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何以憂慮成員日減?
許多教會的成員日減。《儆醒!》雜誌駐意大利通訊員所撰寫的三篇文章表明,梵蒂岡本身和多份天主教報章以及評論家都對此表示憂慮。他們及其他的人認為教會喪失成員是由於甚麽原因呢?
梵蒂岡大感憂慮。去年5月,它發表一份題名為“異端或新宗教的活動:對司牧的挑戰”的報告。這份文件乃是梵蒂岡四個部門所作調查的結果。自1984年以來,這四個部門展開調查,以期斷定何以有這麽多天主教徒脱離教會。
關於天主教徒脱離教會,梵蒂岡所列舉的許多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述:‘對未來的擔心;對真理的本質和尋得真理的方法模糊不清;沒有指出人生意義;對問題缺乏答案;感到被出賣、受騙、被剝削、無人理睬;對教會的律法和行為感到失望。’
這些人的情況聽起來好像聚集在耶穌跟前的群衆一般:“他們困苦勞倦,彷彿沒有牧童的羊一樣。”(聖瑪竇福音9:36)a梵蒂岡的報告承認“教會在實際行動上有許多缺陷和不足之處,”並且強調“有一種真空的情況急需填補。”它同時提及“在教會領袖方面缺乏領導才幹、忍耐和個人的承擔。”
其他來源也列舉人們紛紛脱離教會的進一步原因。著名的荷蘭神學家梅茨(Johannes Metz)聲稱:“我們西方的宗教已變成徹底世俗化。對彌賽亞的期待已一絲不留。上主的統治權也全無蹤影。在今日的教會、神學、或社會、政治問題上,已沒有人再考慮到上主。”
一本國際神學雜誌(Concilium)評論西班牙青年人的處境説:“青年人和教會代表兩個完全分離的世界,彼此的距離十分遙遠。”雜誌提及在荷蘭、比利時、西德和澳洲的情況也不相上下。
有一項新聞報告把教皇所頒發的一份文告稱為“梵蒂岡的警告呼聲”。文告建議要‘重新考慮接近教區社會’。要‘出外作見證。’它觀察到各教派“紛紛出動,深入民間,以親摯、個别和直接的方式拉攏寂寂無聞的人去踴躍參與、自告奮勇、負起和承擔責任。”
文告又呼籲要“在信徒中施行教育”以應付今日教會成員中普遍存在的宗教無知。它聲稱:“上主的道應該被重新發掘,作為建造社會的重要因素,”傳道工作則應當有“聖經的内容”。
除了自我檢討之外,文告又提出一項含有凶兆的暗示:“有時我們也許要承認,甚至支持,國家的勢力在它自己的領域中作出急激的干預。”(楷書自排。)這種希望國家出面幫忙的“邀請”逃不過報導機關的眼睛。“教會運用‘世俗權柄’的情形是否要再度出現去對付天主教以外的宗教,特别是對付所謂的‘異端’呢?”——托沙提(Marco Tosatti)在1986年6月4日的《新聞報》中問道。
利用政府權勢是否意味到梵蒂岡打算再度使用中世紀黑暗時代的手段去壓制崇拜自由?耶穌有要求政治權威去壓制那些反對他的教訓的人嗎?彼得有這樣行嗎?其他使徒有這樣行嗎?要求彼拉多釘死耶穌的豈不是法利賽人嗎?要求政府幫助是靈性堅強的明證嗎?抑或是自認軟弱?
並非所有脱離教會的天主教徒都轉而加入其他宗教,但是,有數目頗大的一群人正紛紛加入一個宗教組織。這是甚麽團體?何以這麽多脱離教會的人選擇加入這個團體?
[腳注]
a 除非另外注明,本篇和以下兩篇文章均引用天主教聖經《新經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