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0 6/1 10-14頁
  • 怎樣幫助抑鬱的人恢復喜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怎樣幫助抑鬱的人恢復喜樂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以話語強化别人
  • “扶助軟弱的人”
  • 長老具有受教者的舌頭
  • ‘要以温言勸慰抑鬱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為抑鬱的人帶來安慰
    為抑鬱的人帶來安慰
  • 戰勝抑鬱病——别人可以怎樣予以援手
    警醒!1988年
  • 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警醒!198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守》90 6/1 10-14頁

怎樣幫助抑鬱的人恢復喜樂

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以巴弗提感到十分沮喪。他本來奉派照顧身繫囹圄的使徒保羅的起居,但後來自己卻患上重病。雖然以巴弗提終於病愈,但他卻因為原本派他前往羅馬去的會衆“聽見他病了”而感到抑鬱。(腓立比書2:25,26)他渴望使他們放心,但卻由於路途遙遠而難於通知他們,便不禁為此發愁。很可能他也以為會衆裏的人覺得他此行一事無成。别人可以怎樣幫助他恢復喜樂呢?

以巴弗提後來奉派帶着使徒保羅的書信返回自己的故鄉腓立比。保羅在信中囑咐會衆説:“要在主裏歡歡樂樂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腓立比書2:27-30)保羅敦促腓立比的基督徒要親切地接待以巴弗提,這樣才適合基督徒會衆的典型友愛特質。他們所提出的安慰之言應該向以巴弗提表明,他是深受珍視和“尊重”的。這種充滿喜樂的關注會大大有助於消解他的抑鬱情緒。

這個例子足以表明,雖然基督徒以整體而言都“靠主常常喜樂”,他們當中有些人仍會經歷各種形式的抑鬱。(腓立比書4:4)極度的精神抑鬱是由於感情嚴重失調所致,這甚至可能驅使人自殺。有時,這牽涉到腦的化學作用及其他生理因素。可是,抑鬱病時常可以藉着别人按辨識力提出幫助而逐漸減輕。因此,保羅勸勉説:“要……勉勵灰心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5:14)有鑑於此,耶和華見證人的會衆應該喜樂地給予抑鬱的人感情上的支持。現代的基督徒組織遠自1903年便意識到他們在這方面所負的責任,因為當時的《守望台》雜誌論及抑鬱或軟弱的人説:“懦怯及軟弱的人需要獲得幫助、支持及鼓勵。”但你可以怎樣幫助抑鬱的人呢?

首先,要表現‘體恤之心’。藉此你可以幫助抑鬱的人將心中的“憂慮”透露出來。然後,你口所出的“良言”也許可以幫助他恢復喜樂。(彼得前書3:8;箴言12:25)有時只需讓對方暢所欲言而感受到你的關注,便可以為抑鬱者帶來莫大的舒解了。“我有兩個可以讓我真正傾心吐意的朋友,”飽受抑鬱所苦的獨身基督徒瑪利解釋説。“我需要有人聽我傾訴。”有人與她分擔她内心對人生種種苦惱的感受可以對她大有幫助。

可是,僅是聆聽及提出諸如“要看看人生光明的一面”或“思想要積極一點”一類的空泛勸告是不够的。對一個抑鬱的人來説,這一類的話可能令他覺得提出勸告的人缺乏體貼的同情心而對他毫無幫助。情形正如箴言25:20所説一般:“對傷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脱衣服。”一味樂觀而不切實際的話甚至可能使抑鬱的人感覺更不安。何以故呢?因為這些勸告並沒有設法消除令對方沮喪的理由。

以話語強化别人

一個極度抑鬱的人不但感到憂愁,而且很可能會自覺一文不值、生無可戀。被譯作“灰心的人”的希臘字的實際意思是“魂小的人”。一位希臘學者為這個字所下的定義是:“一個受煩惱所苦而意氣消沉的人。”這人感情枯竭,自尊心大減。——可參看箴言17:22。

族長約伯説:“我必用口堅固你們。”(約伯記16:5)“堅固”這個希伯來字有時被譯作“加強”或“補充”。這個字曾被用來描述聖殿怎樣藉着修葺而變得“堅固”。(以賽亞書41:10;那鴻書2:1;歷代志下24:13)你必須用技巧的言詞重建抑鬱病者的自尊;要循序漸進,訴諸對方“理智的力量”。(羅馬書12:1,《新世》)上文引述的《守望台》1903年版論及抑鬱的人説:“他們缺乏……自尊,需要有人略為督促,使他們將自己真正擁有的才幹發揮出來;這不但可以鼓勵他們,也可以造福整個信徒群體。”

