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4/22 3-5頁
  • 禍害——到處蔓延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禍害——到處蔓延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令人悲痛的禍害
  • 幫派真相知多少
    警醒!1998年
  • 保護子女免受幫派影響
    警醒!1998年
  • 女子糾黨——教人憂心的歪風
    警醒!1996年
  • 「我這是在自掘墳墓啊!」
    聖經真理改變人的一生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4/22 3-5頁

禍害——到處蔓延

小羅伯特不過11歲,卻被人發現伏屍在荒橋下,後腦有兩個子彈孔。據説他給同夥擊斃了。

15歲的亞歷克斯也許不知死活,打算加入童黨。眼看朋友橫死後,他不禁自忖:“我可不想落得這樣的下場。”

兇暴的街頭幫派,一度跟美國洛杉磯的有名幫派息息相關。這兩大黑幫就是“流血幫”和“跛子幫”。今天,街頭幫派已散布全球。但不管在甚麽地方,各地的幫派都是如出一轍的。

在50年代,英國的“阿飛”震驚世界。據倫敦《泰晤士報》報導,他們拿斧、刀、自行車鏈條和其他武器,“肆意殘害”無辜。這些青少年流氓“持刀打架,搗毁小餐館,又在咖啡館搗亂”。此外,他們也調戲婦女,公然搶奪財物,毆打無辜,有時還殺人害命。

德國漢堡的《世界報》報導,近期青少年不是“在前往迪斯科途中”,就是“在回家途中”遭到流氓結夥襲擊。這些流氓揮舞“棒球棍”,手持“刀槍”。慕尼黑的《南德意志報》指出,柏林的光頭黨專門攻擊“弱小,例如流浪漢、傷殘人士、退休婦人等”。

《儆醒!》駐西班牙的通訊員報導,近年來童黨到處橫行,聲勢日益浩大。馬德里的《阿貝賽報》登載了以下的頭條新聞:“光頭黨——新一代的街頭惡魔。”據西班牙光頭黨一個前成員所説,他們把“外國豬玀、妓女、同性戀者”抓出來。他接着又説:“晚上不打架,他們不知時間怎麽過。”

南非《開普時報》透露,當地的暴力罪行大多是“由黑幫仇殺引發的”。開普敦出版的一本書評論,南非的幫派成了貧民窟的“寄生蟲”,他們“搶劫本區居民,強姦區内的婦女,為爭奪地盤、市場、美女而拼個死活”。

巴西《聖保羅州報》報導,當地的幫派“成倍地增加,速度快得驚人”。報導指出,他們攻擊敵對幫派、富家子弟、異族外僑和貧困的流動工人。報導又説,一天,幾個幫派不約而同地出動,“洗劫沙灘上的人群,……彼此大打出手”,還把里約熱内盧的一條大街變成“交戰地帶”。巴西另一篇報導指出,不管是在聖保羅、里約熱内盧等大城市,還是在小城鎮,幫派都不斷膨脹增多。

加拿大的《麥克林雜誌》評論,1995年,據警方估計,温尼泊市至少有八個活躍的街頭幫派。美國的報章登載了一些幫派成員的照片。他們深入美國西南部,在孤立的印第安人居留地推介幫派服裝,又教唆印第安人亂塗牆壁。

去年,紐約市爆發了一連串同幫派有關的暴力事件。據説,聞名洛杉磯的流血幫和跛子幫的成員鬥毆。紐約市市長指出,從1997年7月到9月,警方一共拘捕了702人,全部直接同街頭幫派械鬥有關。

幫派鬥爭的事件不再僅限於大城市了。美國中部出版的《城市時報》評論,“青少年互相毆打的事件有增無減,他們濫用藥物,越來越覺得生活空虛無望。”

令人悲痛的禍害

據説某個幫派開始時,不過是幾個朋友結夥罷了。他們的首領弄出名堂後,暴力事件就多起來。幫派頭領跟外祖母同住。即使外祖母在家,她的房子也連連遭受槍擊。新聞報導指出,外祖母的住所已有五十多個子彈孔。這顯然是敵對幫派所為,一心要對她的外孫報復。此外,幫派頭領的哥哥也因結夥犯罪而鋃鐺入獄。為了避開種種暴行,頭領的表兄弟早就搬走了。他回來探親的時候,不幸中彈身亡。當時有一輛運貨車駛過,他被車上的槍手擊斃。

在洛杉磯,幫派分子朝着一輛汽車開槍,一個三歲大的幼兒白白送命。原來幼兒的母親和男朋友走錯了路,他們不該在那條街拐彎進去。此外,子彈也穿過一所學校的窗子,擊中了校内一個教師。當時這個教師在指導學生怎樣改善自己的生活。許多人雖然跟幫派毫無瓜葛,卻淪為幫派鬥爭的受害人,無辜喪命。在紐約的布洛克林,一個婦人痛不欲生,她三個年輕的兒子先後在幫派械鬥中喪命。她的經歷引起了社區人士的關注。

為禍全球的少年暴行是甚麽促成的?我們可以怎樣保護自己的心肝寶貝,免受少年暴行所害呢?幫派起初是怎樣形成的?為甚麽年輕人紛紛加入幫派?接續的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第3頁的圖片鳴謝]

Scott Olson/Sipa Press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