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年歲漸高,卻得以保持青春活力
《儆醒!》雜誌駐西德通訊員報導
儘管已屆九十四歲高齡,坐在我對面的男子卻雙目有神,看起來青春活潑到出人意料之外。我想,他正是閲讀和評論我行將對聽衆發表的一篇演講稿的最佳人選。演講的題目是“雖然年歲漸高,卻得以保持青春活力。”但我首先想知道威廉·希爾文在保持青春方面有甚麽秘訣。我向他提出問題,然後等候他回答。
“保持青春的秘訣?”他回答時沉思了一會兒。“你詢問我這個‘老鷹’是最好不過了。”
我奇怪他何以自稱為“老鷹”,直至後來才明白。
“首先,我認為保持青春要有人生目標。我在十餘歲時已立下了目標。”他停頓了一下,微笑説:“那時我還未知道我的人生目標在後來會改變,直至六十過外我才找到真正的目標。十餘歲時我醉心於航海。那時我所定的目標是長大之後造船。從學校畢業之後,我在德國北部的不來麥港一間船塢充當學徒。後來在一九零五年我的夢想實現了。我獲准從事第一次航海——並非僅是一艘普通船隻——而是乘坐當時最著名和最大的五桅帆船普魯山號。”
他從桌子對面遞過一幅照片給我看。它便是普魯山號,這使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們那時從智利運載硝酸鉀,”他繼續説。“要繞過合恩角航行六十八天。對一個十九歲的少年來説,這是一項多大的經驗。我記得那些風暴——啊,風和冰雹打在面上差不多把臉都打破了!要努力使帆受到控制真不容易。有一次當我在扯盡了的帆當中工作時,旁邊一個水手在風中對我呼喊:‘現在只有上帝才能幫助我們了。’我答道:‘他會的。’我甚至在年輕時也從不懷疑人需要倚靠上帝。
改變目標
我希望知道這位高齡朋友在長大後是否真的造船。
“後來有人勸我放棄這個主意,”他説,“這項勸告是對的,因為在二十世紀初期帆船已逐漸被淘汰了。我沒有興趣建造汽船。既然如此,何不將我對海的愛好與飛行合併起來呢?當時的陸上飛機不能飛渡大西洋前往美洲。因此我認為,我們需要的是飛船或所謂的水上飛機。我有了一個新的目標。
“一九一三年十月十日是我一生中的一個大日子。我緊緊抓住我的飛機駕駛員執照;現時我已取得飛行資格,使我在後來得以成為‘老鷹’。”
我再度發覺這個名號有解釋的必要,於是要求他解釋。
“在一九三四年,有一個稱為‘老鷹’的飛行協會成立起來,”他解釋説。“任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領取執照的飛行員都可以加入。我在大戰爆發不及一年之前領了執照,因此有資格入會。
“這時有一位英國人——後來封為爵士的湯瑪士·梭韋夫——建造了一艘單機身的飛船。於是我前往英國學習駕駛水上飛機,返德後成為第一位飛船機師,現在我能够開始建造自己的飛機了。
“不久之後,德國政府有意購買一艘梭韋夫的飛船,但這件事只能秘密進行。因此有一位身分秘密的市民,布斯托船長,定購了一艘飛船,並差我去英國監製。
“飛船完工之後,布斯托的一位朋友——其實是政府督察喬裝的——前來收貨。他要求我載他作試驗飛行。升空之後,他吩咐我飛越樸次茅斯。此舉本來是違禁的,因為樸次茅斯是個重要的海軍基地。可是他堅決要這樣行。我只好同意。
第二天早上布斯托匆匆趕來我的旅館,幾乎語無倫次地説:“希爾文,趕快收拾行李——你飛越樸次茅斯——他們要以間諜罪名拘捕我們!”他把一疊英鎊塞在我手裏,就逃去無蹤。我手足無措,該怎樣行呢?
“警方把我拘禁在旅館内。幾天過去了,我開始計劃在晚上溜走。飛機是我們的;賬已付清了。我若以時速110千米a飛行,他們就無法追得到。
“這時,我在英國的舊日飛行導師——我們已成為密友——為我出面調停,事情總算解決了,我立刻返回德國。我那時還未到三十歲,事業前途充滿希望。不料——大戰爆發了!”
