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顯出你的長進來’
“[我]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棄了。”——哥林多前書13:11。
1.生長怎樣足以表明創造的神奇?
從一個小到惟獨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卵,鯨能够長成為30多米長、重逾80噸的龐然大物。同樣,巨紅杉的種子是世上最細小的種子之一,卻能長成為高達90多米的大樹。生長的確是生命的奇迹之一。正如使徒保羅説,我們能够栽種和澆灌,但‘上帝叫它生長。’——哥林多前書3:7。
2.聖經預言到怎樣的生長?
2 可是,還有另一種生長也同樣令人驚奇不已。這便是以賽亞先知所預言的生長:“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國必成為強盛。我——耶和華要按定期速成這事。”(以賽亞書60:22)這個預言論及上帝子民的增長,而且在我們的日子正獲得大規模的應驗。
3.1991服務年度的報告怎樣表明耶和華正在速成他子民的工作?
3 1991服務年度耶和華見證人普世活動的報告顯示,王國傳道員的數目達到427萬8820人的高峰,全年共有30萬零945人受浸。由於有這麽多新人,我們建立了3191群新的會衆,也建立了對應數目的新環和新區。這相當於每天建立超過八群新的會衆,差不多每兩天便建立一個新的環。多麽令人驚訝的增長!耶和華顯然正在速成這件事,並且大大祝福他的子民所作的努力。——詩篇127:1。
自我檢討的時刻
4.瞻望未來,我們必須考慮甚麽問題?
4 這項祝福雖然令人鼓舞,卻帶來了若干責任。會有足够的成熟基督徒甘願負起責任去照顧所有這些新人的靈性需要嗎?我們瞻望未來,想到我們需要多少先驅、服事僕人、長老和周遊監督去照顧組織的增長和擴展,以及我們需要多少志願工人在環球各地的分社辦事處和伯特利之家服務去支持這件工作,實在令人瞠目結舌。這群數目龐大的人會從何而來呢?要收的莊稼無疑很多。但是今天誰有能力照顧收割莊稼所需的工人呢?——馬太福音9:37,38。
5.由於增長十分迅速,有些地區有怎樣的情形存在?
5 例如,據報世上某些地區,有些會衆雖然擁有多達一百個王國傳道員,卻只有一位長老和一兩個服事僕人。有時一位長老必須照顧兩群會衆。其他地方則由於亟需更多具備資格的傳道員去主持家庭聖經研究,以致新人現時必須輪候等待幫助。還有些地區,新的會衆紛紛建立,以致三群、四群,甚至五群會衆要共用一個王國聚會所。也許你在自己的地區裏也見到這樣的增長。
6.為甚麽我們作一番自我檢討是合時之舉?
6 我們可以從上述看出甚麽呢?我們可以看出,鑑於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我們人人都需要檢討一下自己的環境,看看我們是否正盡量善用自己的時間和資産去回應當前的需要。(以弗所書5:15-17)使徒保羅對第一世紀的希伯來籍基督徒寫道:“到這個時候,你們應該已經作老師了;可是你們還需要有人再把上帝道理的初步教導你們。你們成了只能吃奶而不能吃乾糧的人!”(希伯來書5:12,《新譯》)正如這段話表明,個别的基督徒也需要繼續成長。人可能在靈性上停留在嬰孩階段而非長至成熟地步;這樣的危險是很實在的。有鑑於此,保羅敦促我們:“你們應當[不斷]察驗自己,是不是持守着信仰,也應當[不斷]考驗自己。”(哥林多後書13:5,《新譯》)你有察驗自己,看看自從你受浸以來,你是否在靈性上繼續長進嗎?抑或你發覺自己一直停頓不前?可是,我們怎麽知道自己的情形如何呢?
‘孩子的特徵’
7.若要顯明自己在靈性上有長進,我們必須怎樣行?
7 使徒保羅説:“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特徵”,《新世》]丢棄了。”(哥林多前書13:11)在靈性的發展方面,有一個時期我們都在思想和行動上像孩子一樣。可是,我們若要顯出自己的長進,就必須像保羅所説一樣把‘孩子的特徵’除去。這種特徵包括些甚麽事呢?
8.據保羅在希伯來書5:13,14説,靈性上的嬰孩的特徵之一是甚麽?
