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為甚麽媽媽病得這麽厲害呢?
阿勒a的父親死於癌病。由於阿勒從聖經知道有復活的希望,總算能够面對失去親者的痛苦。可是,當他的母親也患了癌病的時候,他的噩夢重現。阿勒一想起快要失去另一個親人時,不禁感到惶恐不安。他曾憤懣地問自己:“為甚麽害重病的偏偏是我的媽媽呢?”
倫納德·費爾德勒博士指出:“美國有六千多萬人不是有親人患病就是有親者是殘障的。”費爾德勒説:“每一天,每四個美國工人當中,就有一個人要負起責任,照顧體弱多病的父母。”不過,如果你正面對同樣的情況,你並不是孤立無援的。可是,眼巴巴看着自己深愛的家人病倒,自然會既害怕,又難過。那麽,你會怎樣應付呢?
我的父母為甚麽病倒呢?
箴言15:13寫道:“心裏憂愁,靈被損傷。”你的情緒因家人的病而變得起伏不定,其實是很正常的。例如,你也許會由於父母所處的困境而責怪自己。可能你一向跟自己的父母相處不來。甚至你跟他們偶有爭執。現在你的家人病了,或多或少,你會覺得是自己的錯。可是,即使爭吵會帶來壓力,但很少會釀成嚴重的疾病。就算在温暖的基督徒家庭裏,偶爾的不和也是會出現的。所以,你無須負擔罪責,彷彿你就是令家人生病的罪魁禍首似的。
基本上,你的母親或父親的病是由我們的始祖,亞當和夏娃的罪所引致的。(羅馬書5:12)由於原罪,“所有創造物都一同悲歎,一同痛苦,直到現在”。——羅馬書8:22。
難過極了
即使這樣,你也許會感到焦慮不安。泰莉的母親受紅斑狼瘡病所煎熬。狼瘡病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失調病。泰莉承認説:“每當我離家去别個地方的時候,我就很擔心,想知道媽媽是否安全。我發覺自己很難集中精神。可是,由於我不想媽媽擔心,所以沒説出自己的感受來。”
箴言12:25説:“人心憂慮,屈而不伸。”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年輕人都會感到抑鬱。泰莉憶述當她看到自己的母親連一些簡單的工作也做不來的時候,她真的感到難過極了。除了壓力很大之外,年輕人,特别是女孩子往往身不由己地要負起一些新的責任。心理學教授布魯斯·坎帕斯指出:“女孩子往往要負起沉重的家庭責任,例如做家務、照顧年幼的弟妹等。這些都不是她們能力可以應付得來的工作,這些粗活甚至會妨礙她們正常的社交生活。”有些年輕人會孤立自己,聽一些悲悽、消沉的音樂。——箴言18:1。
害怕有一天會失去自己的爸媽,這是人之常情。泰莉是家中的獨生女,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裏。每當她的母親須要到醫院時,她都禁不住流下眼淚,因為她害怕媽媽永遠不會再回到自己的身邊。泰莉説:“我跟媽媽相依為命。我真的不想失去我的摯友。”一個名叫馬莎的少女説:“雖然我已經18歲,但仍然害怕會失去自己的爸媽。沒有父母的寂寞生活,我怎麽受得了,這樣的打擊實在太大了。”父母患病對年輕人造成的其他常見影響包括失眠、做噩夢和飲食失調等。
你可以怎樣做
雖然,看來你的處境很艱難,但你是可以應付得來的!首先,你要將你的恐懼和憂慮告知父母。你家人的病況有多嚴重?他康復過來的可能性高嗎?如果他不會康復,你會作出甚麽安排去照顧自己呢?你有可能在未來面對類似的情況嗎?要跟父母談及以上的事情實在很困難。不過,如果你以冷靜和尊重的態度向他們尋求幫助,他們很可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扶持你。
另外,要將你對家人積極的感覺表達出來。阿勒記得當他的母親患癌病垂死的時候,他並沒有這樣做。他説:“我沒告訴媽媽我多麽愛她。我知道她想我説出口,但我是個年輕人,我覺得這樣講很肉麻。不久之後,她就死了。現在我十分内疚。我是有機會對母親表達愛意的,但我沒有好好珍惜。我真的很後悔,因為我媽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如果你深愛自己的父母,千萬不要猶豫,讓他們知道你的感覺吧!