戰時和戰後的飛行
“由於在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充任戰鬥機駕駛員,我直接獲知戰爭的恐怖。有一項經驗使我歷久難忘。在空戰中,法國著名的空軍戰士維德連斯把我打了下來。可是,他看見我的飛機被打壞了,就自行飛開而沒有開槍射殺我。飛機墜毁在地,我在飛機殘骸之下昏迷不醒。附近散兵壕裏的法國部隊並沒有阻撓我的朋友們救我脱險。
“我多麽感激上帝使我仍然活着!但是維德連斯和法國軍隊的體恤也使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們何必互相殘殺呢?戰爭看來是這麽不自然的事。我決定今後要盡力促進德、法兩國之間的友誼。
“我立意建造水上飛機之後,這件事成了我的另一個人生目標。若干年後,我所作的新努力獲得了酬報,因為我獲獎成為巴黎的榮譽市民。然而,這並不是後來改變了我一生的真正目標——它尚未來到。”
時間已過了不少,我還未有機會把演講稿遞過去。誰能怪我讓話題轉變了呢?“你的戰爭經驗有使你希望停止飛行嗎?”我問。
“沒有,‘老鷹’不能長在地上。我每年都去法國南部,在那裏享受滑翔機飛行的樂趣。”
“在九十四歲的高齡還這樣行嗎?”我驚異地問道。
“你剛才問甚麽使我保持青春,”他答道。“我經常努力為將來而生活,不為往事煩擾。這樣行幫助我保持青春活力。此外,我們大家都在某方面有死裏逃生的經驗。像我在一九二六年的那一次——只是為了一把降落傘。”
我放下他那坐在古老飛機上的古老往事照片,留心諦聽。
“那天是一月一個多霧的早晨,我剛更換了機師執照。天氣報告説雲層最低在一百八十米b的上空。但升至三百六十米時我還是被濃霧包圍着。飛機突然開始出了毛病;我逐漸失去控制力。
“往日的飛機並不是全都有降落傘的。幸而這架飛機有一個。降落傘從飛機放下時會立即被一條廿五米長的繩子拉開,繩子一端繫在傘上,一端繫在機上。我記得當時向上帝禱告,問道:‘我應該跳傘抑或不跳?’
“突然我腦中閃出一個念頭,好像獲得了答案一般。我使飛機俯衝而下,在一百五十米之處拉回平行。當它突然衝前時,我聽見一陣爆裂的響聲。原來機翼上所堆積的冰雪破裂墜下,這其實便是造成難題的原因。我終於安全着陸。這時有一位機場職員行過,他看看飛機,高聲叫道:‘誰忘記了把降落傘的繩子縛在飛機上?’那一次我若跳傘,這隻‘老鷹’就非變作‘死鴨’不可了!”
我很高興看到他沒有讓老年奪去他的幽默感。
幾乎要入集中營
“在納粹統治時代,我在不來梅的威沙·夫力克飛機廠擔任首席工程師。我雖然負責管理五千多名工人,但卻拒絶加入納粹黨。我不肯附和希特拉的政策。這使我幾乎惹上嚴重麻煩。
“一九三九年,威沙·夫力克廠派我去柏林監督第二間廠的建造工程。廠址便是譚柏荷夫機場所在地,這個機場後來在一九四八-四九年由於柏林空運而成為世界聞名。派在我手下工作的納粹工人領班希望建個大講台緊接着一間中央建築物,希特拉若在柏林就可以在那裏演講。我認為沒有建造講台的必要,遂將其在計劃中删去。‘製造飛機不需要有講台,’我告訴他們。
“為了這件事和其他‘過犯’,不久之後我便被帶上法庭。但我在威沙·夫力克的上司為我説項,他告訴戈林説:‘你若逮捕希爾文,就不要再想興建譚柏荷夫了。’於是我獲得釋放而能够完成機場的建造工程,至今這些工程仍大致與以前一樣。”
結束——也是開始
“戰爭結束了。那時我已五十九歲,既沒有工作,也不能造船或飛機。青春及其所有的目標和夢想來了又去了——一切都發生得這麽迅速!但是我絶不想作無業遊民。我需要感到自己依然是社會的有用分子。
“戰後九年,我才在城外頗遠處找到一分合適的工作。那時我已經六十八歲,但繼續工作至八十一歲,我的職業遂告終止。但一個遠較偉大的目標剛剛開始,這個目標是我在以前絶沒有想到的。你知道,那便是……。”
他的談話被妻子進入房間所打斷。“你們喜歡喝杯茶嗎?”她問。我對她擺茶款待表示謝意。藉着這個間斷的機會,我把演講稿遞給桌子對面的威廉,並開始與他的妻子閒談幾句。我瞥見他拿起那用打字機打就的稿子,並且調好他的眼鏡。他所閲讀的文章題名為,
“雖然年歲漸高,卻得以保持青春活力”
當探訪朋友時,我轉向朋友的兒子問道:“韋納,你多少歲——十三歲?”韋納有點不高興,立即答道:“不!我已經快十四歲了!”
