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童貞——原因何在?
看來時下青少年有種日漸普遍的趨勢,就是把性活動推遲到年紀較大的時候才開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宗教系副教授蘭德爾·巴爾默把這種趨勢稱為“童貞熱潮”。
宗教團體發表了許多勸人禁慾的呼籲,這不會令我們感到意外。可是巴爾默博士指出,“童貞熱潮背後的推動力卻跟宗教無關,青少年保持童貞的真正原因是懼怕,不是害怕上帝的懲罰,而是害怕染上絶症。”因此,他把“童貞馬利亞的狂熱”跟現代的“童貞熱潮”作一比較,“童貞馬利亞的狂熱”把禁慾視為一種宗教理念,但現代的“童貞熱潮”卻把禁慾主要視為一個跟健康息息相關的問題。
“這個評論足以反映出1990年代宗教的可悲情況,人的道德觀念已經不受宗教支配,而是受對疾病的恐懼所支配。”巴爾默博士繼續説:“宗教領袖害怕得罪人,於是僅向人提出一套沒有約束力,甚或毫無作用的道德觀。結果,青少年要由科學家和公衆衛生官員去指點他們,怎樣處理有關性的問題。”
可是真正基督徒卻無需這樣。請考慮一下查德的事例。查德自小在父母訓練下成為耶和華見證人。有一次,一個偶然結識的女孩子跟查德聊起天來,但很快查德就看出,這個女孩子的意圖不僅限於聊聊而已。查德説:“我忽然想到,我絶不能使耶和華失望。我心裏時常記住,要時刻取悦耶和華,於是我告訴她,我要走了。”
像查德一樣,耶和華見證人當中有許多年輕人都過着道德高尚的生活。他們這樣行的主要原因不是為了健康,而是為了取悦創造主,耶和華上帝。他們的道德感並不是受制於對疾病的恐懼。反之,這些青年人是聽從傳道書12:1的勸告:“你要在青年的日子想念着創造你、的主”。(《呂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