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作燃料——是解決方法嗎?
報導巴西應付能源危機的方法
1979年,巴西各大城市的許多汽油站開始售賣酒精作為汽車燃料以代替汽油或柴油。這項意見並非新事。亞歷山大·貝爾在1922年聲稱:“世界石油消耗量日益增加,而石油只能供應至以後幾個世代為止。因此酒精這種清潔和完美的燃料乃是油荒的解決方法。”
若要成為真正的解決方法,酒精必須出自一種可以更新的來源才行。唯一適當的來源是生物量。生物量是甚麽?它便是可以轉變成能量的活的生物物質。轉變的要訣是光合作用。植物以化學物質形式貯藏太陽能,人將之利用來産生酒精——生物量酒精。
以酒精為動力的汽車在巴西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1919年,巴南布哥州的州長決定以酒精作為政府汽車隊的燃料,在1920年代,該州已使用酒精混合物,有些汽車則全用酒精作為燃料。直至1933年,巴西總統吉多利奧·華加斯決定以里約熱内廬作為“巴西第一個全用酒精作汽車燃料的城市。”但這項計劃要把市内的20,000輛車改裝成可以使用百分之60的酒精混合物,當酒精用盡時,汽車也要棄置了。其他的嘗試是在1938和1942年把酒精和汽油混合,但酒精的價格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可是,在1973年,局面開始轉變了,原油價格急升和消耗量的增加使巴西輸入石油所付的代價從1972年的4億美元增至1975年的40億美元。
既然巴西可以利用大量河水作為發電,因此石油價格急升所造成的不是能源危機,而是燃料危機。該國第一選擇的燃料便是生物量酒精。因此在1975年11月就開始實行全國酒精計劃(Proálcool)。計劃包括多方面——種植數百萬公頃的額外甘蔗並以其他植物作為實驗,同時作出貯藏和販賣的準備。
初步計劃是使用百分之20的最高額酒精與汽油混合,因為這樣不必改裝汽車引擎。經過3年以上的嘗試之後,混入的酒精量可高至百分之16。巴西的酒精計劃已經實現而非夢想。1974-75年的酒精産量已達7億4千萬公升;1977-78年至增15億公升。計劃中的生産量在1985年要增至107億公升,這項數字約等於全國能量消耗的百分之5。
巴西的幅員達八百五十萬平方千米,因此有足够的土地——和陽光——栽培植物以産生必需的原料。巴西大約有二百萬平方千米的腹地(Cerrado),這些腹地最適用不過。
巴西全國酒精計劃的目標是以甘蔗經過發酵和蒸溜過程來産生普通酒精。現時每公頃地土每年可産酒精3,500公升左右,但增加産量的實驗正在進行之中。日産120,000公升酒精的工場建設和裝備所需費用大約和挖掘一個油井相等(一千萬美元),但生産方面卻獲得保證。建設一個酒精蒸溜工場需時約三年,而油田卻要在五年之後才能供給商用石油。
巴西的科技研究所不久之前出版一本建設“小型蒸溜場”的手册。這種小型蒸溜場可以供應一輛貨車的燃料和開動發電用的固定機器,甘蔗廢物也可以改變為肥料。只要24公頃土地所種植的甘蔗就足供工場的需求。在孤立地區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建設自給自足的蒸溜場乃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唯一最令人擔心的是廢物所造成的染污。生産一公升的酒精同時産生12公升的有毒蔗漿渣滓(Vinhoto)。這些渣滓若任其流入水道,便會吸收氧氣和殺滅魚類、藻類和水生植物。此外,每日生産120,000公升酒精的蒸溜工場同時産生四噸酵母。很慶幸地,巴西當局已留意到這些難題。米達路芝加·康格S.A所製造的機器以熱處理過程把酵母轉變成蛋白質飼料,又把蔗漿渣滓除去水分而轉變成上等肥料或飼料,處理方法絶不影響蒸溜過程。
優良的産品需要優質的沃土。這裏的土壤並非全部符合品質的要求。因此政府打算除了原有的全國甘蔗計劃之外,還發展一項計劃,先從桉樹生産乙醇,後來生産甲醇。甲醇可用以代替燃油和柴油兩種燃料。種植桉樹的主要原因是它不像甘蔗一般需要沃土。其他優點是桉樹在巴西成熟得很快(五年),並且終年可以割取。同時,天氣狀況對桉樹的成長沒有多大影響,但對甘蔗在收成卻影響極大。此外,每公頃土地種植桉樹的成本為150美元,而甘蔗卻高至450美元以上。成本高昂是由於需要較多沃土、較多肥料、殺蟲劑和人手。另一方面,一間設計成從桉樹日産120,000公升酒精的工場建設費卻比處理甘蔗的工場建設費加倍。
生産開始時所需的原料目前頗為充分。僅在瑪杜·哥羅素·都·蘇和米勒斯·格利斯兩州就有500,000公頃以上的桉樹可以收割。此外每年要種植1,000,000公頃左右的樹以供應未來所需的原料。巴西總統菲如烈杜在不久之前聲稱,“我們需要以百分之10的巴西中部腹地種植桉樹,期望每日生産相等於二百萬桶石油的甲醇。”這會使巴西不必依賴石油入口。
從生産過程也獲得若干有用的副産品。因為生産1,000公升的酒精也生産800千克冶金用的焦炭、350千克飼料(蛋白質)、500千克碳氣和30千克糠醛,它是樹脂和溶劑的原料。僅是最先兩種副産品的價值就等於所生産的酒精價值百分之70左右。據説每升酒精價格可能相差10至20美仙不等,視乎副産品的可用程度而定。
汽車的改裝
任何燃燒汽油的汽車都可改裝成酒精燃料汽車,只要作小部分的調整,使其性能較高便行。改裝費每車約需200至250美元。在優點方面,酒精動力汽車比汽油動力汽車加速較快。既然酒精爆發的温度較高,倘若爆成火焰,汽車便容易損壞。酒精的燃料消耗量比汽油高出百分之10至15,同時,改裝成使用酒精的引擎在汽化器、分配泵和燃料箱方面容易腐蝕。因此,近期改裝的引擎有些配件内襯塑膠和改用鋁質汽化器以防止這項難題。另一難題是在酷寒天時難於開動引擎。為了解決這項難題,現已發展了一種預先弄熱酒精來開動引擎的方法。
在聖保羅市,有一種清楚標明為“酒精動力汽車”(Movido a Álcool)的橙色汽車到處可見。當這種汽車經過時,典型的取笑話語是“至低限度駕車人是這樣!”可是,酒精計劃久已渡過取笑階段了。它已成為現實。
各車廠所製的酒精動力汽車紛紛出廠。1980年的製造目標是250,000輛使用百分之100酒精的汽車。政府估計直至1982年將有1,000,000輛以上的改裝或原裝引擎全用酒精的汽車行走。
可是,生物量酒精是完全解決能源危機的方法嗎?事實上,它是上帝賜給人的一種可以更新的寶貴能源。然而,改用酒精作為燃料並不是解決一切難題的方法。誤用這種資源和貪婪地生産和分配都能造成與石油一般的嚴重難題。在自私的剝削者從人類當中除去之前,真正的難題不會解決。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件事會實現嗎?不錯,但非人力所能獲致。可是,聖經表明上帝的旨意會通過他的彌賽亞王國而實行。“他要救贖他們脱離欺壓和強暴,他們的血在他眼中看為寶貴。”——詩篇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