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0 1/15 28-31頁
  • 心靈的良藥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心靈的良藥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上帝的榮耀與莊嚴
  • 他對他百姓的仁愛照顧
  • 他的慈悲
  • 人的罪性,需要悔改和寬恕
  • 仰望和信賴上帝
  • 彌賽亞王國
  • 聖經的第19本書——詩篇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萬國的讚美歸於一位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9年
  • 詩篇
    洞悉聖經(下冊)
  • 在人生的路途上詩篇予人的光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守》80 1/15 28-31頁

詩篇

心靈的良藥

詩篇一書由古代希伯來民族的詩歌所構成。其中的歌詞被配以音樂,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供敬拜耶和華之用;除此之外,在以色列人的家裏和心中,這些詩歌也居於重要的地位。這些詩並非基於押韻,亦非完全基於韻律。時常詩裏含有思想的對應,有時是同義的,有時則形成對比。這使讀者的頭腦和心靈能够跟從詩中的思想,從而對其獲得更深的認識及受到更大的激勵。這種覆述的影響以及措辭的變化強調詩所表達的真理,同時亦使其更為豐富和清晰。詩篇中含有數以千計的例證,但以下幾個已足以説明這點: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

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詩篇19:7。

“惡人借貸而不償還,

義人卻恩待人,並且施捨。”——詩篇37:21。

“我雖行在患難中,你必將我救活。

我的仇敵發怒,你必伸手抵擋他們,你的右手也必救我。”——詩篇138:7。

詩篇是針對人的心而寫成的。它們之所以能够深深感動人心是由於上帝通過詩篇將人的心暴露出來,並且觸及心的每一種情緒和磨難。愛、歡樂、心醉神迷、讚美、憂傷、灰心、懺悔、希望——這些都是讀者能够認同的事。疾病所帶來的沮喪,同儕的仇視,對密友不忠所感的失望,犯了罪之後所感的沮喪和對上帝的畏懼,當人獲悉自己的罪得蒙赦免時所感的振奮——讀者不但可以讀到,同時可以感覺到這一切以及人生種種滄桑所促成的千萬種其他情緒。

由於這緣故,詩篇是上帝的道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這道使屬上帝的人‘得以裝備好去從事各樣的善工。’(提摩太後書3:16,17)這本書現實地論及人性,並且在每一種屬人的難題上為讀者帶來安慰;這使詩篇成為一本不受時間限制的書,對今日的生活正如幾千年前的生活一樣適用。

上帝的榮耀與莊嚴

詩篇將上帝的屬性,他的榮耀和完美,有力地表達出來。它們以深刻感人的筆觸描述耶和華的永恆,莊嚴和全能的榮美。以下三段簡短的摘錄可以幫助我們對此獲得一個概念:

“主[耶和華]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諸山未曾生出,

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

從亙古到永遠,你是上帝。……

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

又如夜間的一更。”——詩篇90:1-4。

“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

天也是你手所造的。

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

天地都要如外衣漸漸舊了。

你要將天地如裏衣更換,天地就改變了。

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詩篇102:25-27。

“密雲和幽暗在他的四圍;

公義和公平是他寶座的根基。

有烈火在他前頭行,

消滅他四圍的敵人。

他的閃電光照世界;

大地看見便震動。

諸山見耶和華的面,就是全地之主的面,便消化如蠟。”——詩篇97:2-5。

類似地,上帝與他百姓的親密關係瀰漫在詩篇中,正如以下幾個次標題足以表明:

他對他百姓的仁愛照顧

“[因為你説:]‘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

你已將至高者當你的居所;

禍患必不臨到你,

災害也不挨近你帳棚。

因他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

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

他們要用手托着你,

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詩篇91:9-12。

他的慈悲

“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

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

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

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13,14。

“主耶和華阿,你若究察罪孽

誰能站得住呢?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

要叫人敬畏你。

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

我也仰望他的話。”——詩篇130:3-5。

人的罪性,需要悔改和寬恕

“求你不要審問僕人;

因為在你面前,凡活着的人沒有一個是義的。”——詩篇143:2。

“耶和華阿,求你不要在怒中責備我,

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

因你的箭射入我身,

你的手壓住我。

因你的惱怒,我的肉無一完全。

因我的罪過,我的骨頭也不安寧。

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

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

因我的愚昧,我的傷發臭流膿。

我疼痛,大大拳曲,終日哀痛。”——詩篇38:1-6。

“我是在罪孽裏生的,

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潔淨;

求你洗淨我,我就比雪更白。”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塗抹我一切的罪孽”——詩篇51:5,7,9。

“得赦其過,遮蓋其罪的人,這人是有福的。

凡心裏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

我説:‘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

你就赦免我的罪惡。”——詩篇32:1-5。

仰望和信賴上帝

“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上帝,

是應當稱頌的。

細拉

上帝是為我們施行諸般救恩的上帝;

人能脱離死亡,是在乎主耶和華。”——詩篇68:19,20。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

