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3 9/15 9-12頁
  • 使徒彼得對你説話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使徒彼得對你説話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一個深具資格的牧人
  • 要體會信心
  • 遭遇難題仍然保持喜樂
  • 應付腐化的威脅
  • 要緊守我們寶貴的信仰!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學會甘心寬恕別人
    信心的榜樣
  • 他從他的主那裡學會寬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0年
  • 彼得——多姿多采而勇於採取主動的使徒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守》83 9/15 9-12頁

使徒彼得對你説話

今日做一個基督徒並不容易。壓力時常來自四方八面。在某些地區中,政府試圖迫使我們做一些與基督徒的良心背道而馳的事。許多基督徒妻子有不信的丈夫。青年人則受到世俗的榮華富貴和“智慧”所吸引。有些人在等待了數十年之後甚至不禁納罕:‘哈米吉多頓真的會來嗎?’

你若正受到這些曾一度困擾差不多每一個基督徒的難題所苦的話——使徒彼得在聖經中所寫的兩封書信便是直接向你説的。彼得在耶穌死後大約30年寫信給當時的各小組。可是基督徒所要面對的難題在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沒有多大的改變。彼得的勸告在今日仍像以往一樣切實有效。他深具資格予人這些勸告。

一個深具資格的牧人

閲讀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記載,我們可以對後來成為使徒的加利利漁夫彼得有更多認識。他為人熱誠而富於人情味。他對耶穌所懷的忠誠是絶無疑問的。可是感情衝動的他也曾偶然犯錯。我們也許在彼得一生的許多波折中找着我們自己的影子。

例如,請想想當彼得目睹耶穌在海面上行走時的反應。他大感興奮而躍躍欲試。可是後來由於風浪甚大,就害怕起來而連忙求救。你也記得他曾狂妄自大地堅信自己永不會跌倒。但僅在幾小時之後,他就三次不認耶穌了。——馬太福音14:23-34;26:33,34,69-75。

然而,這兩封被收納為聖經正典的書信的執筆者在受到耶穌的嚴詞指責“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之後已經痛改前非了。(馬太福音16:23)這位就是曾受耶穌耳提面命“你餵養我的羊”的使徒。(約翰福音21:17)閲讀彼得的書信,我們可以接觸到一個有超過30年‘餵養羊群’的經驗和飽經磨煉的人。

因此,當我們讀到他的勸告,“當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時,我們記得他就是問耶穌:‘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麽?’的使徒。至此彼得獲悉基督徒在彼此之間所表現的愛心是永無窮盡的。(彼得前書1:22;馬太福音18:21)此外,當他敦促基督徒同工要“儆醒禱告”時,我們可以看出這時他已經從客西馬尼園那個驚心動魄的晚上所發生的事學得了教訓。當時耶穌離開門徒獨自禱告,但回來時卻發現門徒竟已呼呼入睡。——彼得前書4:7;路加福音22:39-46。

不錯,這個加利利的漁夫已經成為一位深具資格的牧人。此外,他那受聖靈指引的牧養經驗在今日仍與往時一樣深具價值。讓我們考慮一下他的一些勸告。

要體會信心

在第一世紀的猶太-羅馬世界裏充滿着誘人的財富和權勢。基督徒要格外留意避免受當時世界的種種奢華所誘惑,或者由於抵受不住種種威迫利誘的手段和壓力而停止事奉上帝。因此彼得一開始便勸勉讀者‘要約束你們的心,保持[頭腦健全]。’(彼得前書1:13)以甚麽方法呢?藉着對他們所享有的權利養成熱切的體會之心。

彼得提醒基督徒,古代的先知和甚至天使都對上帝顯示給基督徒的事情極感興趣。他指出他們是何等幸福:以基督的血買來,藉着上帝永存的道之助為不朽的種子所生,得以成為“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9)他們應該謹記自己的身分:在一個不敬虔的世界裏作寄居的客旅——是耶和華上帝的莫大憐憫的受惠者。

今日,古代的世界已經煙消雲散了。可是,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充滿各種試探、引誘和試圖以種種壓力迫使我們分心的邪惡世界裏。故此,彼得的勸告依然十分適用。我們永不要忘記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為了提防被現世犬儒主義和世俗主義的影響所壓倒,我們必須‘時時渴慕那純淨的靈奶,好藉着它長大得救。’——彼得前書2:2,《現譯》。