聖經中以利加拿和他那抑鬱的妻子哈拿的事例足以説明你可以怎樣像約伯一樣用話語去強化别人。以利加拿有兩個妻子,其一是毗尼拿,她生了幾個兒女;但哈拿卻不育。哈拿很可能因此自覺一無可取。(可參看創世記30:1。)加上毗尼拿更落井下石,使她不禁痛哭流淚,茶飯不思。雖然以利加拿不察覺她的痛苦有多深,他看見妻子的情形便問她説:“哈拿啊,你為何哭泣,不吃飯,心裏愁悶呢?”——撒母耳記上1:1-8。

以利加拿仁慈而不帶有指責意味的問題容許哈拿有機會傾吐内心的感受。不論她回答與否,她已獲得幫助去分析一下何以 會自覺一無是處。同樣,一個抑鬱的人可能説:‘我真是個不中用的人。’你可以問:‘何以你會有這樣的想法?’然後留心聆聽他傾訴内心的感受。——可參看箴言20:5。

以利加拿接着向哈拿提出一個十分有鼓勵的問題:“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哈拿受到提醒,即使她不能生育,她的丈夫仍然深愛她、珍視她,因此她有理由想道:‘原來我並非那麽沒有價值;我仍深受丈夫所愛。’以利加拿的話使哈拿深感安慰,於是她開始吃飯及往聖殿去。——撒母耳記上1:8,9。

正如以利加拿具體明確地將妻子的注意引到一個真實的理由之上,使她可以對自己恢復自信,人若渴望幫助受抑鬱所苦的人,也必須同樣行。例如,一個名叫拿奧美的基督徒談及甚麽曾幫助她恢復喜樂,説:“即使我深感抑鬱,我的幾位朋友卻稱讚我教養兒子及料理家務有方,甚至對我的儀容表示賞識,這使我大受鼓勵!”不錯,配得的稱讚可以幫助抑鬱的人看出自己的長處,從而能够對自己的價值作出適當的評估。

如果你的妻子正受抑鬱所苦,何不試按照箴言31:28,29的話去鼓勵她呢?我們在這節經文讀到:“她的兒女起來稱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稱讚她,説: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可是,抑鬱的妻子可能因為未能在料理家務方面達到理想而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因此不願接受這樣的評價。然而,你可以指出她内在的美德,並且提醒她在經歷抑鬱前的為人,這也許可以使她相信你的讚賞並非僅是沒有意義的恭維。你也可以讓她知道她現在所做的已經是盡力而為了。你可以説:‘我體會到你已作了極大的努力才能這樣行。你的努力實在值得稱讚!’獲得那些對自己認識最深的人——配偶及兒女——的認可和讚賞乃是重建自尊所必需的。——可參看哥林多前書7:33,34。

運用聖經裏的例子可以幫助抑鬱的人看出自己需要在思想上作出甚麽調整。例如,一個人也許對别人的意見過度敏感。你可以跟這人討論一下以巴弗提的事例,然後問對方説:‘你認為何以他獲悉自己的會衆聽聞他病了,便大感沮喪呢?他真的玩忽職守嗎?何以保羅説要尊重他?以巴弗提為人的真正價值是否視乎他持有甚麽服務權利而定?’這一類問題可以幫助抑鬱的基督徒審察一下個人的情況,從而看出自己絶非一無是處。

“扶助軟弱的人”

聖經敦促我們説:“[要]扶助軟弱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5:14)純真宗教的另一好處是,在基督徒朋友之間有一種親密的聯繫存在,從而可以彼此提供切合實際的照顧。真正的朋友乃是“為患難而生”的人,他們會對抑鬱的人支持到底。(箴言17:17)使徒保羅曾感到“喪氣”及“懼怕”,但他卻因“提多來”而大感安慰。(哥林多後書7:5,6)同樣,抑鬱的人很可能會衷心體會别人在適當的時間前來探訪及打電話問候他們。你也許可以問問對方你可以實際在甚麽方面予以幫助,諸如替他辦點差事或料理家務等。a一位名叫瑪麗亞的基督徒説:“我感到抑鬱時獲得一位朋友數次來信安慰,信中總是包括一些富於鼓勵的經文。我將信讀完又讀,邊讀邊流淚。這樣的書信對我實在有如黃金般寶貴。”

保羅鼓勵會衆要幫助“灰心的人”之後接着説:“也要向衆人忍耐,……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帖撒羅尼迦前書5:14,15)忍耐是必需的。抑鬱的人可能飽受精神痛苦和消極思想所困擾,並且由於失眠而疲倦不堪,以致像約伯一樣“言語急躁”。(約伯記6:2,3)一位名叫蕾切爾的基督徒的母親患有嚴重的抑鬱病,她透露説:“許多時媽媽出言不遜,我惟有盡力提醒自己,媽媽的真正 為人是有愛心、仁慈及慷慨的。我深知抑鬱的人往往言不由衷。以惡言相向或以牙還牙會是最不智的做法。”

