤,堆得很高。聽蠶食的聲音在晚上使我們很易入睡。我絕不介意,但我的妻子卻提議將我們的睡房與養蠶室分開,啊,你說是嗎?」

「對了」,她回答。「當時我們差不多要遷出睡房以便將蠶遷入。但現在我們的住宅已較大。我所擔任的工作是紡織。我們有一架百年歷史的織機,剛適合六呎乘九呎的房間。我若是工作不怠,一天可以完成一捲絲。有些人若荒疏已久,便要兩天或三天才能完成同量的製品。」

婦女的工作

我很快便獲悉,在有些家庭裡,事業是由婦女主持的。有一天我在盛岡探訪別人時遇到一位女子自動告訴我:「我們也從事家庭工業,但僅由婦女主持。在盛岡,大約四十年前,許多寡婦集合一起開始家庭紡織。盛岡多產綿羊。紡織和機織是上選的工作。但盛岡綿羊的羊毛質地粗糙,我們遂開始從英倫三島的威爾士輸入羊毛。」

在我請教之下,她仁慈地解釋製造毛衣的步驟。「這並不難」,她說。「首先,我們將羊毛分成三類——女裝毛衣、男裝毛衣和製地氈的羊毛。將羊毛洗淨之後,染上顏色。尚存的污物要揀出丟棄,刷好羊毛。我們用手指捲好羊毛堆,將粗毛線納入紡線輪裡。這時差不多可以編織了,但在此之前還要將毛線放在熱水裡十五分鐘,然後捲成一軸。編織完之後,還要除去突出物和矯正任何不佳之處。我們於是穿起膠靴,將毛衣在水裡踐踏一小時至一小時半。有更多的污物出來。但這時的毛衣已能掛起弄乾和摺成像你在服裝店裡所見的樣子一般。」

我驚異地獲悉這一切步驟都是在家裡進行的。那位婦人承認其他工作也許能賺更多錢。但她解釋說:「這樣,我們的時間是自己的,我們可以在家裡一面工作,一面照顧兒女。」

父子一起工作

雖然並非人人都是如此,有許多兒子卻是從父親學習手藝的。例如,有一位男子告訴我,他們兩兄弟已和父母一起工作了四十年。他們製造剪刀,一個月大約可製五百把,供醫院、花園和家庭之用。我問他這些剪刀與大規模製造的有什麼不同之處,他答道:「我們小心製造每把剪刀。刀鋒吻合無間。價錢雖然稍貴,卻可以愜意地運用多年。」這種優良品質確然是不可輕視的。

一位男子和他的幾個兒子所從事的印刷業使我明白到家庭工業許多時是專業化的。「在製書方面」他說,「鄰近的幾家人都在家裡設有工場。一家人只做一部份,然後將書送到別家做另一部份,由此類推直至整本書完成為止。我家所做的僅是印刷書內各頁而已。」

裝飾用的日本古典娃娃的製造也同樣專業化。岩槻市的一位男子請我參觀他的家庭工場,他僅是製造娃娃的頭。他描述如何在原型裡嵌上眼睛、描畫面孔和黏上頭髮。「聽來很簡單」,他說,「但要十年功夫才能造出完美的頭。細緻地描畫顏面需要時間和穩定的手勢。」

這家人三代一同工作。他們介紹我認識那八十一歲高齡的祖父,他仍然做著份內的工作。他的兒子與他同室工作。屋主人的兒子在另一工作室擔任同樣工作,但僅是按照自己的定單去做。

「在我的童年」,這位男子憶述,「看來世上最自然的事便是跟從父親的腳蹤,我很樂於這樣行。可是我幾個兒女所受的教育程度使他們看不起家庭工業。在他們看來,穿起漂亮的西服,手拿公事包乘搭電車去上班才夠『棒』。他們渴望模仿其他青年。但我很高興有一個兒子肯繼續從事家庭工業,成為家中的真正成員。憑著我們的熟練手藝,他可以享受舒適的生活而不必去做不合理的長時間工作。」

顯而易見地,家庭工業有很多優點。有些工作比其他需要較長時間。但一切工作都使人有機會自定工作小時。

這次請你參觀的僅是略舉數事而已。日本的家庭工場的類別差不多是無限的。每一種都有其引人入勝的故事。

當人們樂意工作時,家庭工業也隨之興盛。它同時有助於促進健全的家庭團結精神。你對此感覺興趣嗎?

[第25頁的圖片]

『刷好羊毛後,用手指捲好羊毛堆,將粗毛線納入紡線輪裡』

[第26頁的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3 1 2 3

羊毛被仔細地分成三類,歸入三種用途:(1)製女裝毛衣。(2)製男裝毛衣。(3)製地氈。

[第27頁的圖片]

細緻地描畫日本娃娃的顏面需要時間和穩定的手勢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