8 首先,請留意保羅在希伯來書5:13,14所説的話:“凡是吃奶的人,都不熟悉公義的話語,因為他是嬰兒。固體食物卻屬於成熟的人,他們通過習用,把自己的領悟力訓練好,以至能辨别是非。”(《新世》)你“熟悉公義的話語”嗎?你對上帝的話語聖經有充分的認識,能够用它來“辨别是非”嗎?保羅説成熟的人有能力這樣行,因為他們經常吃“固體食物”。因此,人對固體靈糧的渴求或食慾足以顯示他在靈性上已長大成人抑或仍是嬰孩。
9.屬靈的食慾怎樣足以表明人在靈性上的進步?
9 那末,你的屬靈食慾如何?耶和華經常通過聖經刊物以及基督徒的聚會和大會供給我們大量靈糧,你對這些靈糧懷有甚麽看法?(以賽亞書65:13)若有新刊物在區務大會裏發行,無疑你會十分高興。但是你一旦回到家裏,你怎麽對待這些刊物呢?每逢你收到新的《守望台》或《儆醒!》雜誌,你怎樣行呢?你抽出時間讀這些刊物嗎?抑或只是翻開,大略看看其中的内容,然後就把它們放上書架去了?關於基督徒的聚會,我們也可以提出類似的問題。你經常參加所有的聚會嗎?你為聚會作準備和參與評論嗎?看來有些人養成了不良的屬靈進食習慣,彷彿總是匆匆吃一點就算了似的。這種情形跟詩篇執筆者的態度多麽不同,他説:“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大衛王又説:“我在大會中要稱謝你,在衆民中要讚美你。”(詩篇35:18;119:97)顯然,我們對屬靈供應的體會足以把我們在靈性上的進度表明出來。
10.以弗所書4:14描述靈性上的嬰孩的甚麽特徵?
10 保羅也指出屬靈嬰孩的另一個特徵,他警告説:“我們不[應]再做嬰孩,不再因為人的伎倆,因為捏造謬誤的狡猾手段,彷彿被波浪抛來抛去,被各種教訓之風刮來刮去。”(以弗所書4:14,《新世》)正如父母們深知,兒童對甚麽東西都感到好奇。從某方面説來,這是一種有益的特徵,因為這種特徵使孩子不斷探索學習,逐漸發展為成熟的人。但危險的地方是,他們很容易受各種事物所吸引,以致無法集中精神。更糟的是,由於缺乏經驗,這種好奇心時常使他們惹上嚴重的麻煩,甚至危害自己和别人。對靈性上的嬰孩來説,情形也一樣。
11.(甲)保羅所説的“各種教訓之風”是指甚麽而言?(乙)今日我們面對甚麽“風”的襲擊?
11 保羅説靈性上的嬰孩被“各種教訓之風”刮來刮去,他這樣説是指甚麽而言呢?這裏的“風”一詞譯自希臘文的阿内莫斯;據《國際批判評注》説,這個字詞看來“跟易變的意思吻合”。保羅的另一句話——“因為人的伎倆”——足以表明這點。在原文裏,“伎倆”這個字詞的基本意思是“骰子”或“玩骰子”,意即靠碰運氣取勝的遊戲。我們要留意的是,我們不斷面對各種新的主張和活動,這些事情也許看來無害、十分誘人,甚至頗有價值。保羅的話主要是指與我們的信仰有關的事——宗教聯合運動、各種社會和政治爭論,以及類似的事。(可參閲約翰一書4:1。)但是對於世上種種隨時改變的時尚和潮流——款式、娛樂、食物、攝生或健身的方法等——保羅所提出的原則也同樣適用。由於缺乏經驗和良好的判斷力,靈性上的嬰孩可能過度被這些事物所分心,以致未能在靈性上繼續長進而負起較重要的基督徒責任。——馬太福音6:22-25。
12.關於對責任的看法,小孩子怎樣與成年人不同?
12 小孩子的另一個特徵是不斷需要人幫助和留意。他們既不知道也不關心自己的責任;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差不多甚麽事都很好玩,都是遊戲。正如保羅指出,他們‘説話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他們認為别人照料他們乃是理所當然的事。靈性上的嬰孩也可説是一樣。新人首次作聖經演講或初次參加外勤服務,他們的屬靈父母自然很樂於盡力提出幫助。但是新人若繼續倚賴這樣的幫助而不願負起責任照顧自己,那又如何呢?那就顯然表明這人缺乏進取的精神了。
13.為甚麽人人都必須學會負起自己的擔子?