有些成熟的基督徒婦女特别可以給受感情困擾的女子所需的安慰。(可參看提摩太前書5:9,10。)這些能幹的基督徒婦女可以留意在適當的場合對這些人説些安慰的話。有時,若要持續地幫助一個女子,成熟的基督徒姊妹會比弟兄更合適。基督徒長老可以對事情作出適當的組織及監管,務求使灰心的人獲得所需的照顧。

長老具有受教者的舌頭

特别是屬靈的牧人必須具有“知識和洞察力”,“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耶利米書3:15,《新世》;以賽亞書50:4)可是,長老若不小心,便可能不自覺地使抑鬱的人感覺更難受。例如,約伯的三個朋友原本打算“為他悲傷,安慰他”,但卻由於對約伯的際遇懷有錯誤的看法,結果説出一些“壓碎”而非安慰約伯的話來。——約伯記2:11;8:1,5,6;11:1,13-19;19:2。

守望台刊物有許多文章均提出一些可以在勸告别人時應用出來的基本原則。b大部分的長老均曾應用這些資料。然而,在有些事例上,長老曾由於説話輕率——在個人談話方面或演講方面——結果對别人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長老們千萬不要‘説話浮躁,如刀刺人’,相反,他們應當有‘智慧人醫人的舌頭’。(箴言12:18)長老若在説話前先考慮到自己的話可能對别人産生甚麽影響,他的話就可以對人有所安慰。因此,長老們要敏於聆聽,但對事情未獲全面了解前卻要慢點下結論。——箴言18:13。

長老若對抑鬱的人表現真摯的關注,他們便會感到受人所愛及賞識。這種不自私的關懷可以感動他們不計較任何令人灰心的言談。(雅各書3:2)抑鬱的人時常受罪咎感所壓倒。長老可以幫助他們對各事懷有平衡的觀點。即使他們犯了嚴重的罪,長老所提供的屬靈照顧卻可以幫助‘瘸子得以痊愈’。——希伯來書12:13。

抑鬱的人若感覺自己的禱告無效,長老可以與他們一起禱告及為他們禱告,也可以和他們一起閲讀一些有關應付抑鬱的聖經文章,以予人安慰的屬靈話語勸勉他們,彷彿用油抹他們一般。(雅各書5:14,15)長老也可以幫助抑鬱的人採取合乎聖經的步驟去解決他們與别人之間的不和,如果這是個難題的話。(可參看馬太福音5:23,24;18:15-17。)這類衝突——尤其在家庭裏發生的——往往是導致抑鬱病的成因。

要意識到復原是需要相當時間的。甚至以利加拿所作的仁愛努力也沒有立即打消哈拿的抑鬱。她個人的禱告和大祭司向她提出的保證終於使她感到如釋重負。(撒母耳記上1:12-18)因此,病人若反應緩慢,要繼續保持忍耐。當然,長老一般都不是醫生,在有些事例上,他們的能力也許頗有限。所以長老及病人的家屬可能需要鼓勵抑鬱的人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若有需要的話,長老及家人可以向專業人士清楚解釋尊重病人的宗教信念的重要性。

在上帝的新世界尚未來臨之前,沒有人會在身體、精神及感情上享有完美的健康。在這期間,任何因抑鬱失去喜樂的基督徒不但可以從基督徒的會衆獲得強化,更能够從“安慰喪氣之人”的天父得着所需的力量。——哥林多後書7:6。

[腳注]

a 可參看《儆醒!》1988年5月8日刊第27-31頁題名為“戰勝抑鬱病——别人可以怎樣予以援手”一文。

b 可參看《守望台》1982年12月15日刊題名為“受教的舌頭——‘鼓勵疲乏的人’”,以及1989年1月15日刊題名為“給精神困擾者的‘屬靈話語’”的文章。

[第13頁的附欄]

怎樣以話語安慰人

□ 留心聆聽——要以富於辨識力的問題將人的内心感覺“汲引”出來。要敏於聆聽,但在對事情未獲全面了解之前卻要慢點作出結論。——箴言20:5;18:13。

□ 表現體貼的同情心——你若想與病人感同身受,“與哀哭的人同哭”,那末除了要有‘體恤之心’外,還要加上‘憐憫’。——彼得前書3:8;羅馬書12:15。

□ 要恆忍——情形可能需要你跟病人作多次的討論,因此要保持忍耐,寬容對方因受挫折而説出的‘急躁言語’。——約伯記6:3。

□ 用話語強化别人——幫助抑鬱的人看出自己的優良品質,並予以具體的稱讚。幫助他們看出難題、以往的不幸遭遇或短處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解釋何以上帝愛護及關懷他們。——約伯記16:5。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