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貪婪的世界掙扎求存
“我怎樣才能活下去呢?”詹姆斯·斯科特在喜馬拉雅山迷了路,感到絶望無助,想到自己能不能活下去。他隨時有冷死或餓死之虞。他想起自己曾經觀看空手道競賽,當賽員“逐漸氣力不繼,對手的每一下攻擊,都叫他們灰心喪志,直到……他們毫無還手之力。”斯科特説:“當時我的感覺也相似。我扣上睡袋的拉鏈,渾身無力,只吃了點雪充飢。我的情緒低落到極點,一點生存的意志都沒有了。我首次感到徹頭徹尾地被擊倒。”——《喜馬拉雅山迷途記》。
今天,許多人在某種意義上像斯科特一樣——落入受貪婪支配的世界陷阱裏。你也許感到自己逐漸氣力不繼,最後被擊倒。能够完全不受貪慾影響的人實在寥寥可數。視乎你住在哪裏,要應付的難題也因地而異。在發展中的國家,貪婪對人所操的影響,跟人在富裕的國家要應付的大不相同。可是,不管情況多困難,你也許可以學會掙扎求存,讓身體、感情、靈性保持相當健全,直到拯救來到。你可以怎樣掙扎求存呢?方法是:聽從求生專家提出的基本勸告。
他們的提議有兩個重點。第一,避免讓困難的情況惡化。《城中求生手册》説:“策略是:必須避免冒不必要的險,……迫於要冒險時,盡量減少受損害的機會。”第二,也許是重要得多的一點,跟態度有關。《特種航空隊求生手册》説:“對於求生,正確的思想態度,跟人的耐力和知識同樣重要。”
在困境裏盡力而為
《活命:防止罪行指南》報告:“在美國,每22分鐘就有一人被殺,每47秒就有一人遭搶劫,每28秒就有一人受到重創。”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可以怎麽辦?你至少可以避免讓自己成為容易受襲的對象或受害人。要提高警覺,小心謹慎。盡量避免冒險。a
舉個例:不要輕易受騙而使情況惡化。《紐約時報》報告,有百分之18的美國人承認受過别人欺騙——無天良的歹徒騙去他們數以萬計的金錢,這些騙子專門找容易下手的對象。受害人往往上了年紀,例如一名68歲的寡婦就給白白地騙去了四萬美元。報章用以下的頭條登載了這個寡婦的經驗:“老人現白髮,騙子見綠鈔[綠色美鈔]。”
你可不必做個幼稚無助、任由宰割的受害人。《活命》這本書警告我們説:“要提防披着羊皮而來的狼。”一位70歲的祖母聽從這項勸告。有人慫恿她購買醫療保險,每月只需付10美元。報導説:“祖母惟一要辦的手續,是先付推銷員2500美元。”她沒有照辦。她先打電話給保險公司查詢,發現那人原來是個騙子。“她給推銷員倒第二杯茶的時候,警察就來到把推銷員帶走。”
聖經提出明確勸告:要盡力保護自己。“愚蒙人是話都信;通達人步步謹慎。”(箴言14:15;27:12)很多人認為聖經已經過時,不切實際。可是,聖經的實用勸告能够助你渡過難關。睿智的所羅門王寫道:“[聖經所載的]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這就是知識的益處。”——傳道書7:12。
《儆醒!》讀者中有不少人同意聖經這番話是至理名言。例如,有些人遭遇強姦或暴力威脅,就大聲呼叫,結果幸免於禍。這樣做跟申命記22:23,24的原則一致。另一些人聽從聖經的勸告,避開任何“污穢肉體和靈”的事物。(哥林多後書7:1,《二十世紀新約》)這樣,他們保護自己不致受煙商毒販剝削,這些人靠着損害别人的健康而致富。《儆醒!》讀者很多也能够避開電視佈道家和渴求權力的政治家所設的謀財陷阱。(見第7頁附框。)請讀讀聖經,其中所載的實用建議也許出乎你的意料。
避免受貪婪影響
當然,貪婪有另一個危險:就是你自己變成貪婪的人。成為貪婪的人會使你失去高尚的道德特質,這些特質正是人跟野獸不同的地方。論到自由貿易,商人不惜一切去牟利,一份刊物引述一位觀察家的話説:“這隻貪得無厭的豬正在開懷大嚼。貪婪的程度……已經失去控制。”這句話其實適合投機商人過於豬隻!商人看來漠視耶穌基督提出的優良勸告:“你們要留心看,防備各樣的貪婪。”——路加福音12:15。