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研究一下家人所患的病。(箴言18:15)在這方面,你的家庭醫生或者可以給你一點幫助。你對你家人患的病知得越多,你就更能對病者表現同情、忍耐和了解。這些資料也可以使你對家人將要經歷的身體變化有心理準備,如傷痕、脱髮或疲勞等。
你的家人在醫院嗎?那麽就要開心一點,使你的探訪能鼓勵人、建立人。談話的内容應盡量保持積極樂觀。跟家人分享一下你在學校發生的事和基督徒活動的近況吧。(可參閲箴言25:25。)如果在你居住的地區,一般是習慣由親友負責照料病人的飲食及其他需要,那麽你就該樂意做你分内的工作,不要老是埋怨甚麽的。要是你探病時衣履整潔,不但會使你的家人快樂,而且會給醫院裏的工人和醫生留下好印象。這也許會使你的家人得到更好的照顧。b
你的家人正在家中休養嗎?那麽,你要盡力照顧家人,同時要樂意分擔適量的家務。你要跟從耶和華的榜樣,他“慷慨地”施予,也“不責難人”。(雅各書1:5)要盡力對有病的家人毫不計較地表現積極樂觀的精神。
當然,你要撥出時間做家庭作業,因為你必須以學業為重。如果可以的話,你應該安排時間給自己休息、娛樂一下。(傳道書4:6)休息及娛樂能使你重新振作起來,好使你能為家人帶來更大的支持。最後一點就是不要孤立自己。不要忽視信徒同工給你的支持。(加拉太書6:2)泰莉説:“會衆已經成為我的家。會衆的長老隨時跟我交談,給我鼓勵。這些事我永遠不會忘記。”
在靈性上保持平衡
保持靈性的平衡是至為重要的。你應該在屬靈的事上保持忙碌。你可以研讀聖經,參加聚會和向别人傳講好消息。(哥林多前書15:58)在夏季的一些月份裏,泰莉會報名做輔助先驅,好撥出更多時間傳道。她説:“媽媽經常鼓勵我為聚會作準備及參加王國聚會所的聚會。這樣做證明對我和媽媽都很有益。由於媽媽不能出席所有聚會,我要更留心聆聽聚會的資料,使我可以在聚會之後告訴她聚會的内容。每當她無法出席聚會的時候,她的靈糧就要靠我來供應了。”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作了很適切的總結。文章談及一個社會工作者感到“驚奇,有些兒童即使面對家人生病所帶來的創傷,仍然能够茁壯成長”。她説:“這些兒童培養出一些新的技能來,連他們也不曉得自己有這個本事。……如果他們能够克服家人生病帶來的創傷,將來面對逆境時也較易應付。”
你也可以渡過這個艱難時期。例如,現在泰莉母親的情況已經穩定下來,可以照顧自己了。也許你的家人最終都會康復過來。但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忘記你在天上有一位好朋友正在支持你。他就是耶和華。他是“聽禱告的主”,他會聽你的呼求。(詩篇65:2)他會給予你和你那敬畏上帝的家人“超凡的力量”,使你可以渡過難關。——哥林多後書4:7;詩篇41:3。
[腳注]
a 部分名字經過改動。
b 《儆醒!》1991年9月8日刊文章,“探望病人——如何提出幫助”有一些切合實際的建議。
[第22頁的精選語句]
“每當我離家去别個地方的時候,我就很擔心,想知道媽媽是否安全”
[第23頁的圖片]
設法了解一下你家人所患的病,這使你照顧家人時更能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