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口而不是餵腳”
非洲傳統葬禮習俗一瞥
“他們不會為死去的親人舉行葬禮!”西非洲人時常這樣論及耶和華見證人。然而,見證人為死者舉行葬禮卻是衆所周知的事。
既是這樣,為甚麽有些人説耶和華見證人不會為死者舉行葬禮呢?他們這樣説是因為見證人沒有按照當地許多流行的習俗去埋葬死者。
傳統的葬禮習俗
阿里尤住在尼日利亞中部一條小村落裏。阿里尤的母親去世後,他把這個死訊告知親友,並且在母親家裏安排了一個聖經演講。演講由當地耶和華見證人會衆的一位長老講出,内容主要根據聖經論及死者的情況和復活這個令人振奮的希望。演講結束後,阿里尤的母親就給葬埋了。
可是親友卻對此非常不滿。他們認為,人要是沒有為死者“守夜”——通常在人逝世的當晚舉行——就怎也算不上行了葬禮。在阿里尤的社區裏,守夜是個慶祝場合而非舉哀的時候。他們替屍首沐浴,然後穿上白衣裳放在床上。遺屬請來樂師,同時購買幾箱啤酒和幾瓶棕櫚酒去款待親友,並且獻上一隻公牛或山羊作為祭物。親友來到後就一起唱歌、跳舞、吃喝,到翌日黎明才停下來。
守夜慶祝期間,食物擺放在屍首的腳旁。他們剪下死者一小撮頭髮,少許指甲和腳甲,供“第二次葬禮”之用。第二次葬禮會在數日、數星期,甚或數年之後才舉行。
翌日,他們將遺體下葬。但葬禮儀式卻延續至少一個星期。過後,他們舉行第二次葬禮。他們會把先前剪下的一小撮頭髮、少許指甲和腳甲用白布裹好,捆在一塊大小約1.5-1.8米的木板上。一隊歌唱和跳舞的行列把這塊板護送到墳地,葬在離死者不遠的地方。在這裏,他們再一次奏樂、飲宴。葬禮程序會隨着向天鳴槍一響而結束。
由於阿里尤沒有奉行這一切繁文縟節,村民就指責他對死者不敬,並且藐視尊榮死者的傳統。可是,阿里尤——一個耶和華見證人——為甚麽要拒絶跟從傳統的葬禮習俗呢?因為他的良心無法容許他接納這些傳統所依據的宗教觀念。
非洲的傳統信仰
非洲各地的人相信,人人都來自靈界,最終也要歸回靈界。尼日利亞的約魯巴人説:“地球僅是集市,天堂才是歸宿。”伊格博人的説法則是:“凡生在世的,無論在地上多久,終歸也要回去。”
請想想剛才我們談及的習俗。守夜的目的是要跟死者的靈辭别。白衣裳則被認為是靈界的適當打扮。把食物放在死者腳旁則與另一項見解有關:屍首是用腳進食的;如果不給死者吃飽,它就要在前往祖先之地途中挨餓了。
此外,一般人相信,死者的靈魂離開軀體之後會徘徊在生者附近,直至舉行第二次葬禮,它才可以返回祖先那裏去。要是沒有舉行第二次葬禮,人們就害怕會觸怒死者的靈魂,以致後者用疾病和死亡去陷害在生的人。鳴槍一響的用意是要“打發死者的靈魂”返回天上。
雖然非洲各國的葬禮習俗因地而異,但箇中的觀念不外是人死後有個靈魂仍然活着。他們所舉行的種種儀式,最終目的乃是要幫助死者的靈魂響應“天界的呼召”。
基督教國提倡靈魂不死的教義和崇拜“聖者”的主張,結果大大助長了這些信仰和習俗。斯威士蘭一名隨軍牧師的評論就是個典型例子。他説耶穌來到世上是要實踐和確立傳統的信仰,而不是將其廢除。由於葬禮儀式很多時由教士主持,許多人便以為聖經支持這些傳統信仰及其種種習俗。
聖經怎麽説
聖經支持這些信仰嗎?關於死者的情況,傳道書3:20説:“大家[人和獸]都到一個地方去,都出於塵土,也都歸回塵土。”(《新譯》)聖經進一步説:“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你所必去的陰間[墳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傳道書9:5,6,10。
