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行為——内部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強大的殖民帝國已破碎了,由碎片組成的新興國家内部為了統治權而鬥爭。派系之間互相角逐與磨擦,政治和社會的性質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拉丁美洲成為内部鬥爭的温床。把1914年的非洲地圖與今日的非洲地圖比較一下你會見到龐大的殖民地帝國消失了,代之而興的是超過30個國家,其中不少正飽受内亂之苦。
由於内亂變成日益凶險,許多政府越來越恐懼國家會瓦解而淪為無政府狀態。一名日本的赤軍恐怖分子在以色列受審時告訴檢察官説:“我們知道各國的内亂將會演變成比國際戰爭更為嚴重。”
恐怖分子抑或自由戰士?
‘一人眼中的恐怖分子是另一人眼中的自由戰士。’左翼恐怖分子舉出華盛頓為例。華盛頓豈不是領導革命軍推翻英國統治嗎?“華盛頓曾是恐怖分子,”一名赤軍恐怖分子在西德法庭自辯時説。“將人描述為恐怖分子乃是一個光榮的名稱。”
在美國人聽來,把華盛頓稱為恐怖分子可能令人反感。但美國人曾一度將卡斯特羅(Fidel Castro)讚揚為英勇的自由戰士。當時他帶領一群游擊隊擊敗了獨裁者巴蒂斯達的軍隊。後來,由於卡斯特羅所建立的政府形式,他被美國視為造反分子,與炸死沙皇阿歷山大二世和發動俄國大革命的造反分子無異。
有些人認為恐怖主義是社會自食其果。其他的人則認為它是文明的毒癌——或大或小的黨幫或運動,一心要以暴力改造這個或那個政治、經濟甚至宗教制度。
恐怖分子的戰術
現代恐怖分子的所為包括搶劫、偷盜、縱火、轟炸、綁架和殘殺。在恐怖分子看來,這些行為與普通的犯罪並不同。他認為自己的所為正是各國在戰時彼此相待的行為。他的行動是戰爭行動。他的作戰對手是現行的社會制度。
恐怖分子通常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糾集一起。他們以小隊方式行事,襲擊之後就逃走。他們是游擊戰士或散兵。有時他們的勢力增長到成為叛軍。對恐怖分子所懷的恐懼激使許多國家發動戰爭、侵略、反擊。例如,聯合國會怎樣為現代的黎巴嫩——巴勒斯坦、叙利亞和以色列的戰場——寫一部公允的歷史呢?姑且假定所有外國軍隊都撤出境外,黎巴嫩又怎能融和國内的瑪倫派基督徒,正統派、什葉派和杜魯兹派的回教徒呢?派别之間的暴力鬥爭可算是恐怖主義嗎?答案視乎你向誰發問而定。
若要評述恐怖行為對各國所採取的途徑産生了甚麽影響,便需重新檢討以往50年的大部分世界歷史才行。恐怖行為在境内和境外各種敵對勢力的煽動和操縱之下大為擴散,將一個令人恐懼的問題烙在世界領袖們的腦海中:“内部的戰爭”對各國的命運會有甚麽影響?
[第3頁的精選語句]
‘我們知道各國的内亂將會演變成比國際戰爭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