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迄今人所着重的東西差不多完全以金錢報酬為基礎。”——《今日心理學》。
藍茜和霍華德於1989年結婚。婚後他們定下大計,想要一幢房子、一個小寶寶、幾輛新汽車及到外地度假。他們的收入負擔得起。可是,兩人卻突然失業了。儲蓄起來作房子首期之用的款項,現在要用來付房租了。
他們感到前途茫茫,只好把一切計劃延遲——包括生兒育女的計劃在内。藍茜説:“我不敢奢望五年後就恢復以前的景況。往者已一去不復來了。天曉得我們是否還會見到以前的好日子。”
以上的事例多麽有力地説明失業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力!但這件事也同時表明,錢財的力量是多麽不可靠的。今日擁有的,明天可能已成為過眼雲煙。聖經很現實地警告説:“錢財轉瞬消失,好像長着翅膀,如老鷹飛走。”——箴言23:5,《現譯》。
承認錢財變幻無常並不難,行起來卻難得多。“金錢是世界通行的衡量標準,”《今日心理學》論及一般人對金錢的看法説。“我們用金錢去衡量一切,許多時甚至用金錢去衡量自己。”發財的狂熱甚至使不少富有的人長期飽受憂慮、沮喪和其他病痛所折磨。有人幽默地把這些疾病統稱為“富裕症”(英文affluenza)。
智慧的重要
不過,有一件東西比金錢更為重要。聖經在傳道書7:12透露這件東西是甚麽,説:“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然後經文進一步指出一項事實,説明智慧何以優於金錢:“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
智慧使人在面對惡劣環境時也能表現健全的判斷力。面對失業時,健全的判斷應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價值不是用錢幣去衡量的。健全的判斷也會幫助我們將目光集中在真正值得優先考慮的事上。
你優先考慮甚麽事?
你認為人生甚麽事最重要?你的工作比婚姻更寶貴嗎?你的住宅比兒女更貴重?金錢比健康更重要?每天我們都根據自己所着重的東西作決定。面對經濟難題時,我們所着重的東西會支配我們的行動。你所着重的東西究竟集中於甚麽之上呢?
耶穌説:“認識自己靈性需要的人是快樂的。”(馬太福音5:3,《新世》)請留意,耶穌表明靈性是人的一項需要,一件應當優先考慮的東西,而非僅是一種點綴品,一種惟獨在生活上的各事都穩定妥當之後才去追求的東西。
在供應家人物質需要的壓力下,把靈性需要置於生活上的首位無疑是一項巨大挑戰。不過,正如耶穌説,這樣行的人是快樂的。雖然他們也關心生計,至相當大的程度,他們能够免去金錢至上的人所經歷的“許多愁苦”。(提摩太前書6:10)他們也從大衛在詩篇37:25所説的話尋得很大安慰:“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
要滿足自己的靈性需要
人的靈性需要是與生俱來的。人不僅需要衣、食、住,還需進一步滿足靈性上的需要。人會渴望知道諸如‘我何以生在世上?’,‘這世界——和我的一生——會何去何從?’等問題。
由於恐懼有“經濟大災難”發生,許多人開始感覺自己有靈性的需要。《新聞週刊》報導説:“去年,預言性的書刊——按照有關世界末日的聖經預言去解釋目前世事的書刊——銷數激增了百分之50至70。”可是,人若要滿足靈性所需,就必須尋求確切的知識而非僅是屬人的推測。
我們邀請你查閲上帝的話語聖經。它含有實用的智慧,能够幫助你應付生活上的各種憂慮。不但如此,聖經還向你提供確切的知識,幫助你明白今日這‘危險日子’背後所含的意義。(提摩太後書3:1)你只需致信本刊的出版者,我們便會替你安排一個免費的家庭聖經研究。現今我們急需向上帝的話語聖經尋求實用的智慧和有關未來的確切知識,這樣行比以往任何時期更刻不容緩。
[第9頁的圖片]
要珍視屬靈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