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的見證人在反對下舉行大會
耶和華見證人原定在1996年7月19至21日期間,於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舉行一個國際大會,題名為“敬神和平的使者”。布加勒斯特是歐洲的主要城市,有人口二百萬,市内景色迷人。打算到布加勒斯特來參加大會的約莫有四萬人,其中有數千人來自外國。為了舉行這次盛會,見證人在當地租用了可以容納六萬人的國家運動場。可是,羅馬尼亞的部分官員由於受到誤導,於是在6月24日駁回舉行大會的申請。
耶和華見證人希望當局撤銷取消大會的法令,於是盡力跟當局交涉,可惜勞而無功。結果,他們惟有改變計劃,讓數千位來自外國的大會代表可以在同年的7月12至14日,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參加大會。這些獲邀前來參加大會的代表有的來自歐洲各國,有的來自北美洲和日本。由於這個改變十分倉促,所以令大會和代表的開支大增,也使與會者相當不便和失望。
可是,羅馬尼亞本地的大會代表又有怎樣的安排呢?見證人跟克盧日-納波卡和布拉索夫兩個城市的官員聯絡,結果最終可以在這兩個地方舉行大會,日期是7月19至21日。不過,很多羅馬尼亞人都不能够前往克盧日-納波卡或布拉索夫。於是,見證人安排在9月13至15日,在巴亞馬雷和布加勒斯特分别舉行兩個大會。
本來安排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大會,為甚麽會突然取消的呢?另一方面,甚麽事使當地的官員後來改變主意,讓見證人在羅馬尼亞,甚至在布加勒斯特舉行大會呢?
誰在背後煽動反對?
在布達佩斯的國際大會期間, 匈牙利一份報章(Színes Vasárnap)談到耶和華見證人的時候評論説:“耶和華見證人本來打算在布加勒斯特舉行他們一年一度的國際聚會,不過,由於正教會的基督徒提出抗議,所以羅馬尼亞的官員就不准許耶和華見證人舉行大會。”教會在幕後煽動人反對見證人,這件事是衆所周知的。例如,美國紐約奧爾巴尼的《時代聯合報》報導説:“正教的牧首泰奧克蒂斯特向正教會的信衆發出警告。他把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稱為‘異端’,警告信衆要小心提防。”
關於教士起來反對見證人舉行大會,這些報導屬實嗎?事實勝於雄辯。從6月起,布加勒斯特的居民開始看見城中各處地方都掛上了標語牌;無論是在教會的物業上,在牆上,建築物的兩旁和地下鐵路都一樣。標語牌的内容肆意詆毁耶和華見證人。其中一幅標語牌的標題是:“致所有羅馬尼亞人!”標題下的文字接着問道:“7月19~21日期間……羅馬尼亞需要有個耶和華派的國際大會嗎?各位基督徒,讓我們起來反對這等充滿撒但精神的集會!”
另一幅標語牌的標題是“要當心耶和華派的危險!”,標語内容斷言:“耶和華見證人跟基督教為敵……他們的目標是要分裂我們,是要挑起宗教爭議。……所有羅馬尼亞人,你們要反對這個大會!”
“號召行動”是另一幅標語牌的標題。“羅馬尼亞正教兄弟會……號召所有正教信徒參加抗議集會,集會日期是6月30日星期日。”標語牌最後説:“我們會促請當局取消這個反映撒但精神的大會。請你們來,讓我們一起捍衛我們祖先的信仰。願上主幫助我們!”
教士甚至印製了一份單張,其中聲稱耶和華見證人是“一個政治組織,跟共産黨是一路的”,還把單張分發出去。同樣地,這不過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而且大概所有羅馬尼亞人都知道教士正在撒謊。人民知道在不久前,耶和華見證人曾受共産黨人迫害,甚至給他們關在獄中。
情勢怎樣影響政府的態度
對於教會所發動的一連串惡毒攻擊,羅馬尼亞國内外迅速響起了反對的聲音。政府官員看出,讓見證人享有其他人也獲得的權利,是惟一公正的做法。布加勒斯特的一份報章(Flagrant)預測:“針對這個首次舉行的國際大會而發動的反對、敵視和仇恨的浪潮將會適得其反。[反對]行動不但不會令人民避開見證人,反而挑起了他們對見證人的興趣和好奇心,令人民更為容忍和同情他們。”
事實證明,情形正如以上所料!不少正教會的教友寄信或致電給耶和華見證人在布加勒斯特的分社辦事處,就教士的所作所為表達他們的憤慨。明白事理的人曉得,耶和華見證人絶不是羅馬尼亞的正教會所描述的那種人。
