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太空中的射電望遠鏡
《科學新聞》週刊報導,日本的宇宙及航天科學研究所最近發射了一台直徑8米的射電望遠鏡進太空。這台新望遠鏡的獨特之處,是它跟世界各地差不多四十台地面射電望遠鏡聯合成一個整體,稱為甚長基線航天天文台。這些分布廣遠的射電望遠鏡分别接收類星體和黑洞一類天體發出的電波,然後組合成單一影像。望遠鏡群組的分布越廣,最後得出來的影像也就越細緻。這台由日本發射的射電望遠鏡循橢圓形軌道環繞地球運行,最遠離地球2萬公里。新望遠鏡接收可見光而得到的影像,比哈勃太空望遠鏡得到的,清晰一千倍。《科學新聞》指出:“這樣高的清晰度,就連東京的一粒米,在洛杉磯也能看得到了。”
幼童不宜
父母忙着處理要務,往往把年幼的孩子留在電視機前就算。可是根據《父母》雜誌,這樣做其實對幼童很危險。雜誌指出,“事實表明刻畫暴力的節目”,包括動畫片在内,“會使年幼觀衆更暴力”。此外,由耶魯大學的多蘿西·辛格女士做的一連串研究顯示,“孩子如果在入學前經常看電視,以後就可能變得頑劣調皮,閲讀能力也要遲一些才能養成”。她提議不要讓一歲的小孩每天看電視超過半小時。讓孩子獨個兒看電視的另一個壞處是,孩子可能發生意外。作家米爾頓·琴説:“學走路的孩子很活躍,少留意一分鐘都有危險。”《父母》雜誌建議父母可以把孩子放在視線範圍内的遊戲圍欄裏,給幾件安全的玩具讓他們玩,然後就可以安心做飯或聽電話去了。
迷“網”
《加拿大醫學會雜誌》報導説:“資訊年代為人帶來的最新影響,恐怕要算是沉迷互聯網絡(網際網路)了。”金伯利·揚博士調查了496個經常上網的人,證實其中有396人上了癮。這項研究顯示,迷上國際電腦網絡最終使人“離群孤立、夫妻不和、荒廢學業、債台高築,還會失掉工作”。揚博士説這跟“酗酒成性和嗜賭成癖一樣,真的能使人不能自拔”。該刊物也指出,“家裏有電腦的人特别容易上癮”。雖然任何人都可以是互聯網絡迷,但揚博士説:“最常見的網絡迷卻是教育程度不高的中年女性。”如果一個人花越來越多時間在網絡上,甚至為此“連重要的社交或業務活動也不參加”的話,他就有上癮之虞了。
拯救老虎計劃失敗
印度政府在1973年推出拯救老虎計劃,防止這種國寶級動物絶種。當年印度只剩下1827隻老虎。計劃推行後深得世界各國支持,成效顯著;到了1989年,當地老虎數目已攀越四千大關。可是,根據《今日印度》雜誌,現今老虎再次面對威脅。印度老虎的數目估計已減少到三千以下。到底出了甚麽問題呢?有些人把情況歸咎於非法獵人,這些獵人平均一天最少殺死一隻老虎。拯救老虎計劃的原意是保護這種大型貓科動物。不過,看來計劃是不能成功的了。雜誌指出:“森林護衛員士氣低落,設備欠佳,還經常遭到射擊。”對當地的老虎來説,“生存的前景正被絶種的陰影所掩蓋”。
未老先衰兼早死
下列的報告顯示,研究員相信,吸煙可能加快衰老過程。根據英國的《刺血針》週刊,長期吸煙者頭髮過早變白的例子,是平常人的四倍,禿頭或脱髮的例子,則是平常人的兩倍。《伯克利加州大學衛生通訊》在報導這個問題的時候指出,吸煙者通常皺紋較多,牙齒脱落的情況比不吸煙者嚴重一倍。《英國醫學雜誌》指出,最近有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終生吸煙的男性能活到73歲的機會,只及不吸煙者的一半。還有,《家政》雜誌報導説:“不吸煙者如果跟吸煙者住在一起,患心臟病的機會就會增加兩成。”
