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壯闊的桑比西河
《儆醒!》雜誌駐津巴布韋通訊員報導
當地是桑比亞北部,海拔5,000呎(1,500米)左右,岡巒起伏的非洲郊野。一項不尋常的東西在那裏誕生——波瀾壯闊的桑比西河,它是非洲的第四大河,位於尼羅河、剛果河和奈及爾河之後。
多股水流從黝黑的沼澤發出,匯合起來成為小河。然後,這條小河像頑皮的孩子一樣,在岩石之間反躍、奔騰、蹦跳和滾動。它在愈擴愈大時發展成為一條闊大、活潑、壯觀的大河,最後紆曲入印度洋裏。
波瀾壯闊的桑比西河水數千年來對中非民生的繁榮擔任重要角色。來自河水的能源現時集中於卡利巴水壩,使數以千計的民衆生活變成工業化和現代化,為一度黑暗的大陸帶來光明。
桑比西河上游
你喜歡認識一下這條從發源地至印度洋,長達2,000哩(3,200千米或公里)的河流嗎?在1850年代,蘇格蘭探險家大衛·李文斯頓曾經這樣行,但你卻不必像他一般要和采采蠅、蚊子等相鬥。
僅在發源地20哩(32千米)以外,桑比西河就已增強和發展至15碼(14米)寬。從許多支流所組成的力量和水量直迫巴魯采平原。羅兹族人在這裏世世代代使用這些維持生命的河水作飲料、沐浴、烹調及在水中捕魚,可是,在河岸一帶發展成的傳統習俗與巫術卻沒有被河水沖走。
當地一位村婦訴説她希望生兒育女,但毫無朕兆。巫醫診斷後認為是一隻大鳥作怪,大鳥從子宮把孩子拔去——與西方世界關於大鸛送子的神話剛相反。巫醫教她在屋外設一個小偶像作為保護。她以半個葫蘆殼作鳥巢,巢内放個蛋,大鳥回來就取蛋而不取她的胎兒了。當我們繼續沿桑比西河前進時,看到不育的村婦相率在屋外設置護物,證明這裏仍然有許多人受傳統所束縛。
桑比西雖有河流之稱,但在二月、三月和四月間,你也許以為它是個大湖,水流一望無際。
河水在雨季高漲至40呎(12米)。每年在河水升高之際,數以千計的村民遷往高地,並且舉行“甘保加”慶典。酋長乘着平底官船划往夏宮,隨行的千人高唱傳統歌曲,數千羅兹族人跳舞歡迎酋長來臨。
我們離開了平原,經過許多其他居留地,然後抵達西薩基。1851年8月4日,李文斯頓在這裏首次欣賞美麗的桑比西河。李文斯頓若再回這裏,他將看不出有甚麽改變,大群的獵物依然在清澈的河裏取樂。
維多利亞瀑布
我們已前進了800哩(1,300千米),有許多部分的河流寬達2哩(3千米)。我們驚異地看到,世界最美麗和壯觀的瀑布之一就在前面,也許你早已聽到水聲隆隆,它以每分鐘15,000,000加侖(57,000,000公升)的水勢奔向那1又4分之1哩(2千米)的峽谷,沖激成一條350呎(107米)的裂縫直達谷底。水花像神秘的霧一般向蔚藍的晴空飛濺1,000呎(300米)以上。當地的人稱它為“摩斯·奧河·登耶”(打雷的煙霧)。
據説李文斯頓在1855年發現了這些瀑布,以英女王維多利亞的名為之命名。
瀑布的平均水勢雖是每分鐘15,000,000加侖(57,000,000公升),但雨季的紀錄卻達到159,000,000加侖。以這麽大的水量而論,一分鐘的水便足供10,000人為期4年作每天的暢浴。
你看見河畔豎立的標誌嗎?“游泳等於自殺。”是的!河水是這麽美麗清澈,但你卻不敢下水游泳,因為恐怕斷腿或沒命,成為鱷魚的犧牲品。鱷魚是在美麗的河水深處藏匿着的危險東西。
巴托卡峽谷和卡利巴湖
這條大河突然擠入了一個狹窄的峽谷,蜿蜒地流過中非洲高原。河的水位從沒低然50呎(15米),在雨季甚至高達100呎(30米)以上。我們行了60哩(97千米),經過這個以巴托卡族人為名的巴托卡峽谷。峽谷一片荒涼,人迹罕至,懸崖上長着細長乾枯的灌木叢。從維多利亞瀑布奔流了23哩(37千米)之後,這條河已沖蝕了800呎(244米)深的岩石。
我們現在進入卡利巴湖,這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湖之一。湖面伸展至160哩(256千米)外。自1958年以來,由於建造水壩和隨之而來的水位高漲,約有50,000唐加族人要離開家園另尋新的安身之所。
這個大湖目前已成為當地居民的豐足糧食來源。在14週的捕魚季節内,鮮魚和乾魚的收穫已達一百五十萬磅,當地的消耗量尚未計算在内。
離開水壩通過14哩(23千米)長的狹道,我們進入一個草木青葱的十足樂園。水牛、河馬、大象、鬣狗和各種禽鳥都以此為家,這是尋求刺激的獵人不許進入的。
從桑比西河中部至印度洋
我們現時已到了桑比西河中部,岩巉多石的地勢與美麗的芝哥拉平原相映成趣,河流從平原繼續蜿蜒60哩(97千米)。狹長如帶的常綠樹叢使當地的風光如畫。
旅途中的安靜與寧謐突然被打破了。你無疑聽到了加伯利沙急流以萬馬奔騰的水勢猛沖岩石。
其次的峽谷是著名的盧巴杜峽谷,峽谷從環繞的群山陡下4,000呎(1,220米)。河流在這裏好像挾着洶湧的最後能量一般從崎嶇的岩石上奔湍而過。河水沖激着這岩石濺起無數浪花。可是,吼聲如雷的河水一過了峽谷就立刻改變步調,它好像疲乏下來,不再奔湍翻騰,但卻莊嚴平順地緩流3至5哩(5至8千米),在最後的200哩(320千米)的途中經過一個寬闊的河谷。
桑比西河分成多條大川流向三角洲,在那裏注入印度洋。我們那令人興奮的旅程也隨着河流的消失而完結。一度澄澈可愛的河水現在已被三角洲的泥沙攪成渾濁,再被印度洋的温暖蔚藍的海水吞噬無蹤。
李文斯頓把桑比西河稱為“進入内陸的上帝公路。”我們卻體會到桑比西河是美化我們的地球家鄉和令人舒暢的許多大河之一。
[第16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津巴布韋
桑比西河
安哥拉
桑比亞
莫三鼻克
維多利亞瀑布
卡利巴湖
卡利巴水壩
印度洋
[地圖]
非洲
奈及爾河
尼羅河
剛果河
桑比西河
[第17頁的圖片]
游泳等於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