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強爭霸——會導致甚麽結果?
“東是東,西是西,兩者永不會相合,直至天地站在上帝的大審判座面前。”在東方和西方國家集團的爭霸過程中,近年來的發展使吉普林(Rudyard Kipling)所寫的這句詩聽來十分新近合時。
可是,想深一層,當一個人談及東西方的鬥爭時,“東方”其實並非指實際的東方,正如“西方”亦非僅指在地上某一點之西的國家而言。今日共産集團包括不但蘇聯和東歐各國,同時也包括若干非洲國家以及古巴。這些國家均不能説是位於東方。類似地,“西方”集團包括像加拿大、丹麥(包括格凌蘭)、冰島、挪威、澳洲、紐西蘭和日本等國。這些國家中有一部分很難説是位於西方。因此,為甚麽人們談及“東西方的鬥爭”呢?因為原本“冷戰”主要是在兩個超級強國——蘇聯和美國——之間發生的,其中一個大部分位於歐洲的東部,另一個則位於歐洲之西。這樣,隨着事態的發展,“東方”和“西方”這兩個名詞遂含有象徵性的意義。
兩個敵對的“王”
類似地,為了方便起見,聖經在但以理書第11章用“北方王”和“南方王”這兩個名詞去代表一系列的敵對政治勢力。原本這兩個“王”位於但以理的百姓——其實也是耶和華上帝在古代的百姓——在中東的國土以北和以南。
預言在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和馬其頓帝國被他的四個繼承者瓜分之後開始獲得應驗。其中兩個繼承者,塞留孤一世和托勒密一世,分别成為第一個“北方王”和“南方王”。這兩個王其中一個建立了北部的塞魯瑟地帝國,另一個則成為南部埃及托勒密系諸法老中的第一位。有許多世紀的時間,耶和華的百姓的國土常在這兩個爭霸的強國之間成為引起爭論的原因。
隨着時間的過去,由“北方王”和“南方王”所象徵的強國繼續發生轉變。但是爭奪霸權的鬥爭卻延續下去,直至今日。預言也透露“二王”之間的鬥爭會延續到“末了”的時候。(但以理書11:27,35,40)a今日我們見到共産與非共産世界之間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作的角逐正達到前所未見的地步。我們能够將這兩個敵對的國家集團與南北“二王”認同嗎?讓我們看看。
“保障的神”
但以理的預言談及“末了”之後立即繼續説:
“[北方]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過所有的神,又用奇異的話攻擊萬神之神。……他必不顧他列祖的神。……他倒要敬拜保障的神,用金、銀、寶石和可愛之物敬奉他列祖所不認識的神。”——但以理書11:36-38。
在兩個超級強國當中,那一個明目張膽地攻擊“萬神之神”耶和華,將宗教稱為“人民的鴉片”呢?他們當中那一個在許多年來動員全國的經濟制度,先生産槍炮而非牛油,坦克車和軍機而非糧食、衣着和消費品,藉此將榮耀歸給“保障之神”呢?那一個“王”崇拜“他列祖所不認識的神”——科學軍事主義——以“金銀”尊崇這神,毫不猶豫地將國民生産總量的很大部分撥作發展軍事科技和裝備軍隊之用呢?無可置疑地,現代的“北方王”便是以蘇聯為首的共産國家集團。
早在1977年,美國國防情報局已承認蘇聯的陸軍是“世界最強大的,具有極大的火力和機動性。”這項軍力受到在學校施行的軍事訓練所支持。俄國所有18歲的男子均被召入伍服兵役,在陸軍或空軍服役兩年或在海軍服役三年。然後他們繼續作後備兵,直至五十歲為止;這意味到目前有數以千萬計的蘇聯公民受過軍事訓練而能够迅速地動員起來。
“南方王”的“角逐”
既然現代的“北方王”是蘇聯領導下的共産主義集團,“南方王”便只可能是美國領導下的敵對非共産主義集團了。論到這兩個“王”,但以理的預言接着説:“到末了,南方王要與他[北方王]交戰[角逐,《新世》]。”——但以理書11:40。
“南方王”在戰後所作的“角逐”起初相當温和,始於1947年的“杜魯門主義”或“阻遏政策”。然後在1949年有北大西洋協約組織建立起來,後來更設立了其他區域性的聯防組織。在第二次越南戰爭期間,這項“角逐”變得更劇烈。但是越戰和這場戰爭對西方所生的不利後果看來助長了“鴿派”——在美國及其盟友中主張對蘇聯集團採取温和態度的人——的聲勢。
可是,近來的政治發展似乎顯示“鴿派”目前已被“鷹派”——主張對共産集團採取強硬態度的人——所壓倒。“南方王”與“北方王”所作的角逐看來正在加緊進行中。饒有趣味地,在這場“角逐”中英美的團結由以下的新聞報導加以證實:“英國首相戴徹爾夫人像列根總統一樣對克姆林宮並不信任。她是北大西洋協約組織的各國領袖中惟一公開支持列根的立場的人。她在星期四晚[1981年1月29日]説,沒有任何迹象顯示蘇聯對真正的和解感興趣。”(《國際先驅論壇報》,1981年1月31日)至於“南方王”會與“北方王”角逐到甚麽程度,留意未來的發展無疑會是一件引人入勝的事。
