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被虐出走成街童
“百分之90的街童本來有個家。十居其九皆因受父母虐打而離家出走,以致淪為罪行、吸毒以及性虐待的犧牲品。”照顧受虐兒童分區中心的負責人恩莎·馬塔爾作出上述的評論。巴西《聖保羅州報》引述馬塔爾的話,呼籲醫護人員和教師要注意兒童有沒有被虐的徵狀,包括“行為舉止突然改變,有自閉傾向以及身體有傷痕等”。在該中心處理的個案中,只有百分之5是受害兒童主動求助的,可見外人舉報至為重要。另一方面,虐兒的父母大多不願接受幫助。為甚麽呢?中心會長若昂·羅伯托·斯科柏里評論説:“有暴力傾向的父母大都在年輕時受人虐待,這些父母把錯誤延續下去,並認為這是教育下一代的方法。”
健忘的人
據《共和國報》報導,意大利一項以1600名成人為對象的調查顯示,百分之77的人認為自己健忘。三分之一人在去年曾忘記一次重要的周年紀念。百分之42的人經常忘記汽車泊在哪裏,百分之30的人忘記帶門匙,百分之25的人忘記帶錢包,百分之1.2的人甚至連自己的姓名也想不起來。然而,百分之28的意大利人卻依然記得在學時背誦過的一首詩作。你怎樣才能加強記憶力呢?一個權威認為運用聯想,作點筆記及不時查看,熟背電話號碼、樂曲,甚至車牌號碼也不失為鍛鍊記憶力的好方法。
何以你排的長隊總是最慢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老站在那條移動得最慢的“人龍”裏,那可能是或然率在作祟。據德國報章《時代》估計,如果你旁邊另有兩條人龍,其中一條移動得較快的機會是三分之二。如果人龍越多,它們比你的人龍移動得快的機會也越高。研究員發現,令人討厭的倒不是輪候本身,而是“覺得白白浪費了時間”。有鑑於此,為減輕等候電梯時的煩躁,一些旅館在大堂裝上鏡子。這樣,人們可以利用時間整理頭髮或領帶,不致百無聊賴。另一個方法是讓等候的人知道還要等多久。因此,一些地下鐵路局透過電子告示板,顯示列車多少分鐘後即將開出。
非洲教士行為不檢
據《天主教國際》雜誌報導,“在非洲,教士性醜聞陸續出現”。為防患於未然,一些大主教建議教會應在篩選及訓練神學院新生時加倍嚴格。此外,非洲的教士行為不檢也包括“酗酒,參與跟教士身分不符的活動,如經商及參政等”。然而,為甚麽這些問題今時今日才突然大量浮現?《天主教國際》雜誌認為原因是“新聞自由大了,並且教會對傳播媒介的影響力也日減”。它説:“在非洲一些地區,教會仍然力圖壓抑不利報導被刊登,可是已……無力挽狂瀾。”
教士帶槍
據路透社消息報導,美國肯塔基州最近通過新法案,容許領有持槍牌照的神職人員在教堂内存放槍械。以往,神職人員即使有槍械牌照,在崇拜處所也不能藏械。1997年,匪徒曾闖入肯塔基州數間教堂,用槍指嚇神職人員並劫去捐款。報導説,雖然劫案中未涉及人命傷亡,“鄉間的教士牧師卻大力拉攏政客,爭取能帶槍自衛”。然而,教會人士對這條新例也意見紛紜。正如肯塔基州教會聯會的行政主任南希·恩·肯珀説:“如果連自稱能排難解紛,是和平使者的教士也持殺人武器,我們又怎能説服兒女相信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呢?”
親親寶寶
據《多倫多星報》引述一項研究結果報導:“孩子在成長期沒有得到别人擁抱和輕撫……,體内的壓力激素水平顯著偏高”。研究員認為,自小要跟母親分離或缺乏關懷的孩子“日後的學習與記憶能力將嚴重受損”。哈佛醫學系科學家瑪麗·卡爾遜補充説,小孩若被放在“管理不善的託兒所裏,他們週中的緊張激素會大增,但在家度週末時卻毫無難題”。是項研究進一步證實,小寶寶需要你温情的輕撫和無限的愛意。
養狗也看潮流
據墨爾本的《先驅太陽報》報導,澳洲的動物庇護中心近日有狗滿之患,牠們都是不合潮流的品種。據稱“近日遭遺棄的都是阿拉斯加犬”。狗主何以這麽忍心呢?主要是潮流改變,某些品種已屬過時,又或者寵物越長越大而遭嫌棄。皇家防止虐畜協會估計,等到一齣以斑點狗為題的電影不再流行時,下一輪的受害者將是斑點狗。該協會的行政主任理查德·亨特認為過氣品種被遺棄早有前科。70年代是阿富汗獵犬,80年代則是英國牧羊犬。可悲的是,被遺棄的狗最後都被人道毁滅。皇家防止虐畜協會呼籲狗主,應按寵物的特性和自己的生活模式作選擇,不應盲目跟風。
小伙子要多運動!
據德國消費者月刊《試驗》指出,兒童因為老是坐着看電視,身體缺乏運動,令他們的感知能力、反應能力以至肌肉靈活程度均大受影響,容易發生意外。按德國學童入學前的體格檢查報告來看,百分之30的學童超重,百分之40動作不够靈活,百分之60則姿勢不正確。就此,在德國專責體育、安全以及交通的教育從業員發明了一系列的玩意,包括柔軟飛碟、球類和各式玩具,讓兒童玩樂之時也可兼做運動。
賣淫陷阱
烏克蘭報章有這麽一則廣告:“少女:單身、漂亮、年輕、高挑。我們誠邀你入職做模特兒、秘書、舞蹈員、舞蹈教師及體操運動員。”據《紐約時報》指出,以上一類的廣告正是色情行業用來欺騙無知少女走進賣淫陷阱的典型例子。每年,數以千計來自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少女甘願離鄉背井去工作,一心想多賺點錢。可是,她們一旦到了國外,犯罪“頭子”即把她們的護照沒收,強迫她們在妓院工作。如果她們反抗,可能會遭毒打、強姦,甚至被殘殺。柳德米拉·比留科是烏克蘭一位心理學家,曾輔導不少逃離火坑的少女,她説:“你真的想告訴這些女孩子,如果某些職業的待遇奇佳,那就便宜莫貪好了。”
時差症新療法?
直至目前為止,我們一向假設人體内的生理時鐘主要由視網膜細胞所調節。然而,據一份法國報章指出,最新研究顯示人體内還有其他感光細胞。在美國,自願參與實驗的人把光纖管綁在膝蓋後面,一批人將受強光照射,一批人則沒有。誰也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批。其後,工作人員按體温和褪黑激素來量度他們體内的生理時鐘。《國際先驅論壇報》就同一次實驗指出那些受強光照射的人,體内的晝夜節律竟“被調快三小時”。至於内裏乾坤,則尚待研究。可是,實驗結果説不定將成為日後治療時差症、季節性抑鬱和失眠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