年輕人急不及待地希望長大,有些甚至盡力使你認為他們比實際年齡大些——也許藉着穿上大人款式的衣服、刻意保留鬍髭或作出成年人的世故狀。沒有甚麽能比把他當作小孩子對待更刺傷這個以大人自居的孩子的幼小自尊心;也沒有甚麽能比把他當作成年人更使他喜悦,因為他正盡力仿效成年人。
但青春是易逝的。當健康不佳和環境迫使他緩慢下來時,這位曾以大人自許的人不久就轉而以青年人自許了。他多麽懷念“以往的好日子”!記得不戴眼鏡就能讀書的時候嗎?那時豈不是不需那動搖的義齒也能吃東西嗎?那時豈不是絶沒有背痛或傴僂之苦?那時豈不是不必寫下來就可以記得各事,但如今卻正好相反,甚至備忘的記事也忘記去看嗎?
除了老人之外,有誰真正了解老年所帶來的痛苦?十餘歲的青年有可能知道喪偶的痛苦或喪失忠實良伴所帶來的寂寞嗎?會感到視力衰退、聽覺困難和身體孱弱的不安全感嗎?會知道以微小的養老金維持生活的苦況?會知道納罕“我會活到明春再聽見知更鳥的歌唱嗎?”的惘然之感?
可是,老年雖有許多難題,也有不少優點。多年的經驗使人具有較佳的領悟力而能够洞察一般人的難題。請想想多年所積聚的知識。它們能使人變成更加明智和更為平衡,也使人對生命更為珍惜。
若能享有兩個世界的優點——少年的活力和老年的智慧及其他裨益——會是多麽奇妙的事!至若干程度你能够這樣行,即使你無法延長自己的壽命,但至少可以延長你的青春。但方法如何呢?
衰老並非僅屬身體方面的事;它也與思想和態度有關。你若期望活得長久,並且渴望保持青春,兩者兼得的機會便會增加。曾有人説,人的衰老始於他開始擔心衰老的那一天。
在思想上保持年輕,保持快樂
這顯然不容許人將晚年花在露台的搖椅上而對世事不聞不問。要趕上時代。交友不必限於年齡相若的人,以致談話時常集中於最近的訃文之上。要樂於和青年人交往,聆聽他們的意見,了解他們的難題。這樣,青年人便會感激你的關注,而你也會贏得他們的尊敬。此外,青年人的熱誠、愉快和樂觀無疑會對你有良好的影響。
臉無笑容並不會改善老年的不愉快方面,要在小事上尋得喜樂。人在老年時也可以經歷到幼時看着小貓追逐自己尾巴相戲的同一樂趣。要在臉上呈現你在年輕的日子獲得一件意外禮物時的那種光采。
要以“懷着明確目的而生活”的積極思想去代替“懷着尊嚴而死去”的念頭。請記得,快樂和知足的精神有力量使一個不快樂和不滿的人重新振作起來。正如一位百歲老人説,在人生之海中,“愉快乃是我們的救生圈。”
保持體力活動
經常而適度的體力活動是不可或缺的。這樣行可以強化心和肺、保持身段和防止肌肉鬆軟。不論你喜歡甚麽運動(有些運動僅是較長時間的步行),保持體力活動都會對你有幫助。c
運動對於已屆退休年齡的人尤其重要。退休不應當意味到停止活動。要保持忙碌,從事一些令你感興趣的工作。在放慢步調方面切勿超過合理和必需的程度。有一位男子當别人告訴他應該開始放慢步調時,他以稍帶輕蔑的語調回答説:“不。只要我能行動,他們就無法埋葬我!”要像這個男子一樣。
在精神上保持活躍
正如身體若沒有使用便會退化,頭腦亦然。增加知識可以使生活更加豐富。你可以學習早年沒有時間或機會去學習的東西——手藝、外國語言或彈奏樂器。例如,你知道美國有二百萬人在五十五歲之後重返學校,其中不少人現時仍在學院和大學攻讀嗎?
