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上帝“能力有限”?
為甚麽上帝容許世上有這麽多罪惡和痛苦呢?據猶太教的教士哈路德·古斯納(Harold S. Kushner), 暢銷書《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時》的作者,聲稱,答案是上帝雖然仁愛,卻“能力有限”。在古斯納的幼子去世之後,他寫道:“我能够敬拜一位憎恨痛苦但卻無法將其消除的上帝過於敬拜一位蓄意使兒童受苦和死亡的上帝。”
今日一種常見的看法是,所有禍患,例如兒童的死亡,都是上帝所促成的;與這種見解比較,猶太教士古斯納的主張可能看來頗合理。可是這兩種主張正好説明上帝自己所説的以下一段話的真實:“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上帝表明他絶不是一個“能力有限”的上帝,他補充説:“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發它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以賽亞書55:8-11。
人的種種禍患也不是上帝所促成的,因為正如摩西承認,“他的作為完全,……又公義又正直。……這弊病[是他們自己的]。”(申命記32:4,5)可是不久,這一切遺傳的缺陷便會消除了,因為上帝為了解決伊甸園的反叛所引起的爭論而訂出的時限將會終止,於是上帝使地球成為樂園的旨意便會實現。——彌迦書7:18-20;以賽亞書65:17-25。
耶穌會認得它嗎?
“我深信基督教若要在將來繼續生存,就必須經歷徹頭徹尾的‘重生’,”多倫多《星報》的宗教編輯及前任教士湯姆·哈普爾(Tom Harpur)説。他補充説:“教會在許多世紀以來所積聚的繁文縟節有許多若非必須徹底加以改變便是乾脆將其取消。”
首先他提出一個問題,耶穌是否會“認得現代世界中一些大聲自稱屬於他的宗教?”他問道:“耶穌與目前教會領袖的養尊處優、鋪張揚厲有多少共通之處?他與口若懸河、圓滑世故的電視佈道家有多少相似之點?今日他若到英國教會的聖詹姆士大教堂,或羅馬天主教的聖米迦勒大教堂,或所謂的人民教堂參加禮拜,他會感覺自在嗎?”
各教會若從起初便聽從聖經的勸告,“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以上的問題就不會成為必需了。——帖撒羅尼迦前書5:21
“‘治療學的’慈悲殺人”
據澳洲雪梨大學法學系的拉赫蘭·捷曼(Lachlan Chipman)博士説,“老年人數目的空前增加”以及“在發展的國家中照料老年人的巨大費用”可能使將來的世代採納“治療學的”慈悲殺人。
據加拿大的《醫藥郵報》報導,捷曼博士説,“將老年人預謀殺死並不像這件事乍聽起來那麽荒謬。”何以故呢?因為,這位醫生説,“現今的世代既已樂於接受墮胎而視之為在誕生的一端所採用的一種有效和在道德上中立的方法,無疑會很樂於接納……‘治療學的’慈悲殺人作為在死亡的一端將多餘的人口消滅的方法。”
將來人們若決定採納這樣的措施,以致現在主張以墮胎殺死未出生嬰孩的人自己竟被人以“‘治療學的’慈悲殺人”將其除掉,這會是多麽諷刺!與其提倡墮胎或在“死亡一端”施行慈悲殺人,明智得多的途徑是聽從耶穌的勸告:“不可殺人,……當孝敬父母,”藉此為“永生”奠定根基。——馬太福音19: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