以上及其他經文都清楚表明,死者既不能够看見我們,也不能够聽見我們,幫助我們或傷害我們。這件事跟我們觀察所得的豈不是一致嗎?你也許知道有一個財雄勢大的人,雖然家人在他死後依習俗做足一切葬禮儀式,後來卻家道中落,飽經艱辛。如果這個人在靈界仍然活着,為甚麽他不幫幫自己的家人呢?他根本不能够這樣做。聖經説得不錯——死者的確毫無生命,‘甚麽也不能作’,因此自然無法幫助别人。——以賽亞書26:14。
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清楚知道這件事實。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拉撒路死後所發生的事。聖經報導説:“[耶穌]對他們[門徒]説:‘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門徒説:‘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穌這話是指着他死説的。”——約翰福音11:11-13。
請留意,耶穌將死亡比作睡眠、歇息。他到了伯大尼之後,就去安慰拉撒路的姊妹馬利亞和馬大。由於深受同情心所感動,耶穌不禁潸然下淚。可是,耶穌所説的話和所做的事絶沒有暗示拉撒路有個靈魂仍然活着,並想獲得幫助以求回到祖先那裏去。相反,耶穌動手做他説過他打算要做的事。他使拉撒路死而復生,把他從死亡的沉睡中喚醒過來。這件事足以證明,上帝最終會任用耶穌將墳墓裏的所有死者復活過來。——約翰福音11:17-44;5:28,29。
為甚麽有些人與衆不同?
遵守這些不符合聖經的葬禮習俗有甚麽不妥呢?阿里尤和成千上萬的耶和華見證人深信這樣行是不對的。他們知道,支持任何顯然基於錯誤或騙人道理的習俗都是不對的,甚至是虛偽的。他們不想效法受耶穌譴責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在宗教上假冒為善。——馬太福音23:1-36。
使徒保羅警戒同工提摩太説:“聖靈明明的説,日後必有人離棄信仰,跟從虛謊的邪靈和鬼魔的教訓。這教訓是出於説謊的人的虛偽。”(提摩太前書4:1,2,《新譯》)認為人死了以後仍在靈界活着,這個觀念真的是鬼魔的教訓嗎?
不錯,的確是。“説謊之人的父”魔鬼撒但告訴夏娃,她必定不會死。他的話暗示夏娃會繼續以血肉之軀活下去。(約翰福音8:44;創世記3:3,4)這與人有個不死靈魂,在死後繼續活着的説法並不一樣。然而,撒但和他的鬼靈卻竭力鼓吹人死後繼續活着的見解,藉此使人偏離上帝話語的真理。耶和華見證人堅信上帝在聖經裏所説的一切話,因此他們不會採納這些支持撒但謊言的見解和習俗。——哥林多後書6:14-18。
由於耶和華的僕人不遵守不符合聖經的葬禮習俗,他們受到持有不同見解的人的非難。為了這緣故,有些見證人失去承受産業的權利,其他則遭家人排斥。可是,身為真正的基督徒,他們意識到忠心服從上帝必然會招致世界的不悦。像耶穌基督的忠貞使徒一樣,他們決心要“服從上帝過於服從人”。——使徒行傳5:29,《新譯》;約翰福音17:14。
真正基督徒雖然懷念那些在死亡中沉睡的親者,他們卻特别留意對在生的親人表現愛心。例如,阿里尤在父親去世後把母親接到家裏,奉養她直至她百年歸老。每逢有人説阿里尤對母親不孝,因為他沒有按照流行的習俗把她安葬,阿里尤便會引用當地一句流行的諺語去回答:“先餵我的口,然後才餵我的腳。”餵人的口,意即在他仍然在生之際照顧他,遠比餵他的腳,意即在這個人死後替他守夜,無疑好得多。事實上,“餵腳”的習俗一點也不能造益死去的人。
阿里尤反問那些批評他的人,‘你喜歡哪一樣——家人在你年老時照顧你,還是到你死後才大事鋪張為你舉哀?’大部分人都寧願在生時獲得照顧。此外,知道自己死後會有一個基於聖經的喪禮演講和莊嚴的葬禮舉行,也令他們感到欣慰。
這就是耶和華見證人為自己的親者所做的事。他們寧願餵口而不是餵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