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不可知論者嗎?
你若是個不可知論者,你的位置就在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之間。無神論者認為上帝並不存在,有神論者則不但確信上帝存在,而且堅信他會干預人類的事務。
不可知論者認為沒有充分證據使人能够斷言上帝存在抑或不存在。反之,他保留判斷,或者説即使有上帝存在,他也是不為人知和不可知的。
你的朋友當中有些是不可知論者嗎?抑或你自己是個不可知論者?若然,原因何在?也許你認為在這個理性主義的二十世紀,不可知論是你所能採取的最合理的立場。若是這樣,我們邀請你考慮一下若干人的説法,(這些人在模鑄當代人的思想方面頗有影響力),並且看看這些人對上帝懷有甚麽信仰以及原因何在。這也許可以幫助你較清楚了解自己信仰的原因。
由於各教會的緣故
“不可知論者”一詞(英文agnostic,來自希臘字agnostos,意即“不知”)是十九世紀英國科學家赫胥黎(Thomas H. Huxley)所創的,這位科學家曾大力推廣達爾文的進化學説。赫胥黎留意到各教會聲稱對於上帝和萬物的起源具有特别的“諾西斯”(希臘文gnosis,意即知識)。他舉出一項使他不能接受這種知識的理由,因此他是個不可知論者:
“我們只要看看來自這方面[各教會]的種種偽善、殘酷、謊騙、屠殺、對人類各種義務的肆意違反,以及各基督教國家在歷史上的行徑,就會覺得最恐怖的地獄情景與此比較亦為之失色。”
毫無疑問,赫胥黎對上帝存在的信心由於他接納進化學説而發生動搖。可是,他的信心也因為本應能够幫助他的各教會的所作所為而更加動搖。各教會在多個世紀的行為記錄對於鼓勵人相信上帝並無貢獻。
政論家兼教育家的社會主義者拉斯基(Harold Laski)也表示過類似的意見。“我在正統的猶太教家庭中長大;但我無法記得有任何時期,宗教儀式或教條對我是有意義的,”他承認説。原因何在?他解釋:“在英國和美國,我從未看過任何主流教會對它的原則具有足够的信心而願意為正義作出認真的奮鬥。”
此外,他説:“在歷史過程中,我只見到各教會在思想上是理性的敵人,在社會安排上則是正義的敵人。”
各教會的行徑也使你懷疑上帝是否存在嗎?不錯,各教會的偽善和惡行乃是歷史記錄的事實。可是,請留意上帝的信息的主要來源——聖經——早已預言到基督教會有這樣的變節發生:“[他們]外飾虔誠之貌,内實麻木不仁。”——蒂茂德書二(提摩太後書)3:5,《天主教新經全集》。
事實上,各主流宗教的缺點並不是使人斷定上帝不存在的理由。病人若為庸醫所騙,他自不應認為自己的病已無可救藥。反之,他應該找尋良醫。同樣,各主流宗教使人離開上帝並不意味到上帝無處可尋。這僅是意味到你需要往别處尋找而已。
不可知抑或未知?
有些人聲稱赫胥黎所創的“不可知論者”(agnostic)一詞基於出現在聖經裏的一個字。據聖經的使徒行傳所載,使徒保羅向雅典人傳道時提及在雅典有一個祭壇,上面刻着獻給“未識[希臘文Agnosto]之神”。(使徒行傳17:23)保羅是否説雅典的智士們所未識(或未知)的上帝是不可知的呢?絶不然。事實上,他繼續向雅典人解釋他們要怎樣行才能認識(或知道)這位上帝。
今日也一樣,雖然許多人還未認識(或未知)上帝,上帝卻不是不可知的。聖經表明我們從一個方法可以對他略有所知:“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羅馬書1:20)專門研究‘受造之物’的人士所發表的評論無不支持保羅的這番話。
二十世紀最著名的科學理論家愛因斯坦並不相信聖經的上帝。可是,他對宇宙的性質所作的研究令他産生了一種近乎承認上帝存在的驚異之感。
愛因斯坦在他所著的《晚年感想》一書中論及他在獲悉自然界的基本和諧一事上的經驗。然後他説:“凡在這個領域内經歷過成功的進步的人無不對存在所表現的理性肅然起敬。”他繼續説:“藉着這項了解,人得以從個人希望和欲求的枷鎖獲致一種影響廣遠的解放,因而能够對存在所顯示的偉大理性懷着謙遜的心態;這種理性的最深奧之處是人無法窮其究竟的。”
從承認“存在所表現的理性”和“存在所顯示的偉大理性”至進一步接納萬物背後必然有一位偉大的理知者或理性來源存在並不很遠。採取這項步驟的人之一是華萊士(A. R. Wallace);他是與達爾文同時代的人,曾經提倡進化學説和適者生存的理論。
華萊士雖然堅信人是從獸進化而來,他卻在人身上見到“一些事”向他證明的確有一位比人更高的個體存在。他所見到的“事”便是人的崇高道德觀念和潛在的智能。
“我無法認為這是‘適者生存’的過程所促成的,”他寫道。反之,他認為這些特質乃是“確鑿的證據,向我們表明除了人以外還有較高的個體存在。”
牛津大學數學教授米爾恩(E. A. Milne)所作的研究使他堅信上帝存在。現代科學明確地顯示支配宇宙的定律極為複雜和優美。米爾恩認為我們必須接受上帝存在才能解釋物質的來源以及支配物質的自然定律起源於誰。“倘若物質的創造是個奧秘,”他堅稱,“則制定支配物質的硬性定律就是個更大的奧秘。”
因此,數學物理學家米爾恩説,“雖然我曾有時傾向於不可知論,但總是能够醒悟過來。我的確以最大的熱心相信宇宙是全能的上帝所創造的。”
不可知論者的窘境
值得留意的是,人有一種需要崇拜的天生本能。堅持不可知論或無神論立場的人若仔細考慮一下自己的立場便會發覺若有所失——好像在孤兒院長大的人由於對雙親毫無所知而懷的失落感一般。
甚至堅稱自己不是信徒的大數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在晚年也承認:“我感到莫名的不快,因為我的生活方式是這麽複雜,我的本性也極端複雜……我的内心懷着經常和永恆的極大痛苦——奇妙而激烈的痛苦——要尋求世界萬物以外的東西,理想化和無窮的東西——至福的憧憬——上帝——但是我找不到,也不認為會找得到。”
可是,上帝是找得到的。今日有千百萬人不但堅信上帝存在,並且認識(或知道)他、信靠他而與他具有親密的個人關係。他們感激科學使他們能對上帝的各種“隱形品質”獲得更深的認識。(羅馬書1:20)但他們發現藉着研究那載有上帝與人類交往的記錄的書——聖經——他們的信心得以大增。
聖經並非使我們對上帝僅懷有盲目的輕信。反之,它鼓勵我們培養一種獲得證明的信心。“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還沒有看見的事的明證。”(希伯來書11:1,《新譯》)我們對上帝的存在——雖然看不見——可以藉着考察“所造之物”,尤其是藉着研究聖經,而獲得堅強的信心。你若是個不可知論者,我們鼓勵你再度查考一下證據。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幫助你這樣行。
[第9頁的精選語句]
“在歷史過程中,我只見到各教會在思想上是理性的敵人,在社會安排上則是正義的敵人。”——拉斯基
[第10頁的精選語句]
“雖然我曾有時傾向於不可知論,但總是能够醒悟過來。我的確以最大的熱心相信宇宙是全能的上帝所創造的。”——米爾恩(E. A. Milne)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