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2 8/15 10-15頁
  • 要繼續彼此造就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要繼續彼此造就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避免説腐敗的話
  • 努力造就别人
  • 以敬虔的方式造就人
  • 造就人的長老
  • 按照基督的律法而生活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 「說強化人的好話」
    常在上帝的愛裏
  • 上帝重視你的服飾打扮嗎?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守》92 8/15 10-15頁

要繼續彼此造就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説造就人的好話。”——以弗所書4:29。

1,2.(甲)為甚麽我們可以把語言視為奇迹?(乙)關於我們怎樣運用舌頭,甚麽提醒是適當的?

“言詞是將朋友、家庭和社會連繫起來的魔線。……憑着人的思維,配合[舌頭]肌肉的收縮,我們發出能够引起愛、嫉妒、尊敬——事實上人的任何一種感情——的聲音。”——《聽聽、嘗嘗、聞聞》。

2 舌頭並不僅是一個使人能够嘗味或幫助吞咽的器官;它也使我們有能力將自己的思想和感覺與别人分享。雅各寫道:“舌頭在百體裏也是最小的。……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雅各書3:5,9)不錯,我們能够以優良的方式運用舌頭,例如讚美耶和華。但既然我們是不完美的,我們可以很容易把舌頭用來説些傷害人或無益的話。雅各寫道:“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裏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雅各書3:10。

3.我們應當留意自己的言談的哪兩方面?

3 雖然世上沒有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舌頭,我們無疑應當盡力在這方面有所改善。使徒保羅吩咐我們説:“污穢的言語[“腐敗的話”,《新世》]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説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29)請留意這個吩咐包含兩方面:我們應當盡力避免甚麽,以及應當努力做些甚麽事。讓我們把兩方面都考慮一下。

避免説腐敗的話

4,5.(甲)關於粗言穢語,基督徒要作出甚麽奮鬥?(乙)“腐敗的話”這個説法跟甚麽意象很吻合?

4 以弗所書4:29首先囑咐我們:“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這樣行可能並不容易。原因之一是,在我們周遭的世界裏,粗言穢語有如家常便飯。許多基督徒青年天天聽見褻瀆的言談,因為他們的同學認為這樣的言談更為有力,或使他們看起來更有男子氣概。我們也許無法完全避免聽見粗言穢語,但我們能够,而且也應當,作出自覺的努力不將不潔的言談吸進腦中。這樣的言談在我們腦裏和口中都是毫無立足之地的。

5 保羅用一個與腐壞的魚或腐爛的果子有關的希臘字詞去加強他的警告。請想像一下這個情景:你看見一個人起初表示不耐煩,然後勃然大怒;最後他大發雷霆。接着你看見一條腐壞的魚從他口中出來。然後你又看見腐爛發臭的水果紛紛從他口中而出,把四周弄得一片骯髒。這個人是誰?如果他是我們當中的一個人,那就太可怕了!可是,如果我們‘讓腐敗的話出自我們的口’,上述的意象就對我們適用了。

6.以弗所書4:29的經文怎樣對批評性的消極言談適用?

6 聽從以弗所書4:29的勸告的另一個方法是,避免老是批評别人。誠然,關於我們所不喜歡或不接受的事,我們人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喜好。但是,有些人看來對於别人所提及的每一件事,不論是人、地或物,都有負面的反應而有所批評(或諸多批評)。你遇見過這樣的人嗎?(可參閲羅馬書12:9;希伯來書1:9。)他的言談所生的影響是破壞、摧毁、令人沮喪。(詩篇10:7;64:2-4;箴言16:27;雅各書4:11,12)這樣的人也許不察覺自己跟瑪拉基書所描述的愛批評之輩多麽相似。(瑪拉基書3:13-15)如果有旁觀者告訴這人有一條發霉的魚或一個腐爛的水果正從他口裏掉下來,他會多麽震驚!

7.我們人人都應當作一番甚麽自我檢討?

