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和濫用宗教圖片
現場是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日期是1914年8月2日。一群情緒激動的群衆聚集在沙皇的皇宮内,他們手中揮舞着東正教的聖像。皇宮的大堂中央設置了一個祭壇。一幅繪有一個手抱嬰兒的婦人的圖片豎立在壇前。這幅畫像稱為“弗拉基米爾天主之母”。群衆將其視為俄國最神聖的寶物。
事實上,人們相信這幅畫像有能力施行神迹。1812年,俄國軍隊上前線迎戰拿破侖時,庫圖佐夫將軍便曾在這個像前禱告求助。這次,沙皇·尼古拉二世亦因自己使國家投入戰爭中而來到像前求助;他舉起右手宣誓説:“我嚴肅地起誓,只要有一個仇敵留在俄國國土上,我就不會謀和。”
兩星期後,沙皇前往莫斯科朝聖,目的是要祈求天主祝福他的軍隊。他在聖母升天大教堂内,向着一道鑲滿寶石的巨大聖壁——一幅刻有耶穌、馬利亞、天使和“聖者”的屏幕——跪下禱告。
這些宗教行動並未能為他消災解難。不及四年,俄國軍隊的傷亡人數已逾六百萬之巨,國家亦喪失了不少領土。再者,沙皇、他的皇后和五個兒女均慘遭殺害。國家在實施了多個世紀的君主政體之後,終於被一個反對宗教的革命政府取而代之。事實證明沙皇·尼古拉對聖像的信賴完全是徒然的。
然而,時至今日,在俄國以及其他許多國家境内仍有千百萬人尊崇聖像。這引起了若干重要問題。上帝對人在這類畫像前所作的膜拜舉動究竟有甚麽看法?將這些畫像掛在家中牆上的習俗又如何?
聖經怎樣説?
耶穌在地上時,他服從上帝通過摩西所頒布的律法。這包括稱為十誡中的第二條,這條誡命説:“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麽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出埃及記20:4,5。
因此,耶穌從沒有使用人手所繪製的圖片或肖像去幫助他崇拜上帝。相反,他的崇拜方式與他天父的吩咐完全一致:“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我必不將我的榮耀歸給假神,也不將我的稱讚歸給雕刻的偶像。”——以賽亞書42:8。
再者,耶穌也曾解釋何以人對上帝所作的崇拜不應借助任何物質東西。他説:“然而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那用心靈按真理敬拜父的,才是真正敬拜的人;因為父在尋找這樣敬拜他的人。上帝是靈,敬拜他的必須用心靈按真理敬拜他。”——約翰福音4:23,24,《新譯》。
耶穌的真正門徒都效法耶穌的榜樣,教導人認識正確的崇拜方式。例如,使徒保羅有一次向一群用偶像去尊崇他們所看不見的神祇的希臘哲學家發表演説。他向他們談及人類的創造主,説:“我們……就不當以為上帝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後來,同一位使徒解釋,基督徒“行事為人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所以基督徒必須“逃避拜偶像的事”。——使徒行傳17:16-31;哥林多後書5:7;哥林多前書10:14。
使徒彼得的一項經歷表明他很敏於糾正任何可能導致偶像崇拜的舉動。有一次,羅馬軍官哥尼流在彼得腳前下拜,但彼得卻不容他這樣行。他將哥尼流扶起來,對他説:“你起來,我也是人。”——使徒行傳10:26。
至於使徒約翰,有一次他看見上帝的異象。他大感驚訝,以致俯伏在天使腳前下拜。但天使卻吩咐他説:“千萬不可!我與你和你的弟兄衆先知,並那些守這書上言語的人,同是作僕人的。你要敬拜上帝。”(啟示錄22:8,9)使徒很賞識這項勸告。他仁愛地將事情記錄下來,使我們可以從中得益。
可是,以上的經歷跟運用宗教圖片有甚麽關係呢?既然哥尼流向基督的使徒下拜尚且是不對的,那麽尊崇沒有生命的“聖者”圖片又如何?如果基督的一個使徒向一位活着的天使下拜也是不對的,又何況尊崇沒有生命的天使圖片呢?的確,這些舉動是與約翰的警告背道而馳的:“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約翰一書5:21。
作為裝飾之用的教導工具
