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9/22 28-29頁
  • 世聞點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世聞點滴
  • 警醒!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教士獨身理據安在?
  • 拖網捕魚,禍害不淺
  • 玩具化學品
  • 教區沒教士
  • 破産案日增
  • 無味衣物?
  • 雪上加霜
  • 囚犯數目日增
  • 就世界末日打賭
  • 教士應有結婚的自由嗎?
    警醒!1971
  • 化學品——是敵是友?
    警醒!1998年
  • 世聞點滴
    警醒!1998年
  • 為什麼許多人薄教士而不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9/22 28-29頁

世聞點滴

教士獨身理據安在?

《閲讀》週刊説:“在天主教會裏,教士要保持獨身所觸發的衝突,是教士面對的最大考驗之一。……1970年,辭掉神職好結婚去的教士有一萬個;今天,這個數字已大幅躍升到十二萬人,即十二倍之多。在巴西,同一時期作類似決定的教士數目更激增二十倍。”雖然聖經絶沒有明文規定教士要保持獨身,維護教義的教會領袖卻説,教士不結婚,就可以“更專心一意地事奉天主”,當個好教士云云。週刊説:“支持教士獨身的真正理由其實很世俗化。這個規定源於中世紀,用意是保障教會的資産,因為教士沒有後人,他們的土地財物都歸教會所有,這樣教會的資産就不致外流了。”

拖網捕魚,禍害不淺

《環球郵報》一篇報導説:“每年,世上給拖網拖過的海床面積比整個加拿大還要大。人們用重型的網拖捕和撈取漁獲時,别的魚類和海底生物往往被殃及,而牠們卻是海洋食物鏈的重要部分。不少漁夫沒打算捕捉的品種,都同時給捕撈而死去。”研究人員估計,“拖網每捕獲一隻蝦,就有10條或更多的小鱗魨或小鱈魚給攫住而死掉”。報導説,拖網拖過的海床,海綿動物、蛤貝和甲殼類動物幾乎完全絶迹。緬因大學海洋地理學教授萊斯·沃特林説:“人就算不是甚麽海洋生物學家,也知道這類捕魚方法嚴重威脅海洋生物的安全。人類對海洋造成的最大禍害莫過於此。”生物學家説,事情造成的惡果跟濫伐樹林造成的不相上下,並呼籲人們劃出一些區域,作為海洋生物保護區。

玩具化學品

倫敦《獨立報》報導:“人們慣常用來軟化兒童玩具的幾種化學物,比從前所想的要危險差不多20倍。”在荷蘭進行的研究顯示,幼兒咀嚼的橡皮環和其他玩具,含有像聚氯乙烯一類用來軟化硬塑料的酞酸鹽,這類化學品很容易給釋放到幼兒的唾液裏去。實驗顯示,兩種常見的酞酸鹽要是劑量高,“可導致肝癌和腎癌,令睾丸萎縮”。報導説,幼童尤其易受影響,因為他們“體重輕,又正值發育期,要是長期暴露在化學物之下,相對來説,他們對化學劑會更敏感,易起反應”。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布里奇斯教授為歐洲委員會就問題作出研究,對那些“送交機構,像管理欠佳的日間託兒所或醫院,照料的幼童”尤其表示關注,“因為幼兒閒着沒事,很容易把玩具往嘴裏送和加以咀嚼”。目前,有六個國家已禁止在玩具中加入這類化學品,另外四個國家也準備採取同樣的行動。

教區沒教士

教牧駐區調配中心所作的調查顯示,意大利許多天主教教區,説得準確點即3800個,是沒有駐區教士的。這些教區還不都只是鄉村或僻遠地區而已。據《共和國報》説,“即使是中型市鎮(人口介乎1000人至3000人),往往也沒有駐區教士”。為了掩飾教士短缺的問題,教區常常合併起來,委託給某個指定的教士或一群教士。報導説:“但這樣,教士就不能每天都跟教區居民直接接觸了。……教士也得風塵僕僕,在各教區之間往來。”教會以幾種方法解決問題。像羅馬一類的大城市也得招募一些外國教士。至少兩個意大利教區獲指派給平信徒,但他們只可以主持聖餐禮,或在緊急關頭時替人施洗,不能主持彌撒。

