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1/22 11-14頁
  • ‘欠缺了’甚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欠缺了’甚麽?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欠缺”實事求是的精神
  • 上帝、設計與物理恆量
  • 人的自然需要
  • 書中指南
  • 宇宙起源惹爭議
    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從宇宙吸取教訓
    警醒!1992年
  • 奇妙可畏的宇宙是碰巧產生的嗎?
    警醒!2000年
  • 宇宙真的有開始嗎?
    警醒!199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1/22 11-14頁

令人生畏的宇宙

‘欠缺了’甚麽?

在清朗無雲的黑夜,我們觀賞過星光燦爛的夜色,踏足户内,但覺寒意迫人、眼目昏眩。剛才廣闊無垠的夜空、絢麗奪目的星雲依舊縈繞腦際,另一方面卻又滿腹疑團。為甚麽會有宇宙?宇宙從哪裏來?要往哪裏去?這些問題很多人都嘗試解答。

科學作家丹尼斯·奧弗比研究宇宙學已經五年,曾出席在環球各地舉行的科學會議,也曾參觀各地的研究中心。有一次,他跟舉世知名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交談。他描述這次交談説:“最後,我想從霍金那裏知道:我們死後到甚麽地方去。這也是我一向想從霍金那裏知道的事。”

這句話雖然含有諷刺成分,卻把我們這時代的思潮顯露無遺。問題不在於星系本身,也不在於研究星系的宇宙學家所提出的理論怎樣林林總總,怎樣意見紛紜、莫衷一是。今天,人仍然渴望解答幾千年來一直令人大惑不解的基本問題:我們為甚麽生在世上?有上帝存在嗎?我們死後到甚麽地方去?我們可以從哪裏尋得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從恆星那裏得知答案嗎?

另一個科學作家約翰·博斯勞指出,人不再熱中於宗教以後,科學家(例如宇宙學家)自然成了“世俗時期的完美教士。今天科學家,不是宗教領袖,晋身成為把宇宙奧秘逐步啟露出來的人,但不是靠着神靈顯現,而是藉着某些方程式,只有‘受膏的科學家’才能明白”。可是,科學家真的能够把宇宙的一切奧秘啟露出來嗎?他們真的能够解答幾千年來一直令人大惑不解的基本問題嗎?

宇宙學家向我們啟露了甚麽?他們大多信奉大爆炸的“神學”理論,儘管宇宙學家一直對這個理論的細節含糊其詞,這個“神學”理論已經成了我們時代的流行宗教。博斯勞指出:“根據新觀察到而互相抵觸的現象看來,就創世起源所作的各種研究顯示,大爆炸論似乎有點過度簡單了。到了90年代初期,大爆炸模型……已經越來越難解答大多數的基本問題了。”博斯勞補充説:“不少理論家甚至表示這個理論可能無法渡過20世紀90年代。”

這些現代宇宙學家所猜測的結果也許正確,也許不正確——正如獵户座星雲若隱若現的星光,可能是行星合起來反射出來的,也可能不是一樣。但無可置疑的是,沒有人能够肯定。儘管理論層出不窮,忠實的觀察家卻同意瑪格麗特·蓋勒的敏鋭觀察:無論怎樣巧言堆砌,目前科學界對宇宙的了解總欠缺了一些基本原理。

“欠缺”實事求是的精神

科學家(包括宇宙學家)大多支持進化論。他們不接納創世藴含智慧和目的,認為這個言論不愜意。一提到上帝,他們就生厭。他們甚至不願考慮這樣的異端。詩篇10:4以輕蔑的口吻談論這些高傲的人,説:“[他]不追究;他一切所想的都以為沒有上帝。”他自創的神祇是‘機會’。隨着人積聚更多知識,事實證明‘機會’和‘碰巧’的可能性不大,於是科學家漸漸轉而探討創世所含的智慧和設計——這個他們一度棄若敝屣的觀念。請考慮以下的例子:

天體物理學家弗雷德·霍伊爾在《宇宙藴含智慧》第189頁寫道:“宇宙學研究證實欠缺了一個成分。宇宙的起源,就像要化解魔術方一樣,需要智慧。”

