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1/22 4-6頁
  • 厭食與暴食——真相與危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厭食與暴食——真相與危機
  • 警醒!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厭食——自發的饑荒
  • 暴食症——大吃大吐
  • 我為甚麽因體重問題而煩惱不休?
    警醒!1999年
  • 我患了飲食失調嗎?
    警醒!2006年
  • 飲食失調成因
    警醒!1999年
  • 我可以怎樣不再為體重而煩惱?
    警醒!199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1/22 4-6頁

厭食與暴食——真相與危機

“食物的心理重量比任何可以用卡路里或克來量度的東西還重。”——作家珍妮特·格里森。

厭食和暴食是兩種最常見的飲食失調。兩者各具獨有特性,不過,我們下面會看到,兩者都可以構成危險,甚至致命。

厭食——自發的饑荒

厭食症患者不是不肯進食,就是吃得太少,以致營養不良。請看看17歲的安托瓦妮特。她説,她的體重曾一度跌至大約37公斤——對一個十來歲、高1.7米的少女來説,這樣的體重算很低了。她説:“我每天不會吃超過250卡路里的食物,吃過甚麽我都記在筆記册上。”

厭食症患者對食物着迷,同時又極力避免使體重增加。希瑟説:“我開始假裝抹嘴,乘機把食物吐在餐巾上。”蘇珊為求不讓體重上升,於是拼命做運動。她説:“我幾乎每天都跑12公里,或者游泳一小時,要是沒有做運動,我就會有憂慮和罪咎的感覺,而且非常強烈。每天早上當我量體重而知道仍然保持在45公斤以下時,那就是我最大的喜悦了,也是我惟一 真正的喜悦。”

頗諷刺的是,有些厭食症患者竟身懷精湛廚藝,能烹調出色香味美的大餐,自己卻連碰也不敢。安托瓦妮特説:“最糟糕的時候,全家的每一餐都由我來包辦,弟弟妹妹的午餐飯盒也全是我準備的。我不讓他們走近冰箱,我當時覺得廚房的每一角落都是我的‘地盤’。”

據《厭食暴食家長指南》一書説,有些厭食症患者“變得有潔癖,也許會要求全家人都要符合由她們所定、挑剔得不切實際的標準。雜誌、拖鞋和咖啡杯連暫時不放在原位也不行。她們對個人衛生和外表也許更執着。她們會在浴室裏呆上數個小時,把門鎖上,不讓别人進去,也不管人家等着要上學上班。

這種稱為厭食症的失常現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這樣的,一個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人(多數是女性)開始想要減去一定體重。可是當目標達到以後,她還不滿意。她看着鏡子,仍然覺得自己胖乎乎的,於是她想,再多減幾公斤會更好。這種循環延續下去,節食者的體重持續下降,直到比相應的標準體重輕了百分之15才肯罷休。

到這個時候,朋友和家人就開始擔心,節食者看來實在太瘦了,甚至也太虛弱了。但厭食患者卻有不同的看法。“我不覺得自己太瘦。”艾倫説,他是厭食症男性患者,高1.75米,體重卻一度跌至33公斤。他説:“重量減得越多,腦子就越不靈,於是就越看不清楚自己。”a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厭食症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骨質疏鬆症和腎臟受損。厭食症甚至可以致命。希瑟説:“醫生告訴我,我讓身體失掉太多養分了,這樣的飲食習慣再維持兩個星期,我準會死於營養不良。”《哈佛精神健康通訊》報導,過去十年期間,診斷出患厭食症的女性有百分之5死亡。

暴食症——大吃大吐

稱為暴食症的飲食失調現象有一種特色,就是大口大口吞吃(迅速進食大量食物,也許達5000卡路里或以上),接着大吐(嘔吐或用輕瀉藥把所有食物從胃裏排出)。b

對比厭食症,暴食症較不容易察覺。患者也許不會特别瘦,飲食習慣看來也挺正常(起碼别人看起來是這樣)。但對於暴食症患者來説,生活可是一點也不正常。她對食物的沉迷使她覺得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16歲的梅林達説:“我吃得越多,吐得越多,對其他事其他人的關注也就越少。我實在忘了跟友儕同樂是甚麽一回事。”

吉寧·羅思是飲食失調方面的作家和教師,她是這樣形容暴食過程的:“30分鐘瘋狂行為,恍如直衝地獄。”她説,暴食的時候,“甚麽都不重要,朋友不重要,家人不重要,……只有食物才重要。”一個17歲的患者莉迪婭用了一個生動的比方來形容自己的狀況,她説:“我覺得自己像一台垃圾軋碎機,吞嚼吐,吞嚼吐,周而復始,都是一樣。”

失控的飲食習慣所帶來的結果,自然是體重增加,暴食症患者卻不顧一切,不讓體重增加。於是,在一輪暴食以後,她就會立即令自己嘔吐,或者服食輕瀉劑,在食物還沒有消化成脂肪之前就把它排出體外。c這樣的做法乍看起來也許令人難以接受,但長期暴食症患者卻不以為然。社會工作者南希·科洛德内説:“你大吃大吐的次數越多,這就變得越容易,起初的反感,甚至恐懼會迅速消失,重覆這種暴食習慣的衝動會取而代之。”

暴食症危險性極高。例如,重覆把食物吐出,口腔就會經常接觸到腐蝕性的胃酸,侵蝕患者牙齒的釉質。暴食也可能使患者的食道、肝、肺和心臟受損。在一些極端的例子中,嘔吐可能會引致胃破裂,甚至死亡。過度服用輕瀉藥也可能危害健康。腸道的功能也許會受損,也可能導致腹瀉不止和直腸出血。跟重覆嘔吐的情況相似,在一些極端的例子中,濫用輕瀉藥可能引致死亡。

據美國精神病研究所説,飲食失調的個案數字持續上升。究竟是甚麽東西作怪,令那些年輕女子要迫自己忍飢挨餓,拿生命來開玩笑。同時,其他人則每每在狼吞虎咽一番後,又對體重異常擔憂,於是覺得非把肚子裏的食物排出不可。這樣的現象究竟有何解釋呢?下一篇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腳注]

a 有些專家聲稱,當一個人失去百分之20至百分之25的重量,大腦會引發化學反應,影響視覺,明明不胖的,看起來也覺得胖。

b 不由自主地過量進食,即使沒有大吐,有些專家把這種情況也算作飲食失調。

c 為了不讓體重增加,許多暴食症患者每天都拼命做運動。有些人把體重減得很低,不久就變得厭食,再下去她們可能就會在厭食和暴食之間往來徘徊。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