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方言——越來越普遍的現象
“有股力量控制了我的舌頭,話語就如水般湧出來。我感到興奮莫名!我覺得自己極其潔淨。自此以後,我整個人都變了。”一個曾經歷不尋常的現象,説出“未明方言”的人這樣聲稱。
這是一個初次説出“未明方言”的人的描述。‘但“未明方言”究竟是甚麽?’有些人也許會問。這乃是某些教會所信的一種現象;教會中一些男女聲稱受上帝的聖靈感動,説出一些他們自己也不懂的奇言或外語來。
這個宗教現象越來越普遍。人一度認為説方言的人僅限於五旬節教徒。但現今説方言的人已越過傳統教派的界限,包括浸信會、聖公會、路德會、循道會、長老會和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徒在内。有人把説方言的人描述為處於興奮、狂亂、出神及受催眠的狀態。有些人甚至稱之為歇斯底里的狀態。説方言(發出令人不解的語音)的場合,氣氛往往充滿神秘感和超自然的意味。
今日人何以想説方言?
西里爾·G.威廉斯在《靈的語言》一書中指出,人“想‘説方言’也許與自己的失敗感有關”。威廉斯把説方言描述為一種能産生舒解作用的現象,“具有鬆弛緊張的治療價值”,且能“緩和内心的衝突”。他舉出若干情況,如教會工作受挫、感情壓力、事業失敗、喪親、家庭壓力、家人患病等,都是促使人衝口説出這類興奮之言的因素。
照樣,約翰·P.希達爾在《説方言的心理》一書中説:“憂慮乃是形成説方言能力的先決條件。”對當事人所作的調查和仔細的訪問顯示,“逾百分之85説方言的人在事前均經歷過實際的憂慮。”例如,一位母親想説方言是因為兒子患了癌症,她希望能為兒子祈求。一名男子對升職取捨不定,就在此期間開始説方言。一個婦人則在丈夫加入戒酒組織後不及一週開始説方言。
説方言的人有甚麽感受?
另一個首次説方言的人報告説:“我激動得渾身發冷,汗如豆大,四肢顫抖、軟弱無力。”人説方言時通常舉止怪誕,令人不安。例如,“一名少女差點兒給自己的唾液噎住。她躺在椅子上,四肢張開,頸項靠着椅背,後跟貼地,兩腿僵硬。”在一個教會聚會中,“一名男子在教堂裏翻筋斗,從一邊翻到另一邊去。”
威廉·J.薩馬林教授寫道:“有些人認為説方言是在靈裏受浸的條件。”人若不能説方言,“就總覺得自己有所欠缺”。説方言也被視為“人的禱告得蒙應允,是人蒙上帝所愛及悦納的明證”。其他的人則表示,説方言使他們感到一種内在的和諧、喜樂和安寧,使他們“更有力量”、“更有個性”。
在出神狀態下説話真的是聖靈作用的明證嗎?説方言足以標明人是真正的基督徒嗎?説方言是今日蒙上帝悦納的崇拜的一個特色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不應草率解答的。為甚麽?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崇拜蒙上帝嘉許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