遭遇難題仍然保持喜樂

正如彼得的日子一般,我們正生活於一個不敬虔的世界裏,難題會接踵而至。彼得所提及的三種情況分别是(1)基督徒對國家所負的責任,(2)身為僕人的基督徒與雇主的關係以及(3)基督徒妻子藉着表現順服而幫助不信主的丈夫。

在當時,這類問題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統治者有權隨時對非羅馬公民施以苦刑或加以處決。家僕即使受到主人的殘忍虐待仍難尋得護庇。妻子被視為丈夫的財産,沒有多大的法定權利。

今日,基督徒與“該撒”或雇主間的接觸仍然會産生難題,即使情況並不如古代主人和奴僕的關係之甚。此外,許多有不信丈夫的基督徒婦女面對很大的難題。因此,使徒彼得的勸告是深具價值的。他怎樣説呢?

簡而言之,他敦促我們要謹記三件事。第一,我們應該對順服一事懷持正確的觀點——人人均應服從政府和雇主,妻子則應當尊重和服從丈夫。我們的行事為人應該向不信者表明基督教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彼得前書3:1;4:15)最後,我們應該在上帝面前持有清白的良心,隨時準備好以温和的方式向人解釋我們行事的理由。——彼得前書3:15,16。

這會解決我們的一切難題嗎?彼得知道並不會。有時世界向基督徒提出一些他們不能接受的要求。因此,我們便要為義受苦了。可是彼得卻説,“人若在上帝面前為良心的緣故,忍受冤屈的苦楚,是有福的。”——彼得前書2:19,《新譯》。

事實上,我們若以正當的眼光去看為義受苦一事,這會成為帶來喜樂的一個因由。彼得從親身的經驗獲悉這點。多年前,他曾為信仰被人鞭打。隨後,他和一同受苦的同工“……心裏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使徒行傳5:41)因此,他寫信給正在大受迫害的基督徒説:“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彼得前書4:12,13。

彼得告訴弟兄們,他們其實正受到耶和華的訓練。他説:“所以你們要[謙]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他吩咐他們要彼此相愛,長老則應當懷着正當的動機在小組裏從事牧養的工作。不久,他肯確地提出保證説:“那賜諸般恩典的上帝,……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得前書5:1-3,6,10。

今日,這項勸告豈不是與以往的日子同樣地切合時宜嗎?這豈不有如彼得正直接對你説話一般嗎?試想想這番話怎樣對彼得日子的基督徒産生強化作用。可是不久之後,年事漸高的使徒不得不再寫另一封信警告弟兄們提防腐化的威脅。

應付腐化的威脅

彼得在第二封信中談及他需要緊急地警告他的基督徒同工,因為他已經不久人世了。他列出基督徒為了繼續保持強壯而必須培養的各種品質。他也論及在小組裏的某些勢力會起來削弱他們的信心。——彼得後書1:5-8,14,16。

“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教師出現,”他警告説。(彼得後書2:1,2,《新譯》。)這些假教師會提倡放蕩的行為和奸狡地運用“捏造的言語”。可是他們卻忘記了一個要點:“主[耶和華]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脱離試探,把不義的人留在懲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被剪除。”(彼得後書2:3,9)他們可能會盛極一時,但卻注定難逃受審判遭毁滅的厄運。

有些人會肆意譏嘲説:“主要降臨的應許在那裏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這些人卻故意忘記了耶和華的時間觀念和我們的不同。此外,這也是由於他表現忍耐的緣故。然而,正如在挪亞的日子。末日確曾來臨,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日亦必定會如期降臨。——彼得後書3:4-10。

最後,甚至在彼得的日子,小組裏有些人‘曲解聖經’。但這些人必定會自食毁滅的惡果。——彼得後書3:16,《新譯》。

鑑於這些危險,彼得希望‘激發弟兄清晰的思考能力’。(彼得後書3:1,《新世》)他們不應當忘記耶和華能够毁滅惡人和拯救義人的歷史事實,他們也應該時刻“切切仰望[耶和華]的日子來到。”(彼得後書3:12)這個日子是千真萬確的。它即將來臨了。他們所作或所計劃的每一件事都應該考慮到這項鐵一般的事實。——彼得後書1:19-21。

既然我們現正生活在極接近那個日子的時候,彼得的這項敦促無疑更具力量:“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得後書3:14)這番話的確對我們非常適用。使徒彼得正直接對每個寄望於耶和華的“新天新地”的人説出以上的話。因此,他越過多個世紀以使徒的權威有力地發出他最後的勸勉説:“[務要]防備,恐怕被惡人的錯謬誘惑,就從自己堅固的地步上墜落。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得後書3:13,17,18。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