破産案日增

美國參議員查爾斯·格拉斯利説:“美國正經歷破産危機。”一個世紀前,美國制定了跟破産有關的法律,自那時以來,大約二千萬人已申請宣告破産,在1985年後提出申請的更佔當中一半以上。在1997年年中到1998年年中的12個月内,申請破産的人數更是歷來最高紀錄,達142萬人之多。為甚麽破産的人越來越多呢?據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艾倫·格林斯潘説,破産數字激增,一個原因也許是“人們的看法改變了;他們不再把破産當作一回事”。《華爾街日報》道出另一個原因:“貸款和使用信用卡付款蔚然成風,消費者早已習慣債台高築。”

無味衣物?

法國《世界報》説:“兩年前,紡織業人士已開始意識到經過生物活性處理的布料可發揮重要作用。這類布料有時給標示為抗菌……或防臭布料。”對抗菌布料的需求正日漸增加。這類布料主要用來縫製床上用品,現在也用來造襪子和内衣。不過,人們對這類布料反應不一。這類布料含有酚和重金屬,能影響細菌運作,但事實上,不少細菌都是對人體有益的。報章説,“人的皮膚需要這些天然‘客人’,才能運作正常。這叫抗菌布料的生産商左右為難”;他們在遏抑有害細菌滋長之餘,又要避免殺死那些有助抵抗感染的細菌。

雪上加霜

《新科學家》週刊説:“我們的食水不但含有殺蟲劑,現在看來還充滿各種各樣的藥物。”食水中的藥物來自幾方面。有時候,多餘的藥物給扔到抽水馬桶裏沖掉。另外,藥物也會隨尿液排出體外。丹麥皇家配藥學院的本特·哈林-瑟倫松説:“人和動物所服食的抗生素,多半有百分之30到90的劑量隨小便排出。”一直以來,農夫都習慣用牲畜的排泄物來施肥,結果使藥物散播到自然環境裏去。這些藥物要不是維持原狀,就是經人體轉化,變得比原來更易發生化學變化,毒性更烈,而且更容易在水裏溶解。英國環保機構的史蒂夫·基利因説:“在溶於水中的化學品之中,藥物是少數不受監管的組别之一。”

囚犯數目日增

《經濟學家》週刊説:“目前,在美國監獄服刑的人數,是所有民主政體都無可比擬的,跟最獨裁的政府一度要監禁的人數比起來,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去年,每150個[美國]公民(連兒童在内)就有一個在坐牢。”這個囚犯跟人口的比率是日本的20倍,加拿大的6倍,西歐國家的5到10倍。自1980年以來,美國的囚犯人數增加了三倍。在鋃鐺入獄的人當中,逾40萬人是毒犯,但自1988年以來,濫用藥物的人數卻維持不變。《經濟學家》週刊問道:“且勿説監獄制度在打擊罪行方面是否有效,罪犯頻頻下獄,美國人到底還可以撑多久呢?”

就世界末日打賭

英國《衛報》説,該國每星期都有不少人“就世界末日打賭”。一個調查顯示,在1001個被訪問的成年人之中,百分之33的人認為一場世界大戰會把地球推向末日,百分之26的人覺得全球氣温飆升,最終會把地球毁去;其他人則推測,地球也許跟小行星相撞而毁於一旦。《衛報》説,百分之59接受訪問的人“都認為,他們經歷世界末日的可能性,比贏國家獎券的可能性還要大”。為甚麽人們就世界末日作出種種揣測呢?“也許是邁向千禧年,人心惶惶的緣故吧”。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