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怎樣揀選一本適合全人類的書?
在每日都必須做妥的一切工作之餘,你若能够撥出一點時間,每週閲讀一本書,你在一生裏便可以閲讀超過3,000册書。這也許看來令你驚奇。然而,每年僅在美國一地便印刷超過十倍這個數目的新刊物。當你考慮到這一點時,上述的數目只不過是桶中的一滴而已。它甚至尚未包括每個有學識的人都應當讀過的數千本經典之作在内。
顯然,關於書本,約於3,000年前所作的一項評論在今日仍同樣適用:“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道書12:12。
在車載斗量的書本當中,有一本如此有價值和重要,以致在衆書中有如鶴立雞群而是人人都當閲讀的嗎?有一本超越國家、文化和語言藩籬而有資格被稱為適合全人類的書嗎?
我們應當閲讀甚麽書的問題不僅限於學術上的興趣而已,因為這件事最終會影響到我們的思想、態度、價值觀念和判斷力。這是教育家、父母和其他的人——古今一轍——一向深表關注的問題。專家們曾作過許多調查,研究甚麽著作可算是必讀之書。調查的結果深具啟發性。
專家們的選擇
1890年,一位書籍出版商就這個問題徵詢當日許多學術界知名人士的意見。他請這些人舉出他們認為具有最大重要性的書。結果如何呢?一本參考書報導説:“聖經、莎士比亞和荷馬是第十九世紀有識之士最喜愛的讀物。”該書補充説,“基本上説來,今日這個光榮榜仍然保持不變。”
較新近的調查也與此一致。例如,1982年9月,《時代》雜誌刊登了八位傑出的教授、歷史家和圖書館長就“每個知識分子都當讀過哪五本書?”這個問題所發表的意見。雖然專家們的意見不一,八位當中有五位——顯然佔了大多數——均把聖經列入他們所推薦的書本當中。關於一項類似的調查,《今日心理學》一書報導説,“在被推舉的165本書當中,聖經獲得最多票數:15票。沒有任何其他書本能望其項背。”
特别令人感興趣的是《韓國時報》在一項民意調查中所得的結果。調查的目的是要探知韓國的非基督徒人士對各基督教會的看法。據該份報章稱,“民意測驗的報告顯示基督徒比非基督徒更自高自大、貪愛錢財和不擇手段。”可是,報告繼續説:“接受民意測驗的人雖然並非信徒,他們當中有百分之70卻對聖經的偉大深表尊重。”
書中首選
我們可以舉出許多類似的民意測驗和調查,表明聖經屢次被選為世上最傑出的書。基於許多不同的理由,無論在古今中外,聖經均證明是書中的首選。
但更重要的一點是,你個人的看法如何?你若生活在西方國家裏,你也許認為在現代這個科學世界裏,聖經已不合時宜而在應付今日的種種難題方面無濟於事嗎?你若生活在東方國家裏,你把聖經視為一部西方的書,因此認為它對你無關重要嗎?抑或聖經含有今日所有人都亟需聽到的信息?聖經能够真正應付今日世界各地的人所面對的種種難題嗎?它真的是一部適合全人類的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