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不忽略上帝的殿的習慣
「習慣」的定義是「一種慣例;在固定的環境之下通常的行事方式。」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具有不忽略上帝的殿的習慣。正如尼希米指出:「我們不應該忽略我們上帝的殿。」(尼希米記10:39,《新世》)使徒保羅亦訓勉我們說:「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耶和華]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希伯來書10:23-25。
當耶穌基督在地上為人時,他無疑養成了不忽略上帝的殿的習慣。雖然他曾往這麼多的地方傳道,在安息日到當地的會堂或上耶路撒冷的聖殿卻是他的習慣和慣例。他有義務到這些地方去,而且那日百姓也聚集在這些地方,所以耶穌遂利用機會以上帝的道教訓他們。——馬太福音13:54;路加福音4:16-21;約翰福音18:19-21。
保羅在傳道工作的各方面均效法耶穌,在這方面也一樣。(哥林多前書11:1)所以我們知道在安息日進會堂利用機會傳道教人也是他的習慣。(使徒行傳13:14-16)他在羅馬書1:11,12所說的話表明他體會到與他的弟兄交往的需要:「因為我切切地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基督教國有許多信教的人每年只去他們崇拜地方一兩次,但是具有體會之心的基督徒在參加聚會方面卻不會跟從這種習慣。雖然這些宗教人士會自滿於他們的繁文縟節,我們卻知道從最早的時候開始真正的基督徒即已聚集起來聽人傳講上帝的道。正如一個歷史家說得不錯:「很明顯地拿撒勒人耶穌所倡導的是始於希伯來先知的一種新的預言性道理。……它唯一的組織就是一個由傳道者構成的組織,他的主要職責就是講道。」
身為獻了身給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今日我們體會到聽從保羅的話,對於與弟兄交往與他有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應該盡力養成經常聚會的習慣,參加小組每週所舉行的五個聚會。我們知道在這些聚會裡我們可以學習上帝的道的真理,以及對他的旨意和他對我們的旨意獲得更深的了解。在這些聚會裡,特別是在工作檢討會和神治傳道訓練班中,我們學會怎樣以更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受到訓練使我們在傳道工作方面成為能幹、機巧、有效和能結果子的僕人。
此外,我們在這些聚會中亦學會彼此合作;我們獲得切合實際的幫助和有機會結出,聖靈的果子。我們特別獲得幫助去培養愛——阿格配的愛——的果子,它的定義就是「出乎自然而不自私的愛,是不求代價或利益而盡量向人表現出來的。」
上帝豈不是表現這種愛,為有罪而不配得到他的恩典的人類犧牲他最心愛的獨生子嗎?所以,我們亦希望在傳道工作方面表現出不自私的精神,無論別人感激我們抑或應得與否。堅守不忽略上帝的殿的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培養這種聖靈的果子,阿格配的愛。——約翰福音3:16;哥林多前書13:4-8。
可是,讓我們不要忘記不忽略上帝的殿不單只包括藉著參加和發表評論而支持小組的聚會。它還包括邀請其他的人到我們的王國聚會所和我們一同崇拜上帝,若有機會便伴同他們前往。這亦意味到藉著自願的捐款、幫助保持聚會所清潔整齊而支持我們的王國聚會所,同時養成祈求上帝祝福他的殿的習慣。——詩篇122:6-9。
所有效法耶穌基督和使徒保羅養成不忽略上帝的殿的習慣的人都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