13 在這方面,我們記得保羅吩咐我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但同時“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拉太書6:2,5)當然,人必須付出時間和努力才能學會肩負基督徒的各種責任,而且他們可能要在某些方面作出犧牲。可是,人若專注於生活的樂趣和享受,無論是消遣、旅遊、各種新發明的小玩意兒,或甚至不必要地追求世俗事業,以致在真理上僅作個旁觀者,全不想在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上作更大的參與,也不想在靈性上進步而負起責任,那就實在有點不妥了。門徒雅各勸勉我們説:“要成為那話語的實行者,不要僅作聽者,用虛假的推理欺騙自己。”——雅各書1:22,《新世》;哥林多前書16:13。
14.為甚麽我們不應當以表現屬靈嬰孩的特徵為足?
14 不錯,有許多容易看出的特徵將孩童跟成人分别出來。但重要的是,正如保羅説,我們要逐漸把嬰孩的特徵除去而繼續長大。(哥林多前書13:11;14:20)不然,我們就在屬靈的意義上成為智能遲鈍了。但是人可以怎樣繼續進步呢?我們必須怎樣行才能在靈性上穩定成長而進至成熟地步呢?
怎樣顯出長進來
15.生長的過程有些甚麽基本步驟?
15 請想想,在自然界,生長是怎樣發生的呢?《世界書籍百科全書》解釋説:“人人在起初都是個單細胞。細胞吸收各種養料,將其轉變為生長所需的建築材料。於是,單一的細胞便從内部開始生長。細胞能够繁殖、分裂而形成其他細胞。這種建築、繁殖和分裂的過程便是生長。”這裏值得留意的一點是,生長是從内部 發生的。生物獲得適當的營養,吸收了之後加以利用,就會生長。我們都知道,新生的嬰孩不斷吸收特别適合孩童的食物——奶。奶含有豐富脂肪和蛋白質,而這正是生長所需的建築材料。結果如何?嬰孩在第一年的生長程度,以體重和身高而言,是終其餘生其他任何一年的正常生長所不及的。
16.大部分新聖經學生都經歷怎樣的長進?這是甚麽所促成的?
16 我們可以從自然的生長過程學到一些重要原則,將其應用在從基本進至成熟的靈性進步過程上。首先,一項經常的餵養計劃是不可或缺的。請回想一下你剛開始研究聖經的時候。如果你像大部分人一樣,你就很可能在起初對上帝的話語幾乎一無所知。但是你每週預備課文,研讀聖經;過了不多時候,你就明白聖經所有的基本道理了。你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顯著的生長,而這完全是由於你經常吸收來自上帝話語的靈糧之故!
17.為甚麽一項經常的屬靈餵養計劃是不可或缺的?
17 但現在又怎樣?你仍然執行一項經常的餵養計劃嗎?人絶不應當以為,只因為他受了浸,就不再需要經常作有系統的研讀去吸收滋養人的靈糧了。雖然提摩太是個成熟的基督徒監督,保羅卻敦促他説:“要默想這些事,全神貫注於其中,使你的進步對所有人顯明出來。”(提摩太前書4:15,《新世》)我們每個人都還須作出多大的努力!如果你希望將自己在靈性上的進步顯明出來,這樣的努力是不可少的。
18.人在靈性上的長進怎樣顯明出來?
18 顯明自己的進步並不是説我們要刻意炫耀自己的知識或試圖贏得别人的稱讚。耶穌説:“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他又説:“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説出來。”(馬太福音5:14;12:34)我們的心裏和腦中若充滿來自上帝的話語的美好事物,我們就無法不在言行上顯明出來。
19.關於自己的靈性進步,我們應當決心怎樣行?我們希望獲得甚麽結果?
19 因此問題是:你經常研讀聖經和參加基督徒的聚會,留意吸收滋養人心的靈糧,使你能够在靈性上不斷長進嗎?在屬靈的發展方面,千萬不要僅是作個被動的旁觀者便感覺滿足了。相反,要採取積極的步驟,確保你正充分善用耶和華所提供的豐富靈糧。如果你“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你就會經歷到以下所描述的情形:“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1:2,3)可是,你可以怎樣行以確保自己繼續在靈性上長進呢?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討論這個問題。
你能够回答嗎?
◻ 為甚麽檢討一下自己的靈性進步是合時之舉?
◻ 靈性的長進怎樣與屬靈的食慾有關?
◻ “各種教訓之風”是甚麽意思?
◻ 為甚麽人人都必須負起自己的擔子?
◻ 我們怎樣才能在靈性上有長進?
[第10頁的圖片]
你撥出時間閲讀基於聖經的刊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