頗自然地,現今由共産主義集團所代表的“北方王”對這項“角逐”作出強烈反應。但以理書第11章的預言也曾論及這事。讓我們繼續讀下去:
“北方王必用戰車、馬兵和許多戰船,勢如暴風來攻擊他[南方王],也必進入列國如洪水泛濫。……他必伸手攻擊列國。……他必把持[隱藏]的金銀財寶。”——但以理書11:40-43。
“北方王”怎樣作出反應
對於“南方王”近來所採取的強硬立場,蘇聯所作的反應顯示“北方王”絶對無意打退堂鼓。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蘇聯一直“伸手”攫取權力而得以控制“列國”和‘隱藏的財寶’,包括石油在内。
共産集團在理念方面也對西方提出挑戰,因為在第三世界中,有許多以前是殖民地國家的政府已採納了馬克斯主義的政策。這項發展使蘇聯的勢力得以伸展到亞洲、中東、非洲和甚至美洲。除此之外,“北方王”在支持共黨領導的叛變方面獲得顯著的成功,使他能够帶着共産主義的理念和軍事與技術援助“進入列國”。
既然蘇聯和東歐擁有超過四百萬軍兵以及50,000架坦克車,5,775架戰鬥機,289隻大型戰艦和至少257艘潛艇,“北方王”無疑擁有巨量的“戰車、馬兵和許多戰船,……進入列國如洪水泛濫。”
根據報告,蘇聯軍隊目前已駐紮在阿富汗、古巴、衣索比亞、伊拉克、利比亞、馬里、茅利塔尼亞、越南、叙利亞和南葉門,除此之外還在其他許多國家設有軍事顧問團。蘇聯的戰艦在所有戰略性的海洋上巡遊,包括地中海在内。至於共産主義的“北方王”會使用軍力“進入”其他‘國家’至甚麽地步惟獨未來才能揭曉。
兩個“王”均歸於無有
無論“南方王”所作的“角逐”會進行到甚麽地步,不論“北方王”是否會“有如洪水泛濫”一般侵入其他國家,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根據但以理的預言,兩個“王”均不會贏得決定性的勝利而壓倒對方。論到“北方王”,預言説:“到了他的結局,必無人能幫助他。”(但以理書11:45)此外,一個類似的預言論及由“南方王”所預表的英美聯合世界霸權説,“[他]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但以理書8:25。
這兩個“王”會怎樣“非因人手而滅亡”以及“無人能幫助”呢?他們的末日不會藉着人的方法而臨到。但以理的預言繼續説:“那時保佑你本國之民[但以理的百姓,因此也是耶和華的百姓]的天使長米迦勒必站起來,並且有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沒有這樣的。”(但以理書12:1)米迦勒便是耶和華所任命的君王耶穌基督。(可參閲啟示錄12:7-10。)“大艱難”則是耶穌自己在預言到“事物制度的終結”和他在王國裏“臨在”一事時所提及的“大災難”。——馬太福音24:3,21,《新世》;路加福音21章。
這些預言在目前的應驗表明我們現今正生活在“末了”的時期。不久基督便會為共産主義的“北方王”和非共産主義的“南方王”帶來末日了。的確,業已登基作王的耶穌基督會以“利劍”“擊殺”他們和世上的其他所有國家;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啟示錄19:11-21)至此但以理書另一個戲劇性的預言便會完全獲得應驗,正如我們讀到:“當那列王[各政治勢力]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别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絶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以理書2:34,35,44。
這個王國會帶來一個公義的新規制,使地上得以永享和平。(彼得後書3:13;啟示錄21:1-5)在這個新規制裏不會再有暴虐的政治‘列王’。你若作過“主禱文”的話,這其實便是你求上帝使其早日來臨的“國”。(馬太福音6:9,10)這乃是人類惟一的希望。耶和華見證人會很樂於幫助你獲致這個希望。
[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