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1 3/15 21-22頁
  • 人的生命何時開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人的生命何時開始?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生命始於妊娠
  • 未出生的生命同樣寶貴
  • 墮胎
    根據聖經而推理
  • 以胎兒作醫學實驗對不對?
    警醒!1975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 大爭論繼續下去
    警醒!1975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守》91 3/15 21-22頁

聖經的觀點

人的生命何時開始?

1989年9月21日,美國田納西州第五司法區發生了一件不比尋常的事。當日,巡迴法庭就7個冷藏了的人類胚胎的保管權爭論作出判決。法庭要決定離婚夫婦中哪一方有資格獲得保管權。可是,另一個問題必須先行獲得解決:應當視胚胎為産業抑或人?

世界知名的巴黎遺傳學家哲羅姆·勒熱納教授在法庭作證,指出每個人都有本身獨特的開始,但都發生在妊娠那刻,只要“胚胎一旦形成,那就是人”。換句話説,由三細胞階段(受精卵)開始,胚胎已是一個——正如教授在法庭上説——“細小的人”!——楷書本刊自排。

在答覆他是否作證受精卵應當與成年人享有同樣權利的詢問時,他説:“我不能這樣説,因為我不知道。我只能説受精卵是人,至於受精卵是否應當與成年人享有同樣權利,這要由法官自行決定了。……但説到這個人算不算是人,身為遺傳學家,我可以説由於這個人不但有生命,而且顯示出人類的特性,所以是個人。”

勒熱納博士的證供令人啞口無言,其中三個法庭也主要基於這些證供以作出以下三個惹人注目的結論:

□ “由卵子受精起,人類胚胎的細胞便開始以獨特及最精確的方式分化和特化成不同組織。”

□ “人類胚胎不是産業。”

□ “人類生命始於受孕。”

聖經也論及人的生命何時開始,但上述結論與聖經一致嗎?

生命始於妊娠

耶和華是“生命的源頭”,而“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詩篇36:9;使徒行傳17:28)創造主怎樣論及生命開始的時刻呢?上帝十分珍惜孩童的生命,即使孩童仍處於受孕後最初的發展階段,情況並無二致。在法庭作出上述判決前3000年,他感示先知大衛寫道: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母腹中]受造,在地的深處[描述母腹中的黑暗的詩意説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册上了。”——詩篇139:13-16。

由受孕那刻起,生命就按照一個精確的模式發展,就像跟從一本書——一本巨大的書——的指示而行一般。勒熱納博士説:“如果把受精卵内的資料讀出、輸入電腦及用電腦計算下一步會怎樣,這些資料會多至無可測度的程度。”

未出生的生命同樣寶貴

因此,在母腹内發育的嬰孩雖然尚未出生,但卻絶不只是一團組織那麽簡單。未出生的生命貴重無比,所以,上帝明文規定,人如果弄傷未出生的嬰孩,便要負責。他的律法在出埃及記21:22,23提出警告:“人若彼此爭鬥,傷害有孕的婦人,甚至墜胎,隨後卻無别害,那傷害她的,總要按婦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審判官所斷的,受罰。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償命。”

關於這幾節經文,有些聖經譯本的譯法使人以為律法的主要焦點集中在婦人所受的傷害之上。不過,希伯來文原文對婦人或嬰孩所受的致命意外同樣重視。a所以,如果孕婦不想要腹中塊肉而蓄意進行墮胎,這就是故意奪去生命。

有些人提出反駁,認為既然人類胚胎一旦離開母體,便不能維持本身生命,所以胚胎不算是人。這是憑空捏造的推論。人人都同意剛呱呱墜地只有數分鐘的嬰兒是人。但是,如果把赤裸裸的嬰孩放在户外,他可生存多久呢?嬰孩完全不能照顧自己,而且像胚胎或胎兒一般,沒有能力維持生命。新生嬰孩需要庇護之所、温暖和食物,而只有成年人,例如嬰孩的母親,才能够提供這些糧食、協助及援手。

故此,上述的法庭判決與聖經的觀點完全一致,即人的生命由受孕開始。未出生的胚胎不是無關痛癢的東西,所以不可像不稱心的身外物一般任意抛棄。人的生命是神聖的,離開母體後抑或還在母腹中莫不皆然。

[腳注]

a “致命意外”(希伯來文ʼa·sohnʹ,亞臣 )與“有孕的婦人”沒有特别連繫;因此,致命意外一詞並非單指孕婦,同時也適當地包括婦人腹中的“嬰孩”。

[第21頁的圖片鳴謝]

Windsor Castle, Royal Library. © 1970 Her Majesty The Queen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