7 有些人老是喜歡説消極的話,或總是批評别人。你能够很容易認出這樣的人來。但是請問問你自己,‘我也有這樣的傾向嗎?老實説,我真的是這樣的人嗎?’我們若不時想想自己的言談到底表現怎樣的精神,那就無疑是明智之舉。我們所説的大部分是消極、批評的話嗎?我們的話聽起來像約伯那三個虛假的安慰者嗎?(約伯記2:11;13:4,5;16:2;19:2)何不找一些積極的事去提及呢?如果談話主要屬於批評性質,何不將話題轉到有造就性的事上呢?

8.關於言談,瑪拉基書3:16提出甚麽教訓?我們能够怎樣表明我們正將教訓付諸實行?

8 瑪拉基提出以下的對照:“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册在他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瑪拉基書3:16)你留意到上帝對富於造就的言談有甚麽回應嗎?這樣的談話很可能對别人有甚麽影響?關於我們日常的言談,我們人人都可以學得一個教訓。如果我們典型的言談總是反映我們“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就無疑會對我們自己和别人都好得多。——希伯來書13:15。

努力造就别人

9.為甚麽基督徒的聚會是造就别人的大好機會?

9 在會衆的聚會裏,我們有大好機會“説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29)無論我們根據聖經資料作演講,參與示範,抑或在問答節目中參加評論,我們都有機會造就人。這樣我們可以證實箴言20:15的話:“知識的嘴乃為貴重的珍寶。”誰知道我們能够打動或鞏固多少人的心呢?

10.檢討過我們通常跟誰交談之後,我們可能需要作出甚麽調整?(哥林多後書6:12,13)

10 我們在聚會前後都有很好機會以使聽者得益的談話造就别人。我們可以很容易將這些時間用來跟我們所熟悉的親戚或少數朋友談天。(約翰福音13:23;19:26)可是,按照以弗所書4:29的勸勉,何不主動找别人談話呢?(可參閲路加福音14:12-14。)我們可以預先決定跟某些新人、年長的人或年輕人交談而不是僅説句“你好”就算了。跟年輕人談話時,你甚至可以坐下來,令他們更感覺自在。我們的真摯關懷和富於造就的言談會使别人更能够體驗大衛在詩篇122:1所表達的心聲。

11.(甲)在揀選座位方面,許多人養成了甚麽習慣?(乙)為甚麽有些人刻意更換自己所坐的地方?

11 為了跟别人作有造就的交談,另一項幫助是更換我們在聚會裏所坐的地方。餵奶的母親也許需要坐在靠近洗手間的地方,體弱的人也許需要一個接近通道的座位,但是我們其餘的人又如何?習慣可能使我們總是坐在某個座位上或坐在聚會所的某個部分;甚至雀鳥也按着本能回巢。(以賽亞書1:3;馬太福音8:20)可是,老實説,既然我們可以坐在任何地方,何不更換一下所坐之處呢?我們可以坐在左邊、右邊、近前面的地方等,以求更熟悉會衆裏不同的人。雖然沒有甚麽規條説我們一定要這樣做,有許多長老和其他成熟的基督徒都留意更換自己所坐的地方;他們發覺這樣行比較容易使許多人得益處而不是僅造益幾個密友。

以敬虔的方式造就人

12.自古以來,人一向表現甚麽不良的傾向?

12 既然基督徒想造就别人,這應當促使他在這方面效法上帝,而不是跟從人的傾向定下許多規條。a自古以來,不完美的人都喜歡轄制周遭的人;甚至在上帝的僕人當中,有些人也對這種傾向屈膝。(創世記3:16;傳道書8:9)在耶穌的日子,猶太人的領袖“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馬太福音23:4)他們把一些無害的習俗改變為非守不可的傳統。由於他們過度關心人為的規條,他們忽視了一些被上帝視為更重要的事。他們定下許多不是基於聖經的規條,這樣行並不能造就任何人;他們的行事方式根本就不是上帝的行事方式。——馬太福音23:23,24;馬可福音7:1-13。

13.為甚麽我們不應當試圖為基督徒同工定出許多規條?