這絶非意味到僅是擁有一些描繪聖經事件的圖片便是崇拜偶像。本刊經常運用一些描繪聖經事件的圖片作為教導工具。此外,描繪聖經事件的圖片也可以用作裝飾家居及建築物牆壁之用。可是,真正的基督徒卻不會以一幅明知受人尊崇的畫像作為裝飾;也不會在牆上掛一幅誤傳聖經的圖畫。——羅馬書14:13。
基督教國的大部分的聖像都在耶穌、馬利亞、天使和“聖者”的頭上繪有一道圓形的光,稱為光環。光環起源於何處?《天主教百科全書》(1987年版)承認説:“它並非源於基督教,因為它是異教的藝術家和雕刻家用來代表諸神的尊榮和能力的一個象徵。”此外,班伯·加斯高尼在他所著的《基督徒》一書中刊登了一幅藏於羅馬卡皮托利尼博物館的圖畫,其上繪着頭上有光環的太陽神。這個神是受信奉異教的羅馬人所崇拜的。加斯高尼解釋,後來“太陽的光環被基督教所採納”。不錯,光環其實跟異教的太陽崇拜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一些圖片若描繪聖經事件,但卻混有異教偶像崇拜的特色,這樣的圖片適合掛在基督徒家庭的牆上作為裝飾之用嗎?絶不。聖經勸勉説:“上帝的殿和偶像有甚麽相同呢?……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别。”耶和華説,“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哥林多後書6:16,17。
可是隨着時間過去,有些自稱信奉基督教的人卻開始忽視了這項勸告。正如耶穌和他的使徒所預告,叛道的勢力遂應運而生。(馬太福音24:24;使徒行傳20:29,30;彼得後書2:1)在公元第四世紀早期,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叛道墮落的基督教立為國教。自那時起,許多異教徒紛紛聲稱自己是“基督徒”。在他們當中流行的習俗之一是崇拜皇帝的肖像。他們也有把祖先和其他著名人物的圖片掛在牆上的習慣。約翰·泰勒在他所著的《繪畫聖像》一書中解釋説:“既然一般人都崇拜皇帝,他們便進一步尊崇一些畫在帆布和木板上的皇帝肖像。其實,從崇拜皇帝的肖像進至尊崇聖像僅是一線之差而已。”這樣,異教的圖片崇拜後來遂被尊崇耶穌、馬利亞、天使和“聖者”的圖片取而代之。
教會領袖怎樣為此辯護?
據《宗教百科全書》透露,教會領袖採納了異教哲學家的同一老套作為論據。許多異教學者,諸如普盧塔克、狄奧·克里索斯托、泰爾的馬克沁、塞爾蘇斯、波菲利、和朱利安等,都承認偶像是沒有生命的;但這些異教徒卻辯稱,採用偶像可以幫助人崇拜那些看不見的神祇。俄國的聖像學家利奧尼德·烏斯彭斯基在他所著的《聖像的含意》一書中承認説:“早期的教會作家利用希臘哲學作為工具,將其理念和用語收進基督教的神學中。”——可參閲歌羅西書2:8。
許多人都覺得,神學為尊崇偶像一事所提出的理由實在難以理解。約翰·泰勒在他所著的《繪畫聖像》一書中評論説:“一般人根本很難分辨崇拜聖像所代表的人物與崇拜聖像本身之間的分别,惟獨學問高深的人才能分辨清楚。”
在另一方面,聖經對宗教偶像的主張卻是很易理解。請想想住在南非約翰内斯堡的安美莉。她非常虔信天主教,以前經常在圖片面前跪拜和祈禱。後來有一個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她,幫助她從葡萄牙文的聖經中獲悉上帝有一個名字——耶和華。這使她大感振奮。(詩篇83:18)她在研讀聖經時問道:“我必須怎樣行才不致得罪耶和華呢?”見證人指指她掛在牆上的圖片,然後請她讀出詩篇115:4-8。當晚,安美莉的丈夫回家時,她告訴丈夫她想把所有宗教圖片除去。丈夫同意她這樣行。翌日,她與兩個兒子,東尼和萬紐爾,合力將所有圖片撕碎和焚毁。時至今日,大約25年已過去了,安美莉有為這件事感到後悔嗎?絶沒有。事實上,她和家人曾合力幫助了許多鄰舍成為耶和華手下快樂的敬拜者。
類似的經驗實在不勝枚舉。由於耶和華見證人努力在環球各地從事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結果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得以學會“用心靈按真理”敬拜上帝。你也可以採用這種較佳的方式來從事崇拜,藉此得嘗來自上帝的祝福,因為耶穌説:“父在尋找這樣敬拜他的人。”——約翰福音4:23,24,《新譯》。
[第26頁的圖片]
沙皇·尼古拉二世用聖像祝福軍隊
[鳴謝]
Photo by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