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4/22 28-29頁
  • 世聞點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世聞點滴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無與倫比的行星
  • 電視或報章的新聞報導有多可靠?
  • 家長/子女該保持怎樣的關係?
  • 剖腹取子手術日益增多
  • 裝門面
  • 老師要具備甚麽條件才受學生歡迎?
  • 兒童無人照管
  • 垃圾所發出的信息
  • 愛滋病疫苗“無利可圖”
  • 父母的指引是必需的
  • 62歲的高齡産婦
  • 垃圾充斥——會把我們活埋嗎?
    警醒!1991年
  • 良好教育的要訣
    警醒!1995年
  • 世聞點滴
    警醒!1998年
  • 法國血液醜聞
    警醒!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4/22 28-29頁

世聞點滴

無與倫比的行星

許久以來,科學家一直推斷,其他行星有生物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他們假設,既然宇宙有數以億萬計的星系,必然有别的星體像地球一樣可以找着生物蹤迹。可是,法國《新觀察家》週刊卻指出,現今越來越明顯的是,“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前,要同時碰巧發生的奇迹實在太多”,“同樣的過程在其他星體發生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有關宇宙和地球的最新發現更“把這個可能性大大降低”。該雜誌評論説,其他行星根本沒有可能具有像地球一模一樣的環境,並且指出科學家如今確信,至少有一個行星有生物存在,就是地球。

電視或報章的新聞報導有多可靠?

在澳洲,電視新聞報導的可信程度正在下降,而報章的則不斷上升。《澳大利亞人報》刊登了一份有關新聞媒介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大體説來,為了‘嘩衆取寵’,電視寧可放棄準確、可靠和公平這些原則。”舉例説,有些電視新聞節目會加插存檔的錄像帶片段,以求引起轟動效果,並且提高收視率。分析過500項新聞報導之後,研究報告發現,有260項曾加插一些有案可稽的新聞鏡頭。觀衆通常期望,電視台如果在新聞節目裏加插舊日的錄像帶片段,就會照例作出聲明,但電視台卻未必一定會這樣做。報告聲稱:“雷·摩根研究中心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986年,最高有百分之53.7的人認為,就‘新聞的準確和可靠程度’來説,電視是最佳的媒體”;到1993年,“抱有這樣看法的人已減少至百分之41.5,下降超過12個百分點”。

家長/子女該保持怎樣的關係?

父母應當把子女當作同輩看待嗎?據巴西《聖保羅州報》報導,聖保羅大學的教育學家利桑德爾·瑪麗亞·卡斯泰洛·布蘭科説:“父母應當向子女清楚説明,他們絶非與孩子同等。……父母如果沒盡自己的本分,年輕人就會自暴自棄,彷彿無人照管的孤兒一般。孩子總會期望父母負起責任,把自己教育成材。”

剖腹取子手術日益增多

據羅馬《信使報》報導,“一萬位婦科專家譴責意大利:剖腹取子手術施行太濫。”以剖腹取出的嬰兒計算,意大利高踞歐洲的榜首,在世界則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巴西。在意大利,自1980年以來,剖腹取子手術增加了一倍;如今差不多每4個嬰兒就有一個是剖腹取出的。為何會有這樣的增幅?據《信使報》所載,除了醫學上的理由之外,還有兩個原因:産婦很想避免分娩時的陣痛,醫生則由於害怕招惹官司,寧可採取風險較少的措施。雖然人們一向相信,剖腹取子沒有危險,不少醫生卻認為,在大多數事例上,這項手術是不必要的,也不是每次都有充分理由。羅馬拉薩皮恩扎大學的卡洛·西尼奧雷利説:“剖腹取子與圍産期死亡率看來並沒有任何相互關係。”博洛尼亞S.奧爾索拉醫院的盧恰諾·莫維切利指出:“一般認為剖腹取子沒有危險,這個信念是絶對錯誤的,因此應當將其摒棄。”

裝門面

不論舉行婚禮還是葬禮,如果親友不多,又要裝門面,日本的男子會怎樣做呢?答案是:雇請一批臨時‘親友’。一般説來,新郎新娘會各自嘗試邀請相同數量的賓客。可是,如果雙方邀請的賓客數量不一,又或者一方只有很少親友,為了裝點門面,新郎新娘可能會暗中雇請“便利屋”幫忙;“便利屋”的字面意思是“有用的人”。幾乎任何零工雜務“便利屋”都會接辦,包括臨時充當親友在内。他們受雇出席葬禮,不是做職業送葬人,而是充當死者的親友。例如,有了他們充撑場面,鄰居就不會察覺死者的同事沒有出席葬禮了。據《每日新聞》報導,一間“便利屋”公司的老闆聲稱,自己曾出席一位商業行政人員的葬禮,雖然有100人在場,但大約有60個是“便利屋”。他説:“死者的家屬必然雇請了三四間‘便利屋’公司代勞。”

老師要具備甚麽條件才受學生歡迎?