13 基督徒衷誠渴望謹守上帝的律法。可是,甚至我們也可能對錯誤的傾向屈膝而定出許多難守的規條來。為甚麽呢?原因之一是,人的喜好各有不同,因此,有些人認為可以接受的事,别人卻不喜歡而認為應當摒除。基督徒在邁向靈性成熟方面,進度也各有不同。但定出許多規條是幫助别人邁向成熟的敬虔方法嗎?(腓立比書3:15;提摩太前書1:19;希伯來書5:14)即使一個人所跟從的途徑看來頗為極端或危險,定下規條禁止他這樣行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嗎?上帝的方法是:由具備資格的人以温和的方式跟犯過者推理,以期將他挽救過來。——加拉太書6:1。

14.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律法達成了甚麽目的?

14 誠然,上帝在以色列人仍是他的子民之際,將數百條有關聖殿裏的崇拜、祭物,甚至衛生的律法交給他們遵守。但對一個獨特的國家來説,這樣的安排是適當的。再者,律法中有很多含有預言性,有助於帶領以色列人歸附彌賽亞。保羅寫道:“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裏,使我們因信稱義。但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來到,我們從此就不在師傅的手下了。”(加拉太書3:19,23-25)上帝將律法在苦刑柱上取消了之後,他並沒有把有關生活上大部分事項的許多詳細規條賜給基督徒,彷彿這是使他們在信心上保持穩固的方法似的。

15.上帝提供甚麽指引給敬拜他的基督徒?

15 當然,我們絶不是沒有律法。上帝吩咐我們要禁戒拜偶像、淫亂和通姦,也不可濫用血。他明令禁止人殺人、説謊、行通靈術和其他各種壞事。(使徒行傳15:28,29;哥林多前書6:9,10;啟示錄21:8)在許多事上,他的話語均向我們提出明確的勸告。可是,在學習和應用聖經原則方面,上帝對我們的要求比他對以色列人的要求大得多。長老們要幫助人認識和思考這些原則,而不是僅找尋或定立規條給人遵守,這樣他們才能對人有所造就。

造就人的長老

16,17.關於為敬拜者同工制定規條,使徒立下甚麽優良的榜樣?

16 保羅寫道:“我們已經進步到甚麽程度,就應該繼續按這同一的常例,遵着秩序而行。”(腓立比書3:16,《新世》)使徒遵照這個敬虔的觀點,以富於造就的方式待人。例如,有一次發生了一個問題:到底基督徒應不應當吃來自偶像廟裏的肉。對於這個問題,這位長老有沒有為了統一或簡單起見,便提出若干規條給早期會衆裏所有的基督徒遵守呢?沒有。相反,他承認由於基督徒在知識和邁向成熟方面進度各有不同,這可能使他們作出不同的選擇。至於他自己,他決心要立下良好的榜樣。——羅馬書14:1-4;哥林多前書8:4-13。

17 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表明,使徒們的確就若干個人性質的事,諸如衣着和儀表,提出有益的勸告,但卻沒有定出任何適用於所有情況的通則。今日的基督徒長老切望造就羊群,他們應當留意使徒所立的好榜樣。使徒們所跟從的其實是上帝在古代以色列國中已採用的行事方式。

18.在衣着方面,耶和華為以色列人定下甚麽規條?

18 在衣着方面,上帝並沒有為以色列人定下詳細的律法。看來男女都穿類似的披肩(外衣),雖然女人的披肩可能繡了花或顔色比較鮮艷。男女也都穿薩丁(内衣)。(士師記14:12;箴言31:24;以賽亞書3:23)關於衣着的款式,上帝賜下甚麽律法?男女所穿的衣服不可令人誤以為他們是異性,看來是為了制止同性戀的緣故。(申命記22:5)為了標明以色列人與四周列國的不同,他們要在衣服的邊上做繸子,在繸子之上釘一條細藍帶子,也許在披肩的角上更釘有流蘇。(民數記15:38-41)基本上説來,這就是律法就衣服款式所提出的全部指引了。

19,20.(甲)在衣着和儀表方面,聖經給基督徒甚麽指引?(乙)關於制定與個人儀表有關的規條,長老應當懷有甚麽看法?