事實上,在一九七五年,有一間純為退休年齡的學生而設的大學在瑞士日内瓦開始招生。第一批入學人數已達六百,據稱在一九七九年已有二千名學生以上。德國一份科學雜誌論及這件事時聲稱該大學的職員發現,“與人們認為老人無法學習的流行觀念正相反,年老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一般都很正常。”
留意飲食習慣
厄瓜多爾的維加巴姆巴村是以居民長壽馳名世界的三個地區之一,調查顯示當地居民的食物很簡單。他們以低熱量和富於複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生,例如水果、菜蔬等,糖和脂肪則很少吃。為了補助所需的養分。許多人發覺維他命頗有幫助。調查透露戊種維他命(維他命E)對於延遲衰老的過程特别有效。
吸煙即使小量也對健康有害,但酒精飲品卻與此不同;酒是縱飲過度才會有害的。對於飲酒,最好留意一位青年非洲人所作的適切、合理的勸告,他説:“請記得,你若喝少一些,就會活得較久。你若活得較久,就可以喝得多一點了。”
盡量保持自立
不要讓青年人以過度保護和俯就的方式待你而使你歸回孩童時代,雖然他們也許是好意的。你若依然能够獨居,就這樣行好了。你若依然能照料自己的家,就這樣行好了。你若依然能自己烹飪,就這樣行好了。你若依然能自行刈草或洗車,就這樣行好了。
在另一方面,你若感覺身心衰弱和需要幫助,有人提供協助時可以親切而感激地接受。讓人因為你有需要,不是因為你年老,而幫助你。這樣你便可以保持自尊心,不致因為過度倚靠别人而感到自咎。
不要生活在過往之中
珍貴的回憶是好的,但保留太多屬於以往的東西,例如舊信件或舊照片等,或者付出太多時間去緬懷既往,卻可以使你感到沮喪。與其生活在過往之中,不如努力把握現在,同時計劃將來。決定明天或下週做些甚麽,這樣你每天就會有些為之而生活的東西了。
已往的回憶可以移植到現在。例如,不要像一位寡婦那樣説:“自從查里過世之後,我未曾烘過任何東西。”反之要烘個餅送給鄰人或朋友,使他們驚奇一下,並且告訴他們:“希望你們喜歡這餅,查里很喜歡它。事實上,巧克力餅是他最愛吃的。”由於使人快樂,你自己也感到快樂。突然之間,珍貴的回憶會以新面目出現。
接受現實
要接受你已不像昔日那麽年輕的事實。有誰是例外呢?不要以為你必需趕上那些比你年輕一半的人。當你顯然並不年輕時,就沒有理由要“證明”你依然年輕。要安詳地老去,不必感覺自卑。
永不要停止為了有機會老去而感謝上帝。千百萬夭折的青年人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不要像某個青年人一般在早上起來時抱怨説他不得不做事;反之要效法那因為自己仍然能够做事而感到喜樂的老人。
——完結——
威廉在讀稿之際不時發出笑聲,對若干論點頷首表示同意。我認為這些反應是好現象,可是我也像大多數作家一樣對别人的批判感到有點擔心。
“這篇文章不錯——内容充實而頗有幫助,但是還可以加上一點。”
他的新目標——永遠保持青春活力
“當我仍然在市外工作時,我工作到八十一歲,”威廉·希爾文解釋説,“我的妻子開始經常研究聖經。通常我只在週末才回家。有一次由於整週留在家中,因此有機會加入她與耶和華見證人所作的聖經研究。這使我頗感興趣。後來,我停止工作之後就經常加入研究。
“我在研讀中獲知上帝對人原定的旨意是要人永遠活下去而永不衰老。我很興奮地獲知上帝的王國行將實現他這項原定的旨意了。聖經的豫言,例如啟示錄21:4,已行將實現;這節經文説:“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我獲悉行將過去的‘以前的事’包括衰老和與之俱來的種種難題與困苦在内。我獲悉我可以活着看見約伯記33:25的話在我自己和别人身上實現,這使我的希望大增;這節經文説:“他的肉要比孩童的肉更嫩,他就返老還童。”
“在此之前,我把聖經僅視為一本有趣味的歷史書,但它對我逐漸成為一本信仰之書。最後,我在八十多歲時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當我重逢早年的朋友時,他們説我看來總是不老。我説他們的話很可能是對的,然後解釋原因。”
他從桌子那邊遞過一本聖經來,翻到以賽亞書40:30,31,吩咐我讀出:“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
“誰都不應當自覺太老而無法學習認識耶和華及寄望於他,”希爾文説。“要聽‘老鷹’的話!我們有希望見到在上帝的新規制裏,雖然我們的年歲會永遠增高,我們卻可以永遠保持青春的活力。”
[腳注]
a 等於時速68英里。
b 1米等於3.28英尺
c 若想獲得更多建議,可參閲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八日《儆醒!》雜誌,“運動真的有益嗎?”一文。
[第6頁的精選語句]
“在一場空戰中,法國著名的空軍戰士維德連斯把我打下來”
[第7頁的精選語句]
“青春及其所有目標和夢想來了又去了——一切都發生得這麽迅速”
[第10頁的精選語句]
納罕“我會活到明春再聽見知更鳥的歌唱嗎?”的惘然之感
[第11頁的精選語句]
“我獲知上帝對人原定的旨意是要人永遠活下去而永不衰老”
[第8頁的圖片]
著名的五桅帆船普魯山號,希爾文曾乘這船繞過合恩角
[第9頁的圖片]
“老鷹”和他的一架早期飛機。他在九十四歲的高齡仍然每年駕滑翔機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