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4 2/8 7-10頁
  • 全球的恐懼——是甚麽的證據?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全球的恐懼——是甚麽的證據?
  • 警醒!198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考慮事實
  • 國際規模
  • 恐懼是新事嗎?
  • 核武器凍結運動的集會——是怎樣的?
  • 核武器凍結——能帶來和平安全嗎?
    警醒!1984年
  • 關於核戰爭,聖經的觀點是什麼?
    更多熱門話題
  • 核戰——誰造成威脅?
    警醒!2004年
  • 核戰威脅——絲毫未減
    警醒!199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4年
《警》84 2/8 7-10頁

全球的恐懼——是甚麽的證據?

恐懼是聖經所説的“末時”、‘世界末了’或“末世”“徵象”的一部分。(但以理書12:4;馬太福音24:3;提摩太後書3:1)耶穌説那時“人因為等待即將臨到世界的事,都嚇昏了。”可是,他卻給予我們懷持希望的理由,因為他指出全球性的恐懼乃是“救贖近了”的證據。——路加福音21:7,25-28,《新譯》。

今日的恐懼是否真的表示救贖即將臨到呢?許多人都以為然。你又如何?

考慮事實

“世界充滿了恐懼,達到前所未見的地步,”德國的《世界報》説。它將我們這個世紀稱為“恐懼的世紀”,可是,鑑於這個世紀在科學、技術、醫學和心理療法等方面的顯著進步,恐懼的增加似乎是個矛盾的現象。其實恐懼應該減少而非增加才對。

恐懼曾被人比作“一個四處遊蕩的幽靈”或“蔓延得像時疫”的疾病。例如德國一本雜誌(Hörzu)聲稱:“人類的恐懼從來沒有像目前之甚的。”在指出若干因素之後,它補充説:“暴行和恐怖事件、自我主義和冷漠、社會不平、戰爭、外國的影響、濫用麻醉藥、嫉妒、原子能、少年犯罪、專業性失敗——今日的恐懼有一千個名字。”

越來越多人同意這話並非言過其實。你又如何?上述有些事也是你所恐懼的嗎?

國際規模

恐懼絶非僅限於某個國家的居民。請留意《時代》雜誌怎樣描述美國的情形:

“空氣中充滿的恐懼大到無法測度。”為甚麽?因為人們恐懼原子戰爭。

青少年也無法免除對熱核災難的恐懼。據美國精神醫療協會的調查透露,核戰對兒童産生了心理上的影響。據紐約《時報》報導,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李夫頓(R. J. Lifton)博士論及在核戰威脅下長大的兒童説:

“他們已産生另一種思想傾向,意識到一切事物,包括他們本身、父母和他們所認識或接觸過的所有人,都有突然滅絶的可能。”

或者,正如一位12歲女孩所説:“我非常害怕世界會爆炸起來。”

對核戰的恐懼甚至伸展到不是核子飛彈主要目標的國家。為甚麽呢?因為人們懼怕普世的輻射塵。核戰之後進入同温層的致死輻射微粒可能墜落地上的任何地方,所到之處染污萬物。

其他的恐懼使難題更加複雜。例如恐懼恐怖分子襲擊。恐懼環境方面的巨災,恐懼罪行。

不論你住在那裏,我們想問一問:你曾在本國的報章和雜誌中讀過類似的記載嗎?你留意到在私人和公衆的談話與討論中,諸如“恐懼”、“擔憂”、“害怕”或“不安”等字詞經常出現嗎?若然,你曾納罕這種現象意味到甚麽嗎?

恐懼是新事嗎?

不錯,許多人指出恐懼有如人類本身一樣古老。《南德意志時報》一篇社論承認這點説:“恐懼死亡、痛苦、疾病、物質和非物質的損失一向均是人生的一部分。”可是,為了表明恐懼在我們這世代以新的規模出現,文章補充説:“另一方面,現時人已形成了一種潛在的新危險,在規模方面也是新的;災禍若實際發生,所造成的後果無疑極為嚴重。”