19 雖然基督徒並不在律法之下,聖經有為我們定下有關衣着和裝飾的詳細規條嗎?並沒有。上帝只是提供一些平衡的原則讓我們加以應用。保羅寫道:“我願女子以端整的服裝裝飾自己,懷着謙遜和健全的頭腦,不是用各種編辮子的髮型,以及黃金、珍珠、非常昂貴的衣裳。”(提摩太前書2:9,《新世》)彼得勸勉基督徒女子不要將注意集中在外表的裝飾之上,而是“要以裏面存着長久温柔、安靜的心為妝飾”。(彼得前書3:3,4)既然聖經記下這些勸告,看來第一世紀有些基督徒可能需要在衣着和儀表方面端莊樸素一點。即使如此,使徒們並沒有規定人——或禁止人——穿某種款式的服裝,而是僅提出造就人的勸告。

20 耶和華見證人應當以端莊的儀表受人尊重;以一般而言,情形亦的確是這樣。然而,款式隨國家而異,甚至在同一個地區或會衆内也各有不同。當然,長老若對衣着和儀表懷有強烈的意見或具有某種喜好,他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決定。但是至於羊群,他需要把保羅的話緊記在心:“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因為你們憑信才站立得住。”(哥林多後書1:24)不錯,長老要抗拒為會衆制定規條的衝動,力求鞏固别人的信心。

21.如果有人在衣着方面趨於極端,長老可以怎樣提出富於造就的幫助?

21 像在第一世紀一樣,有時一個新人或靈性軟弱的人可能在衣着、使用化妝品或珠寶方面跟從一條有問題或不明智的途徑。這應當怎樣處理呢?再次,加拉太書6:1向真正渴望幫助别人的長老提出指引。長老決定提出勸告之前,跟一位長老同工商量一下無疑是明智之舉——但對方最好不是在喜好或想法方面跟他一樣的。如果會衆裏有許多人看來均在衣着或儀表方面受某種世俗潮流所影響,長老團可以討論一下以甚麽方法提出幫助最好,例如透過聚會裏一個仁慈而富於造就的節目,或提出個别的協助。(箴言24:6;27:17)他們的目標是要鼓勵人養成哥林多後書6:3所反映的觀點:“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毁謗。”

22.(甲)如果在觀點方面有微小的差異存在,為甚麽我們不應當為此感覺不安?(乙)保羅在這方面立下甚麽好榜樣?

22 基督徒長老要‘牧養託付給他們的上帝羊群’,因此他們要遵照彼得的訓示而行,不‘轄制那些屬於上帝的人’。(彼得前書5:2,3)在他們憑着愛心執行上帝的工作之際,有時可能有問題發生,涉及一些可以容許人作出不同選擇的事。也許在舉行《守望台》研究班時,當地的習慣是站起來誦讀課文。弟兄們可能以某種慣常的方式處理集體外勤服務的安排或與服事職務有關的其他許多細節。即使如此,如果有人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做這些事,就真的會造成嚴重後果嗎?仁愛的監督希望“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着次序行。”保羅的這句話是他在論及神奇恩賜時説的。但是上下文表明,保羅最關心的乃是‘造就會衆’。(哥林多前書14:12,40)他絶不想定出不勝枚舉的規條,彷彿絶對的一致或最高的效率是他的首要目標似的。他寫道:“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哥林多後書10:8。

23.我們能够以甚麽方式效法保羅的榜樣努力造就别人?

23 保羅無疑努力以富於鼓勵的積極言談造就别人。他不是僅與一個小圈子的朋友來往,相反,他特意探訪許多弟兄姊妹,靈性堅強的和特别需要鼓勵的都包括在内。他所強調的是愛心而不是規條,因為“愛心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8:1。

[腳注]

a 在家庭裏,視乎環境而定,若干規條可能看來是適當的。聖經授權給父母在許多事上為未成年的兒女作決定。——出埃及記20:12;箴言6:20;以弗所書6:1-3。

温習的要點

◻我們在言談方面若有消極或愛批評人的傾向,為甚麽就應當毅然作出改變?

◻ 我們能够怎樣行以求在會衆裏對人更有造就?

◻ 關於為别人制定許多規條,甚麽才是敬虔的做法?

◻ 甚麽能够幫助長老們避免為羊群制定基於人的想法的規條?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