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德”——自食其果?
“上帝以愛滋病取代了硫磺與烈火,”一位憤怒的讀者寫信給《紐約郵報》説。不少人同樣感覺愛滋病、疱疹及其他性傳染病的迅速蔓延不僅是所謂性革命的産品而已。他們視之為上帝對性雜交所施的懲罰。
誠然,性傳染病的蔓延十分可怕。但聖經卻沒有表示今日上帝以疾病作為懲罰任性行為的工具。全人類從祖先遺傳到罪,疾病乃是這件事所導致的無可避免的後果。(羅馬書5:12)因此甚至敬畏上帝、過着正直生活的人有時也會成為惡疾的受害者。
可是,人往往能藉着跟從敬虔的準則改善自己的生活景況——包括健康在内。例如,聖經譴責人縱酒。(哥林多前書6:9,10;提摩太前書3:8)箴言23:29-34提出若干理由表明何以聖經的主張是正確的:
“誰有禍患?誰有憂愁?誰有爭鬥?誰有哀歎?誰無故受傷?誰眼目紅赤?就是那流連飲酒[的人]。……終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你眼必看見異怪的事,你心必發出乖謬的話。你必像躺在海中,或像卧在桅杆上。”
受傷、健康損壞、發生幻覺——這些都是醉酒的不良後果。可是,人不能把這些疾患諉過於上帝,反之這乃是人無視上帝的準則而自取的禍患。聖經在加拉太書6:7,8説:“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麽,收的也是甚麽。順着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
在性道德方面,同一的原則也十分真確。聖經在哥林多前書6:18提出警告説:“你們要逃避淫行。……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淫行”包括多種性犯罪,例如婚前性關係和同性戀等。請留意這些都是得罪自己身子的罪行。保羅指出,“身子不是為淫亂。”(哥林多前書6:13)人的生殖能力是設計來達成上帝的一項旨意的:生育公義的兒女在地上居住。(創世記1:28)性關係也是已婚夫婦相互獲得樂趣的來源之一。——哥林多前書7:3-5;箴言5:18-20。
性雜交乃是對這項有益的安排的侮辱。性雜交是敗壞道德的,使人在上帝眼中成為不潔。結果會導致哥林多前書6:9,10所作的判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國。”可是,人若“得罪自己的身子,”也會在身體和情緒方面‘自食其果’。性傳染病只不過是性雜交所招致的許多難題的一部分而已,此外還有其他難題,例如:家庭破裂或婚姻不穩、屢次的傷心、恐懼懷孕、互不信任。同性戀者也是一樣;正如聖經説,他們“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羅馬書1:27)他們那卑鄙墮落的性行為——不論有多個對象抑或“單一對象”——都是“逆性”的。(羅馬書1:26)既然如此,這種生活方式導致身體上的許多難題又何足為奇?
難逃惡果
因此,性傳染病的禍患不是僅限於使一小撮人身體不適而已。它已在一種應許予人自由的生活方式上投下陰影。對許多人來説,這種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僅是傷心和痛苦而已。人們一度以為憑藉“避孕丸”和盤尼西林便可以享受苟且的性關係而無需擔當後果,這種想法已證明是天真的幻想。當然,基督徒對别人的悲慘遭遇絶不會幸災樂禍。可是,基督徒的確希望那些曾經“越軌”而陷入性雜交的陷阱中的人認真考慮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可能招致的後果。他們要作出必需的改變並非太遲或太難。古代不少基督徒曾經成功地擺脱性不道德的網羅。在現代,耶和華見證人已幫助過盈千累萬的人革面洗心。——哥林多前書6:9-11。
然而很可惜,大多數人看來決心繼續行走自私的途徑。長遠來説,恐懼患上性傳染病並不會使人潔身自愛,正如恐懼核彈並不足以保持和平一般。一位大學生評論説:“我認為愛滋病和疱疹肯定存在於人們的腦裏。但是在我們一輩的大多數人當中,這絶不足以阻遏性革命。”
因此,不論愛滋病、疱疹或其他惡疾繼續大為流行抑或被人遺忘,都沒有很大分别。“新道德”光輝的一面已受到無可彌補的損壞。“新道德”已證明是無益、無用和危險的生活方式。提倡‘性愛自由’的人會驚奇地發現,苟且的“性愛”其實絶不是那麽“自由”。
不錯,代價實在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