據德國《拿騷州新聞報》報導,“雖然許多兒童越來越不喜歡上學,大部分卻依然有自己最喜歡的老師。”事實上,有百分之91的女生有自己最喜歡的老師,而男生則有百分之83。調查過2080個年齡介乎7至16歲之間的學生以後,研究報告嘗試找出,受歡迎的老師所具備的特質。許多人可能會感到意外,“給最少家庭作業的老師未必是最受歡迎的”。更加重要的是,老師要一視同仁,具有幽默感,授課時要富於趣味。此外,老師若能清楚解釋課文,保持鎮靜和通情達理,就會深受學生賞識。

兒童無人照管

在澳洲,由於要出外工作或忙着其他活動,越來越多父母讓幼小的子女單獨留在家裏,自己照料自己。自從全國兒童熱線電話成立以後,這個令人擔憂的趨勢便逐漸為人所知。到目前為止,深感苦惱的兒童每週所打的熱線電話多達3萬5000次。據悉尼《星期日電訊報》所載,援助熱線的負責人指出:“我們經常有一大批兒童打電話求助,他們身陷困境——獨個兒留在家裏,沒有家長照管,又缺乏食物。”該報章評論説:“正如我們所知,[這是]對現代家庭生活的一項控訴。”事實上,在這些兒童當中,有部分只是幼孩而已;此外,有一名受驚的女孩打緊急電話求助,她只有四歲大。

垃圾所發出的信息

我們所抛棄的垃圾正發出甚麽信息?垃圾把我們的行為模式顯露出來。别人只要看看我們的垃圾,就會知道我們怎樣消耗或浪費資源。據《多倫多星報》所載,“按常規辦事、過平淡生活的人會較少浪費,因為他們只會購買生活的必需品,並且善用現有的資源。”《星報》還指出,每逢某些東西供不應求,出人意表的是,“人們就會更加糟蹋這些東西,説起來真的令人費解。”怎會如此呢?原因在於人們把東西貯藏起來。他們大量購買,甚至超出自己所需,然後把用不着的扔掉。最常扔進垃圾箱的食品就是香腸——許許多多的香腸。此外,還有大量廢紙,尤其是新聞紙,被傾入垃圾堆填區。儘管現今電腦大為流行,廢紙的數量始終有增無減。總的説來,垃圾所發出的信息是,我們的社會揮霍無度。

愛滋病疫苗“無利可圖”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與發展部主管皮奧醫生宣布,由於經濟因素,有些藥廠放棄研究預防愛滋病的疫苗,轉而研製治療愛滋病的藥物。據報不少藥廠恐怕,預防愛滋病的疫苗一旦研製成功,政府就會施加壓力使産品大衆化;這樣,藥廠就會無利可圖了。

父母的指引是必需的

由於用電腦通訊,兒童往往收到不少暗示性愛的信息或猥褻的要求。跟他們通訊的可能是一些喜歡作異性裝扮的人和同性戀者。兒童還可以學會怎樣製造炸彈、竊取信用卡號碼、盜用别人的電腦數據,以及其他惡行。兒童由於深受某些電腦遊戲所吸引,以致越來越跟現實脱節;部分孩子簡直對電腦遊戲着了迷。《華盛頓國民每週郵報》指出,有些人認為,“解決方法在於執行一項艱巨的任務: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念。”

62歲的高齡産婦

意大利一名婦人在62歲的高齡産子。男嬰生下來時重3.27公斤,分娩過程順利,母子平安。這件喜事雖然帶來不少祝賀,卻同時引起倫理學界的非議。為甚麽呢?原因是,這位婦人是借助人工受精而懷孕生子的。負責接生的婦科專家塞韋里諾·安蒂諾里評論説:“我深知這件事會引起風波,大衆應該將其當作極端的例子看待。”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