1996年7月6日,馬里烏斯·米拉在一份羅馬尼亞的報章(Timishoara)上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指出:“我敢相信,在強烈譴責耶和華派的人當中,百分之99都沒有興趣跟見證人説話,也沒有意思參加他們的聚會。”他更進一步説:“我想,我們正教信徒如果多關心自己眼裏的椽木,少去管鄰人眼裏的稭草,讓上主來作更公正的審判,這樣做會有建設性得多。”——馬太福音7:3-5。
米拉先生接着引述公元1世紀的律法導師迦瑪列的著名演説。當時的宗教領袖反對耶穌的跟從者,迦瑪列對這些宗教領袖説:“不要干涉這些人,任由他們吧;(因為這個計劃、這種作為要是出於人,就會被推翻;但要是出於上[主],你們就不能推翻他們。)不然的話,恐怕你們其實同上[主]對抗了。”(使徒行傳5:38,39)米拉最後總結説:“我們現在的做法既不民主,又不符合聖經,也有損公衆利益。”
過了不久,取消大會的決定開始招來更多批評意見。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開始有人聲討當局的做法。羅馬尼亞赫爾辛基委員會更發出一份新聞稿,譴責“羅馬尼亞正教會的代表,牧首泰奧克蒂斯特”,指他“公然敵視‘耶和華見證人’”。
當時,美國總統夫人希拉里·克林頓剛巧在羅馬尼亞訪問。希拉里並沒有照原定的計劃,進入在18世紀興建的克雷楚列斯庫教堂參觀。美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阿爾弗雷德·摩西就這件事解釋説:“美國的憲法跟羅馬尼亞的憲法一樣,都有一個原則,就是容許國民有宗教自由。教會物業上掛上了的標語牌,代表着一種在宗教上的不容異己,這種精神跟民主式多元文化的精神背道而馳,也違背了克林頓夫人到訪羅馬尼亞的原意。”
上帝支持見證人的明證
耶和華見證人過去曾在克盧日-納波卡舉行大會,所以他們被拒絶使用布加勒斯特的國家運動場的時候,克盧日-納波卡很樂意讓他們到當地開大會去。可是,在克盧日-納波卡的大會開始之前的一個星期,見證人才跟會場當局簽訂好租用合同。一名記者很想知道:“時間這麽緊迫,你們怎麽能够組織好一個這麽大型的大會呢?”
見證人告訴他説:“我們這個組織十分團結。況且,對於籌辦大型的大會,我們是經驗有素的。不過最要緊的是,我們的上帝耶和華正在支持我們。”
説得真不錯。只有憑着耶和華的幫助和他在背後支持我們,我們才可以在短短時間内成就那麽多的事情。請想像一下,兩萬多人在這麽短的時間内接獲通知,竟也能齊集起來,參加一連三天的大會!大會的最高出席人數是2萬2004人,有799人受浸。大會過後,一份報章(Adevărul de Cluj)報導説:“參加大會的人給我們一個印象,就是臉上總是掛着笑容,而且做甚麽事也總是全心全意地去做的。他們那種團結精神真是叫人刮目相看……。他們的行為端正莊重,值得效法;外表也是分外的整潔得體。”
布拉索夫的情況就更是叫人感動:因為在大會前僅幾天,見證人才獲准在當地舉行大會!雖然是這樣,他們依然找到供7500個與會代表留宿之用的多所私人房子。一位見證人跟鄰居説起住宿這件事,鄰居就為30個代表提供住宿的地方。見證人在布拉索夫的一群會衆也接待了500名代表。有一些代表給安排住在大會附近的帳幕裏。後來下雨的時候,鄰近多座大廈有不少慷慨好客的人跑下來,邀請這些代表住進他們的樓房裏。——參閲使徒行傳28:2。
羅馬尼亞的南部跟保加利亞接壤。在保加利亞,正教會的勢力十分強大,而耶和華見證人在該國的活動就受到限制。保加利亞的見證人要到羅馬尼亞參加大會,所以乘坐一輛輛的大客車,朝着布加勒斯特進發。到達邊境的時候,羅馬尼亞一些邊防官員看來也知道舉行大會的地點改變了。在布拉索夫所舉行的大會,所有的節目都以保加利亞人的母語進行,共有1056個保加利亞人出席。所以合計起來,在布拉索夫舉行的大會共有1萬2862人出席,832人受浸。受浸的人中有66人是保加利亞人。
見證人也在9月安排了幾個小型的大會,讓不能前往克盧日-納波卡和布拉索夫的人可以到巴亞馬雷和布加勒斯特參加大會。這兩個額外的大會共有5340人出席,48人受浸。所以,去年夏季在羅馬尼亞舉行的“敬神和平的使者”大會共計有4萬零206人出席,1679人受浸。在羅馬尼亞,耶和華無疑正祝福所有努力事奉他的人!
耶和華見證人在布加勒斯特的一名代表評論説:“在這三個星期裏,我們在全國所受到的公衆注視,相等於數年的見證工作所能達成的效果。羅馬尼亞正教會本來為了反對我們而做的事,在實際上反而促進了好消息。”
[第24頁的圖片]
布加勒斯特是個現代化的美麗城市
[第25頁的圖片]
毁謗耶和華見證人的標語牌
[第26頁的圖片]
在布加勒斯特的受浸人士
[第26頁的圖片]
布拉索夫。大會前幾天才獲准舉行大會
[第26頁的圖片]
克盧日-納波卡大會的最高出席人數是2萬20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