奪命電光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説:“致命雷擊發生的頻率比一般人想像的要高。”該報導解釋,澳洲每年有五到十個人死於雷擊,有超過一百人因此受傷。墨爾本氣象局的菲爾·奧爾福德説,雷擊其實是沒有甚麽預兆可言的,不過,“據報有些人在遭到雷擊之前感到頭髮豎起了”。如果你想減少被擊中的機會,奧爾福德建議當雷暴發生時,你要躲在堅固的建築物裏,或者藏在有硬蓋、而硬蓋是跟金屬支架分隔開的汽車裏。
老年抑鬱症
《巴西日報》報導:“老年人患抑鬱症跟較年輕的人患抑鬱症,表現有所不同。”患抑鬱症的老人不會顯得憂鬱易怒,“他們的症狀是喪失認知能力,比如失去記憶能力,不能集中精神,失去思考能力”。不止這些,根據里約熱内盧聯邦大學的保羅·馬托斯教授所説,“抑鬱的老人對跟自己毫無關係的東西也産生很大的罪咎感。他們一向以來做的事和喜歡的事也提不起他們的興趣”,連交談也提不起勁。該報導指出,有時人們誤以為以上的症狀是老年人必有的。如果要觀察到這些行為上的改變而察出抑鬱症,馬托斯博士説:“家人務須經常跟老年人保持接觸。”
白蟻也尋金
1984年,非洲國家尼日爾的一個村民發現黃金,隨即激起尋金熱潮,吸引了各國人士前來開礦。加拿大地質學家克里斯·格利森記得,非洲古代的文明部落是用白蟻築起的土堆來確定金礦位置的。在尼日爾繁殖的白蟻是會建巨型土堆的品種,有些土堆甚至高達1.8米,直徑也有1.8米。《全國地理雜誌》解釋,白蟻為了尋找水源而不停往地裏挖掘,有時候深至地下75米,土堆也就越積越大了。格利森從很多土堆裏取出樣本,希望能找到該往哪裏挖的線索。結果大部分樣本都不含黃金,不過有些樣本卻有!他發現,“要是在某個土堆裏找到黃金,那麽整個土堆裏都會有黃金”。看來白蟻挖土找水源時,遇見甚麽就搬甚麽上地面,連黃金也照搬。
手提電話禮儀
《遠東經濟評論》雜誌透露,自從手提無線電話面世以後,表現一些舊式禮儀就變得越來越必要了。香港商業顧問廖小姐鼓勵人無論對通話對象還是對身邊的人,都要表現尊重和體貼。要説得清楚,但聲音不要太大。不要一邊吃東西或喝東西一邊用電話。開會的時候盡量不要接電話。在醫院、圖書館、禮堂一類的地方,最好把線路轉駁到其他地方,或者改用震鬧功能。在社交宴會場合接聽電話,不但會造成滋擾,還會使親友感到遭人冷落。關於上館子吃飯,廖小姐評論説:“跟女朋友約會的人如果在用電話,那麽請他最好趁送花的效用還沒消失之前掛掉電話。”
“聰明液體”
有些帶懸浮粒子的液體通了電,粒子就連成一條條細小的鏈狀物,液體就變得黏滯起來。這種現象叫做温斯洛效應,是根據在1940年發現這種現象的威廉·温斯洛博士命名的。自發現以來,汽車工業和其他人士,包括現年93歲的温斯洛博士本人,都在不斷尋找這類“聰明液體”的實用價值。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實驗員知道熔化了的牛奶巧克力跟“聰明液體”有若干相似之處。在最近的一次實驗裏,果然不出所料,熔化了的巧克力棒一放到強力的電場裏,差不多立刻就黏結成半固體狀。另一種“聰明液體”,是懸浮着玉米澱粉的煤油;這種液體能隨着電場強弱而改變黏稠度,稀的時候像牛奶一樣,稠的時候就像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