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美麗多産,擬態肖妙
“蘭花!送給我的?啊,可愛極了!”這樣的反應會使你滿心高興地享受一個美好的場合,不論是婚筵、話别宴抑或僅是二人靜靜地共進晚餐。蘭花種植者協會的一句話似乎頗有道理,‘送蘭花給人時,奇妙的事就會發生!’
何以蘭花這麽富於吸引力?你能親自種植嗎?
蘭花到處受人歡迎的理由之一是,它的品種達三萬五千種之多,蘭花構成了“開花植物的最大家族,將近佔全球開花植物的七分之一。”雖然大多數品種出現於熱帶,但在北極圈裏也有發現。少數品種盛産於只有仙人掌植物的沙漠。有些純粹是水生的。有兩種奇異的蘭花完全埋在地裏,從來不見天日。
鑑於品種之多,蘭花的大小和形狀各異是可想而知的。不錯,有一種蘭的直徑只有二毫米(.08吋),整株植物可以納入頂針裏。另一方面,一種巨型蘭花從一端至另一端可達三十八厘米(十五吋)。
你喜歡甚麽顔色和形狀的花呢?種類繁多的蘭花家族必定能够提供你所喜歡的一種。顔色從紅、橙、黃、綠至紫、棕、白,甚至稀有的藍色不等。
至於形狀方面,蘭花的擬態不遜於任何藝術家。有些品種的形狀酷似女子的拖鞋、蛾、蝴蝶、黃蜂、三色堇、紙鳶甚至飛翔中的鳥。澳洲人所謂的“鬍鬚蘭”宛如長着鬍子的山地人。在秘魯有一種蘭花看似有個笑着的小精靈在花心裏。你喜歡那像四驢成群叫着的品種嗎?蘭花的擬態不僅在形狀上而已。
為了發揮授粉作用,蘭花的氣味也迹近騙惑。地中海沿岸有些形如雌蜂的蘭實際上發出雌蜂的氣味而吸引了不知情的雄蜂。若干靠蠅授粉的品種發出濃重的腐物或糞便氣味以吸引蒼蠅。有些品種騙惑雄蜂的方法是模擬敵對的昆蟲,使雄蜂企圖將之趕出自己的地區,於是從花中取出花粉。有一種蘭的擬態是這麽維肖維妙,以致雄蜂實際企圖與之交配。接觸的結果使雄蜂從花中攜出花粉傳往别處。
吊桶蘭以它的大花和吊桶形的唇瓣發揮巧妙的授粉作用。被氣味吸引而來的蜜蜂飛落唇瓣上吸取花香。在企圖使後腿沾點花香之際,蜜蜂失足墜落充滿液體的吊桶内。要從吊桶的蠟質的峭壁爬上來是勞而無功的。最後,蜜蜂找到了另一出路,那便是從桶内伸出,要經過充滿花粉的柱子的一條小隧道。蜜蜂終於脱險而出,但胸部已沾了不少花粉,於是將其傳播到另一花上。這種互相依存的關係反映出多大的智慧!
蘭的生命循環
蘭的生命循環與其他開花植物相似。被昆蟲攜帶的花粉落在雌性部分的柱頭上。它隨即發芽,並且開始向子房生長。大約六週之後花粉管就進入子房,雄性精子遂和卵子結合。受精卵於是發育成為可變成胚芽的細胞群。裹着細胞群的是一層乾燥外衣,由於外衣非常輕,以致種子可以隨風飄到很遠。有些種子幼如微塵。事實上,《植物學》一書聲稱:“蘭的單一子房含有3,770,000粒種子,其中的300,000粒共重不過一克!”既有這麽多的種子,何以蘭花並不多産呢?原因是只有微量種子可以發芽,因為發芽需要某些黴菌之助,而這種黴菌並不是隨處皆有的。
為了克服這項難題,不久之前已有一種特出的繁殖方法面世。這種稱為“分裂組織”培植的方法是用來種植罕有的外國異種蘭花的。種植者只將胚芽的生長細胞取出,將之培植在養分溶液裏,讓它在那裏繼續繁殖多次便成。細胞可在任何時候隨意將之分隔開來,種在個别的瓶裏,就會長出與植物本身一模一樣的種子,種植者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大減低種植成本,同時使若干受歡迎的品種應時開花。
頗有趣地,温帶的蘭大多數在地裏生長,可是熱帶有些品種卻與地土全無關係。與流行的意見相反,後者絶不是寄生植物。它們是附生植物,只以主樹或岩石作為支持物,但並不從那裏吸取養分。
你喜歡種植一些美麗而多采多姿的蘭花嗎?值得慶幸地,蘭花是最易栽培的植物之一,栽培的方法也不算秘密。因此你可以找一些易於適應當地氣候和環境的品種。從圖書館裏的書或當地的蘭花種植者協會就能獲知蘭的習性、需求和疾病。
今日,蘭花行業已成為一門億萬元的生意。但至低限度有一種蘭不是用來裝飾的。西班牙遠征軍留意到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把少許蘭莢種子加入飲品之内。當你吃香草冰淇淋時,所用的若不是人工調味品,你就可能享受到從蘭抽出的香草味道。
我們不論在種植、佩帶或吃到蘭花時,它都提醒我們造物主為這族生物所安排的多樣性。正如詩篇的執筆者説:“耶和華阿!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産品]。”——詩篇104:24。
[第24頁的圖片]
“鬍鬚蘭”
[第25頁的圖片]
普通蘭
“飛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