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監護者”舉棋不定
各教會在擔任民衆的“道德監護者”的傳統角色方面堪作模範嗎?若干主流教派在不久之前的所為表明聖經的道德標準正日益受到攻擊,這些攻擊不但來自外界,而且也來自教會内部。列舉數例如下:
● 加拿大聯合教會的性問題特别委員會在昨年春季發表報告,贊成教會在判斷道德方面採取“考慮態度”,除了其他事情之外,這項長達100頁的報告建議婚外性關係在若干環境下是可行的;在婚姻生活中應該強調“誠實和保持忠貞的意圖”而非現時所暗示的在性方面對配偶“忠貞不二”;同時“成熟而自覺無愧的同性戀者”應該獲准擔任教士職位。
那末,使婚外性關係受到贊同的是甚麽呢?該委員會認為,在當事者的意念中,任何性行為都必須是‘富於創造性、解放性、互相支持、負起社會責任和歡樂的。’該項報告的一位發言人辯稱,“性道德應和社會學一致,”因為“上帝通過社會學和聖經對我們説話。”聯合教會的不少成員感到受窘。在寫給特别委員會的信中,許多教會成員表示他們“大感不安”、“感覺厭惡”、“可悲和可恥”。一位婦人寫道:“魔鬼必然喜笑,我要離開教會了。”
● 同樣,加拿大的聖公會在1979年曾批准任命同性戀者為教士。它同時發表報告,建議終止對未婚的同居者懷有“傳統的不歡迎態度”。報告聲稱這種關係若是“在性方面成熟和自願”,雙方在生活上作出承擔,那末婚姻關係就已經“在實質上”存在了。對於教會承認這種安排,報告辯稱:“我們必須準備看見[上帝]有時使‘同居關係’成為感恩的場合而作出靜默的讚歎。”
當這項報告在該教會的總會會議中受到考慮時,擁護者敦促與會的教士們要‘正視現實’。教士加利·柏德遜説:“在以往3年内,我未曾為任何未經同居的人主持結婚儀式。”另一方面,固立普大學的唐納德·馬士特斯聲稱:“在道德敗壞的時代,教會竟然嘉許一些為道德優良的異教徒所無法接納的事,是絶對令人難以置信的。”
● 英國教會的一個委員會對全英國發出一項長達34,000字的報告書,聲稱在若干環境下“以身體表達愛意的同性戀關係”是可以接納的。該報告同時建議同性戀者不應被排除於教士職位之外。
● 英國循道會所委任的一個委員會發表一項報告,聲明同性戀關係並沒有甚麽不對,並且認為“以男子或女子的性傾向為唯一根據而否認其為教會成員或在教會擔任職務,此種理由顯然是應該廢除的。”
諸如此類的報告雖然未必一律受到接納為教會的政策,但趨勢卻是明顯的:主流教會非但沒有發出明確的呼召去倡導敬虔的公義,反而對當代的道德趨向推波助瀾。這種作法公然反對上帝感示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9,10所寫的話,也沒有表現羅得為所多瑪人的淫行而憂傷的精神。——彼得後書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