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

但上帝是我心裏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遠離你的,必要死亡。

凡離棄你行邪淫的,你都滅絶了。

但我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

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

好叫我述説你一切的行為。”——詩篇73:25-28。

“我倚靠上帝,必不懼怕。

人能把我怎麽樣呢?”——詩篇56:11。

“因為這上帝永永遠遠為我們的上帝。

他必作我們引路的,直至死時。”——詩篇48:14。

彌賽亞王國

詩篇對耶穌基督和彌賽亞王國有很多論述;它們並沒有提及他的名字,但卻對他有所描述,特别是他作為一位按公義對全球施行和平統治的榮耀君王。有些詩篇看來直接預言到彌賽亞,例如第2篇和110篇。在許多事例上,其他的詩篇不是直接談及彌賽亞而是以先模和比喻的方式如此行。那便是説,詩篇的執筆者所直接想到的是自己的難題或國家的事務,而他所説的話直接適用於他當日。但在原則上成在第二次和完全或最後的應驗中,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執筆者卻將詩篇執筆者所説的話應用在基督身上。很可能詩篇執筆者並非時時都想到彌賽亞,他也不完全明白他的話怎樣以先模或比喻的方式適用於未來;正如使徒彼得指出,先知們並不完全了解他們所説的一切預言的意思。——彼得前書1:10-12。

這事的一個例證見於以上所引的詩篇102:25-27。這篇詩的第一節表明詩篇的執筆者當時對耶和華説話。但在希伯來書1:10-12,使徒保羅卻將這些品質應用在耶穌基督身上,因為耶穌曾在創造的工作上蒙上帝任用,而且現在上帝已將“天上地上”的一切權柄交託給他。(馬太福音28:18;歌羅西書1:15-17)耶穌在他的一切品質和行動方面均完全代表上帝。

大衛所寫的詩篇第22篇部分以比喻性的文字叙述基督所受的若干苦難。(可將詩篇22:1與馬可福音15:34比較;也可將整篇詩與四福音中關於耶穌受審和被釘的記載比較。)在描述事件方面,這篇詩所用的措辭表示它在基督的一生中具有一項較大的應驗。

可是,詩篇的執筆者對於他們的寫作如何應用在彌賽亞身上也具有若干的了解。當大衛寫詩篇第16篇時,他在上帝感示之下預言到彌賽亞的生命不會永遠被撇下在‘希屋爾’或‘海地司’(墳墓)裏,他那被埋葬的肉體也不會完全朽壞。(使徒行傳2:31)後來使徒彼得在五旬節的日子對幾千個猶太人説話時指出,這段經文是針對彌賽亞説的;他評論説:“他[大衛]是先知,他知道上帝對他的應許:上帝曾發誓要從他的子孫中立一個王,來坐在他的寶座上。大衛預知上帝所要做的,所以,當他講到關於彌賽亞的復活,他説:‘他沒有被撇下在陰間[希伯來文希屋爾],他的肉體也沒有腐爛。’”——使徒行傳2:30,31,《現譯》。

在許多完全接納詩篇是上帝所感示的寫作的猶太人面前,彼得很有力地運用這個論據以及論及彌賽亞的詩篇第110篇去證明這些詩所指的乃是基督,而且他已經從海地司(希屋爾)復活了。彼得説大衛本人已經死去和埋葬了,他的墳墓當時仍在猶太人當中而足以證明這件事實。他們深知他已下到‘希屋爾’或‘海地司’中,他的肉體的確已經敗壞或朽壞。因此他們意識到大衛並非談及自己。大衛既是個先知,他當時所談及的其實是他的一個後代,這一切事都會發生在這個後代身上。當時,關於耶穌的死亡和復活的事件也在猶太人眼前,因此清楚證明大衛其實預言到基督,他的一個後代。(彼得前書1:10-12)這項論據對當時聆聽彼得説話的猶太人産生了有力的影響。——使徒行傳2:29-36。

詩篇在每一方面均尊崇上帝和他的愛子,由此幫助我們對這兩位獲得更清楚的認識。聖經論及這兩位説:“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3)詩篇描述我們所有人所經歷的痛苦禍患,並且向我們表明在順境和逆境中怎樣禱告。無論我們面對甚麽難題,都有一篇詩去幫助我們和給予我們内心的安慰。

使徒保羅曾談及我們在禱告中需要協助,説:“我們原不知道該怎麽樣禱告。”(羅馬書8:26,《現譯》)每個基督徒都時常遭遇這樣的情形。許多時我們能够從詩篇獲得所需的幫助,更清晰地將我們内心最深的思想和願望向上帝表達出來。——可參閲以弗所書5:19;歌羅西書3:16。

由於詩篇觸及人的各種感情,這使詩篇具有一種親切而屬於個人性質的吸引力。讀者能够在詩篇中見到自己,並且感覺這些詩是對他説的或代他説話。他最深的思想和動機均受到感動,他的心也受到鑑察。這推使他在生活上作出所需的調整。由於這樣行,他成為更富足而對上帝具有更深刻的認識。人人都應當將詩篇從頭至尾仔細讀過。這樣行會使人人都能得益。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