“我越觀察宇宙,越研究宇宙結構的細節,就越發現更多證據證明,宇宙一定在某種意義上預先知道我們人類會來臨。”——《宇宙翻天覆地》第250頁,戴森著。

“宇宙有甚麽特徵,是我們一類的生物存在不可或缺的呢?宇宙具備這些特徵只是碰巧罷了,還是另有深奧的原因呢?……可能早有全盤計劃,確保宇宙按人類特定的需要而設計嗎?”——《宇宙間種種巧合》第十四頁4,約翰·格里賓和馬丁·里斯合著。

弗雷德·霍伊爾在《宇宙藴含智慧》第220頁評論這些特徵説:“這樣的特徵似乎遍布自然世界的所有結構,彷彿一根線把多個巧合貫串在一起。可是生命所倚賴的奇妙巧合這麽多,看來實在需要有個解釋。”

“不單是人適應宇宙,宇宙也適應人。請想像一下,宇宙某種基本的無限恆量要是有分毫差距,一切會變成怎樣?人類絶對無法在這樣的宇宙中生存。這就是人類學原理的重心。根據這個原理,世界的整體運作機制和設計,都源於一個孕育生命的首因。”——《人類宇宙哲學原理》第七頁,約翰·巴羅和弗蘭克·蒂普勒合著。

上帝、設計與物理恆量

生命如果要在宇宙孕育,所需的一些基本物理恆量是甚麽?《奧林奇縣新聞報》1995年1月8日刊的報告列出幾種物理恆量。這份報章強調這些恆量怎樣精巧和諧,説:“宇宙中很多基本物理恆量的量值,例如電荷、光速、自然界各種基本力量的比率等,都精確得令人驚歎不已,精確的程度甚至到小數點後120位。孕育生命的宇宙得以發展,完全有賴於這些精確事物。這裏一毫微秒、那裏一埃(光譜線波長單位)——只是一線之差,就足以叫宇宙變成死寂荒蕪了。”

這份報告的撰寫人接着提到科學家通常避而不談的一件事:“在宇宙的發展過程中,可能有股神秘莫測的勢力,這個假説看來較為合理。宇宙也許是有智慧的設計者的傑作,他把宇宙安排得細緻周詳,為我們的來臨鋪路。”

天文學兼宇宙學教授喬治·格林斯坦在《共生的宇宙》中舉出一長串物理恆量。在這長串物理恆量中,有些恆量的安排非常精密,稍微差錯,原子、恆星、宇宙通通不能存在。附框就羅列了原子、恆星和宇宙之間關係微妙的地方。原子、恆星、宇宙必須一一俱備,生命才能孕育。這一切相當複雜,也許不是所有讀者都能明白的。但是,受過這方面訓練的天體物理學家都承認這些和許多别的事實。

這一長串巧合的事逐一羅列出來,竟然越來越多,格林斯坦不禁驚訝萬分。他説:“竟然有那麽多巧合的事!我越研究就越確信這樣的‘巧合’很難憑機遇發生。這個信念越來越強,另一樣東西也越發增長。甚至在今天,我也難以用言詞表達這樣‘東西’是甚麽。這是一種強烈的反感,有時幾乎連身體也感覺得到。老實説,我覺得渾身不自在。……我們有可能突然無意中找着科學證據,證實有個至高的個體存在嗎?這位上帝曾經介入,為了我們的益處而巧妙地造成這個世界嗎?”

格林斯坦對這個想法既惡心,又驚慌,於是連忙改口,重申科學宗教的正統主張,宣稱:“上帝不是解答的辦法。”這個理由絶不充分——他只是覺得相信上帝存在不對他的胃口,想起來惡心罷了!

人的自然需要

我們不是要貶低誠懇的科學家(包括宇宙學家)所作的努力。耶和華見證人特别賞識他們觀察到的許多與創世有關的現象,顯示出真上帝耶和華的能力、智慧、愛心。羅馬書1:20宣告:“自從創造世界以來,上帝那些看不見的特質,就是他的永恆力量和神性,都是清楚可見的,從他所造的東西就可以明白,所以他們實在不能辯解。”

科學家所作的研究、所費的勞苦,是人對自然需要的回應。這種自然需要跟衣食住行的需要一樣不可或缺。這種需要就是:渴望知道未來怎樣和人生有甚麽目的。上帝“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書3:11。

這個消息不一定令人沮喪。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永不會無所不知,學無可學的:“我就看明上帝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傳道書8:17。

有些科學家提出異議,認為舉出上帝作為難題的“解決辦法”,只會扼殺人作進一步的鑽研罷了。可是,人要是承認上帝為天地的創造者,就會有更多令人驚歎的事物、引人入勝的奧秘去探求,恍如獲准進入一個饒有興味的旅程一樣,一面學習,一面有目不暇給的新發現!