耶穌基督提出這樣的勸告,因為他知道,我們要是給貪婪攫住,可以受到多大傷害。貪愛物質,包括貪愛權力和性慾,可以成了你一生追求的東西。這樣做可以奪去你一切的時間,既妨礙你關心别人,也使你無法照料屬靈的事物。安東尼·桑普森在《點金術》説:“金錢已經披上宗教的種種形式。”怎麽會這樣呢?金錢成了一位神。所有東西盡都獻在貪婪和利益的祭壇上了。利潤就是一切事情的底線,利潤多多益善。其實,不管你花了多少時間,貪愛物質的心永無止境。傳道書5:10説:“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同樣,“貪愛”權力、財物、性慾的,不管得到的量有多麽大,也不會因此滿足。
永不要放棄獲救的希望
求生的一個重要秘訣是:要存着希望、態度要積極。有時,你很難避免不受貪婪的人所害。例如,飢餓的人往往無法逃避眼前的困境。可是,切勿灰心喪志,也萬不可放棄。《特種航空隊求生手册》説:人處身在敵對或危險的情況下,“很容易叫自己泄氣,或者讓自己倒下來,甚至自怨自艾”。千萬不要向消極的念頭和感情屈膝。你的忍耐力可能令你出乎意料。上述手册説:“證據顯示,男女都能够渡過最惡劣的情況而生存下去。”他們怎樣做得到呢?手册説:他們“由於下定決心”,所以能够生還。要下定決心不讓這個貪婪的制度戰勝自己。
上文提到的詹姆斯·斯科特終於獲救,不致死在喜馬拉雅山這個極可能成為他葬身之所的地方。斯科特説,這次掙扎求存的經歷至少使他學得一個重要教訓。甚麽教訓?他説:“人生沒有應付不來的困難。”蒂姆·麥卡特尼-斯内普雖然是個攀山能手,但是詹姆斯·斯科特竟然有這樣的耐力,能够活着獲救,卻令麥卡特尼大感驚訝。這件事也使麥卡特尼學得教訓。他説:“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總不要放棄。”不管情況看來多麽黯淡無望,失去希望只會使情況更糟。千萬不要放棄獲救的希望。
可是,在貪婪充斥的世界,我們真的有“一線希望”,有實際獲救的機會嗎?貪婪的人正在敗壞地球,毁去億萬人的生命,我們終有一天能够擺脱這些人嗎?實情是,前頭有穩確的得救希望。請考慮下篇文章所載的聖經答案。
[腳注]
a 參看《儆醒!》1989年10月8日刊第7-10頁,標題“暴力——保護自己的方法”。
[第7頁的附欄]
聖經提出適時警告
箴言20:23 “兩樣的法碼為耶和華所憎惡;詭詐的天平也為不善。”
耶利米書5:26,28 “在我民中有惡人。他們埋伏窺探,好像捕鳥的人;他們設立圈套陷害人。他們肥胖光潤,作惡過甚,不為人伸冤!就是不為孤兒伸冤,不使他亨通,也不為窮人辨屈。”
以弗所書4:17-19 “所以,我在主裏這樣説,又這樣作見證:你們行事不要再像衆國族那樣,存着無益的思想行事;他們思想昏暗,跟屬於上帝的生命疏遠,因為他們内裏無知,心裏麻木不仁。他們喪盡道德感,就恣意耽於放蕩的行為,存着貪心做出各樣不潔的事。”
歌羅西書3:5 “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根絶淫亂、不潔、性慾、有害的慾望、貪婪;這樣的事等於拜偶像。”
提摩太後書3:1-5 “可是你要知道,到了最後的日子,就會有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因為到時人會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負,高傲,褻瀆,不服從父母,忘恩,不忠貞,毫無親情,不願意達成協議,毁謗人,漫無自制,兇悍,不愛良善,出賣别人,剛愎自用,氣焰囂張,愛享樂不愛上帝,有敬神虔誠的形式,卻沒有體現敬神虔誠的力量。你要轉身離開這些人。”
彼得後書2:3 “他們會懷着貪婪,用似是而非的話剝削你們。可是他們的審判自古已定,並不遲緩。他們的毁滅也不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