恐懼若要成為耶穌所預言的“末世”徵象的一部分,就必須同時有以下的情形發生:(1)促成恐懼的事件在數目上顯著增加,(2)由於可能發生的結果,恐懼在強烈程度方面也日益增加。(馬太福音24:3;路加福音21:10,11,26)這種情形和以上所引述的言論正好吻合。此外,對核子戰爭的恐懼是獨特的。人類在以前從未能使原子放出強大的能量——直至二十世紀才有這能力。世人首次恐懼人類完全滅絶,事實上,恐懼地上的一切生物滅絶。

可是請記得,當你看見今日恐懼大增的證據時,你所見的並非僅是目前的情形而已。反之你看出按照耶穌所作的應許,“得贖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21:28。

核武器凍結運動會帶來任何‘救贖’嗎?不少人以為然。但是核子凍結運動的集會是怎樣的?它能提出‘救贖’的希望嗎?

核武器凍結運動的集會——是怎樣的?

一、二、三、四

我們不要核子戰爭

五、六、七、八

我們不要輻射

單調重覆的喊叫、搖滾樂、高呼口號和唱讚美詩的聲音,加上盈千累萬的人語聲,吵得你震耳欲聾。你眼中所見的景象有如萬花筒一般:寫着顔色鮮明的口號的旗幟——許多僅是陳腔濫調,少數帶點幽默或恐怖;示威群衆穿着奇裝異服,戴着可怕的面具;抬着多個混凝紙製的肖像;商人穿着全套西裝;教士穿着牧師領的襯衣,基督教國僧侶穿着褐色長袍,佛教僧人則披着架裟;青少年,老年人,母親抱着嬰兒,狗在頸上掛着牌子——和平。

七十萬人擠滿紐約市各街道,大家有個共同目的——防止核戰發生。

這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裁軍集會。集會的組織者選定6月12日舉行示威,恰好與聯合國第二屆特别裁軍會議同時。藉此他們利用一個戲劇化的機會迫使聯合國留意核武器凍結問題。

那日充滿嘉年華會的氣氛。但是核子災禍的陰影卻不斷出現於群衆的目光和談話上。這是一次和平示威。群衆大多數是美國人,但其他國家的人也有不少參加。增添國際氣氛的一個現象是,隊伍中的日本老少代表們把以七彩的紙製和平鴿製成的花圈掛在他們所遇到的人的頸上,並且派發彩色傳單,上面有用日文寫着的個人和平信息。

“你們這幾位女士為甚麽參加?”一位60歲以上的婦人答道:“我們希望孫兒孫女有個安全的世界。”另一個老婦答道:“我們希望留下一個世界給子孫。”

來自芝加哥附近美國能源部屬下的阿干國立實驗室的一位核子科學家自道參加隊伍的原因説“理由與大家的一樣,因為軍備競賽。我認為出於意外的核戰使我喪生的威脅甚大。我不願看見人被殺,不論被殺的是俄國人抑或美國人。”

另一位男子是紐約市一間大醫院核子醫學部的主任。他為甚麽參加示威呢?他的答話很簡單:“恐懼!”他希望核能被撥作醫藥的和平用途而非用來戰爭。

肯塔基州一間學院的牧師參加遊行,因為他認為核子凍結示威“會迫使政府首長謀求和平。”

令人驚異地,普通市民也和有組織的專業團體及工會成員一起遊行。教士隨處可見。在長長的示威行列中雜有不少宗教團體。驟眼看來,它是團結的群體。但細察之下卻顯露他們其實各持己見。把旗幟上的口號和他們的理念相較,就會發現他們對核子凍結所應採取的最後形式各有不同的主張。同時,數目相當龐大的示威者利用核子凍結的爭論表達他們的個人不滿或倡導他們所喜愛的政治主張。

龐大、雪白的清潔機車等待着示威者結束遊行。隊伍離去之後,接踵而來的是成群的龐大機車吸去巨量被人抛棄的刊物和掃淨街道。核武器凍結運動究竟會不了了之而被政府置之度外,抑或示威會有若干效果而迫使各政府宣布和平,結果尚待分曉。

可是,我們若不能對各種人為運動,例如核子凍結運動,具有信心,我們可以轉向那裏尋求永久和平安全的希望呢?

[第9頁的精選語句]

“空氣中充滿的恐懼大到無法測度”

[第8頁的圖片]

恐怖籠罩着世界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