誰能拒絶以賽亞書40:26的邀請?‘你們向上舉目看。’這幾頁的篇幅確使我們向上舉目看。我們所見的,是宇宙學家一直規避的‘欠缺了’的原理。多個世紀以來一直縈繞人們腦際的問題,我們也找到了基本的答案。

書中指南

答案自古已有,只是一般人大多像耶穌日子的宗教家一樣,閉眼不看,掩耳不聽,硬着心腸,原因是,這些答案跟他們的人為理論、生活方式大不相同。(馬太福音13:14,15)耶和華告訴我們宇宙從哪裏來,地球怎樣開始,誰會住在其中。他也告訴我們,世上的居民要把地球加以開墾,同時仁愛地照顧地上的動植物。上帝也告訴我們人死後有甚麽遭遇,怎樣活過來,以及必須怎樣做才能永遠活下去。

你如果對受靈示的上帝話語聖經感興趣,不妨讀讀以下的經文:創世記1:1,26-28;2:15;箴言12:10;馬太福音10:29;以賽亞書11:6-9;45:18;創世記3:19;詩篇146:4;傳道書9:5;使徒行傳24:15;約翰福音5:28,29;17:3;詩篇37:10,11;啟示錄21:3-5。

何不撥出一兩個晚上,跟家人、鄰居或朋友一起在家讀讀這些經文?你可以放心,那一定是個富於教益、生動有趣的討論!

你認為宇宙的奧秘引人入勝、宇宙的奇觀扣人心弦嗎?何不認識一下創造宇宙的那位呢?無生命的天空不會對人類的好奇心感興趣。但是,無生命的天空的創造者耶和華上帝也是我們的創造者;他關心那些想認識他和一切創造物的謙卑人。現在有呼籲向全球的人發出:“‘來吧!’誰聽見都要説:‘來吧!’誰渴了都要來;誰願意,都要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示錄22:17。

耶和華發出的這項邀請多麽暖人心窩!宇宙絶不是起源於無思想、無目的的大爆炸。正相反,宇宙是由全智的上帝懷着目的創造的,他從起初就以你為念。他具備無限的能力,而且總是小心支配,好源源不絶地供應給他的僕人。(以賽亞書40:28-31)尋求他的人所享的幸福,會像碩大無朋的宇宙一樣,無窮無盡!

“諸天述説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詩篇19:1。

[第13頁的附欄]

孕育生命所必需的一些物理恆量

電子和質子的電荷必須既相等,也相反。中子必須稍微重過質子。太陽的温度跟葉綠素的吸收功能配合,才能産生光合作用。強力要是弱了一點,太陽就無法用核反應來産生能,要是強了一點,用來産生能的燃料就會極不穩定。在紅巨星的核心,要不是核中心有兩種不同的明顯共振,那麽除了氦就沒有别的元素可以形成了。空間要是少於三度,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就無法互相連接起來。反過來説,空間要是多過三度,行星就不能穩定地繞着太陽運轉。——《共生的宇宙》第256-7頁。

[第14頁的附欄]

有人見過我探測不到的物體嗎?

仙女星系,像所有大旋渦星系一樣,在外太空壯觀地運轉,彷彿一股颶風。天文學家可以根據光譜來估計很多星系運轉的速率,就這樣,他們發現了一種令他們大惑不解的情況。運轉的速率看來不可思議!所有旋渦星系看來運轉得太快了。情形看來好像星系中肉眼可見的恆星都通通陷入一大團黑暗物質的光環裏,但即使用望遠鏡也看不到這團黑暗物質。天文學家詹姆斯·卡萊承認:“我們並不知道這團黑暗物質的形態。”宇宙學家估計有百分之90的宇宙物體是他們探測不到的,也是他們無法解釋的。宇宙學家熱中於找出這些物體,要知道他們是大量中微子的形態,還是一些未知卻超量的物質。

你如果發現這些探測不到的物體,記得立刻通知本地的天文學家才好!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