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毫無證據”
為了試圖解釋生物是怎樣進化的,現代社會生物學家倚賴所謂的新達爾文主義;這是對達爾文所提出的緩慢、適應性的進化理論所作的調整。但一個較新的敵對理論——斯蒂芬·古爾德(Stephen Gould)和其他科學家稱之為“不時打斷的均衡”——聲稱新的動物品種是憑着比較突然的躍進或“急進”而産生的。
提倡這個理論的人認為化石的證據對他們有利。為甚麽呢?因為過渡性的動物形態“在化石記錄中察覺不到”,約翰·特納(John Turner)博士在新近一期的《新科學家》雜誌中評論説。這兩種理論之間的主要分别是提倡:“不時打斷的均衡”的人聲稱(1)“急進”是由某種仍然未知的程序而非由新達爾文主義的適應而産生的;(2)據特納説,“急進”總是隨伴着進化樹的分枝而發生。
“[這些見解]也沒有充分證據,”特納博士作出結論。“我甚至可以説是毫無證據。關於所謂急進理論,我們只能像古爾德論及社會生物學所説一般,這並沒有帶來任何新的了解,亦無法提出任何確鑿不移的事實作為證據。”但既然在敵對的進化論學家陣營中,“不時打斷的均衡”學説如此受人歡迎,這相當於承認傳統的進化理論證據如何稀少或甚至全無證據。既然兩種理論都無法解釋化石記錄中的許多缺口,兩者均難以令人置信。
可是,對於化石記錄中的缺口其實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這個解釋也與現代的遺傳學一致。這個解釋見於聖經所作的聲明,即動物是“各從其類”地繁殖的,而人則是上帝另外創造的一種生物。——創世記1:24;2:7。
科學是一種宗教?
在《新科學家》雜誌的一篇近期文章中,邁克爾·沙里斯(Michael Shallis)挺身為物理學家弗列德·豪爾(Fred Hoyle)辯護,因為豪爾曾由於他的某些觀點受人抨擊。“也許豪爾的最大異端,”沙里斯説,‘是他提倡宇宙需要有一個至高智慧去加以控制的見解。’他補充説,豪爾相信若沒有這樣的智慧,“宇宙就毫無意義了。”
雖然沙里斯聲稱,在宇宙中有上帝或目的存在乃是科學所無法處理的“形而上學的問題”,他評論説,“科學家容許他們的同僚對於宇宙缺乏目的作出形而上學的評論,但反過來卻不可。這意味到……科學由於容許這個形而上學的觀念,將自己視為一種宗教,我們可以稱之為一種無神的宗教(如果你能够承認有這樣的一件事的話)。”
許多人拒絶相信宇宙中有較高的力量存在,他們顯示出一種與詩篇執筆者所提及的類似的態度,後者説:“狂傲自大的惡人,心中以為沒有上帝,不肯去尋求他。”(詩篇10:4,《當代聖經》;19:1)再者,這種態度所生的影響是將關於宇宙起源的見解僅限於偶然的機遇。
身心療法
現今在身心療法方面所作的許多研究“在傳統的[醫藥]見解方面造成了一種革命性的改變,”《醫藥世界新聞》説。例如,研究者對於頭腦對身體的免疫系統所生的影響興趣日增。最近的研究表明寡婦和鰥夫在配偶去世之後免疫能力亦隨之大減。他們的免疫能力直至他們對喪偶一事作出調整之後才恢復正常的水平。
在一項三年的研究中,頭腦對心臟所生的影響由對心臟病人所施的治療加以證實。據稱這些病人“性情好勝、進取心強。”教導這些男性病人從新安排他們的生活秩序以便撥出時間沉思及與親者共聚,並且減去日常生活上種種令人生惱的因素,結果使他們心肌血管梗塞復發的次數比一些僅是獲得醫藥勸告和經常物理治療的人少兩三倍。
除了其他的事之外,這些研究證實了聖經的若干主張。例如聖經説,“喜樂的心,是一服良藥”,又説“心平氣和,對身體有好處。”——箴言17:22;14:30,《當代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