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真的表現基督的精神嗎?
《世界書籍百科全書》説,“聖誕節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出生的日子。”然而,該百科全書也指出:“早期基督徒並不慶祝[耶穌]的生日,因為他們認為慶祝生日是異教的習俗。”
戈比與珀杜所著的《現代聖誕節的發展始末》一書贊成這個看法:“早期基督徒並不慶祝基督的生日,因為生日慶祝本身與異教的習俗有關;況且福音書也沒有透露基督出生的實際日期。”
如果生日慶祝不是源自基督教的,何以基督的生日竟變成一個如此重要的“基督教”節日呢?
“聖誕節”的異教起源
“人人飲宴歡騰,節日期間,所有工作和生意都暫時放下;家家户户以月桂樹和長青樹裝飾房子;朋友互相探訪,彼此交換禮物;平民送禮物給保護他們的貴族;整個節日充滿歡樂和善意;人們沉迷於各種各類的娛樂消遣。”——《基督教節日的異教成分》,J.M.惠勒著。
這項描述跟你熟悉的聖誕節很相似嗎?然而,你可能會感到意外,因為這裏所描述的並不是聖誕節而是農神節!農神節是長達一週的異教羅馬節日,這個節期跟冬至連在一起(請參看對頁的描述)。12月25日是羅馬密特拉教舉行盛宴的日子,信衆在這日慶祝無敵太陽的誕生。
《新大英百科全書》説,“12月25日是伊朗人所信奉的光之神密特拉的生日。……這日和農神節之後那天都奉獻給無敵太陽。教會採納了這日作為聖誕節(即基督誕生的日子),用意是要抵消這些節日的影響。”因此,異教的生日慶祝只需簡單地換個名字——把密特拉改為基督——就可以瞞天過海了。
然而,你可能認為上帝兒子耶穌的誕生是一件異乎尋常的大事,是值得我們紀念的。那麽,看看聖經怎樣論及這件事可以幫助我們對事情有更清楚的了解。
一件喜事
路加福音第二章提供了一些背景資料。路加告訴我們,天使、謙卑的牧羊人、上帝手下虔誠的忠僕,以及馬利亞本身對這件不尋常的事有甚麽反應。
我們先看看在“野地裏”夜間“看守羊群”的牧羊人。如果當時是深冬時分,他們就不會在野外露宿了。起初牧羊人看見“主[耶和華]的使者”向他們顯現,上帝的榮光四面照着他們,他們就非常害怕。天使的解釋頓時使他們安心下來:“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一大隊天兵”忽然出現,牧羊人於是看出這個新生嬰孩跟普通一般嬰孩絶不一樣。饒有趣味的是,天使並沒有帶禮物給這個新生的嬰孩,反之,他們讚美耶和華説:“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悦的人!”——路加福音2:8-14。
既然耶和華向他們宣告了這件喜事,牧羊人自然想親自看看這個嬰孩。他們找到嬰孩時,他正卧在秣槽裏。於是他們把天使所説的話告訴嬰孩的父母。接着牧羊人離去,“把榮耀讚美歸與上帝”而不是歸於嬰孩。——路加福音2:15-18,20,《新譯》。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無疑為順利産下第一胎而高興,可是她同時“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裏,反覆思想”。接着馬利亞在丈夫約瑟陪同下,遵照摩西律法的規定,帶着嬰孩上耶路撒冷去。他們不是在那裏舉行生日慶祝會,而是要將嬰孩獻給上帝,“正如主[耶和華]的律法上所記:‘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路加福音2:19,22-24。
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裏,馬利亞和約瑟遇到西面;路加描述西面“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他在上帝感示下獲悉,自己未死之前必看見“主[耶和華]所立的基督”。西面“受了聖靈的感動”,接過嬰孩,不是要給他禮物,而是要稱頌上帝,説:“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路加福音2:25-32。
接着,年紀老邁的女先知亞拿走近前來。她也“稱謝上帝,並且向期待耶路撒冷蒙救贖的衆人,講論孩子的事”。——路加福音2:36-38,《新譯》。
馬利亞、西面、亞拿、牧羊人,以及天上的天使,都一一為耶穌的誕生歡欣鼓舞。但請留意,他們絶沒有縱情於生日慶祝的狂歡,也沒有彼此饋贈禮物。相反,他們榮耀耶和華,讚美向人類提供救恩的天上上帝。
有些人也許仍然會問,‘“三個博士”不是以禮物尊榮耶穌嗎?既然這樣,在聖誕節饋贈禮物就沒有甚麽不妥了。’
聖誕禮物
讓我們再查考一下聖經的記載。你會發現這件事記載在馬太福音第二章。這裏並沒有談及任何生日慶祝,也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時間或日期,不過事情顯然發生在耶穌出生之後。在這章書的第一節,馬太把這些訪客稱為‘從東方來的占星家[希臘文,馬戈伊]’,因此他們都是對耶和華上帝一無所知的異教徒。這些人所跟隨的星並沒有直接把他們帶到耶穌出生的地點伯利恆,相反,這星把他們帶到希律王在其中統治的耶路撒冷去。
這個邪惡的統治者聽聞這些占星家打聽“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一位,就查問祭司,想準確找出‘基督出生的地方’,這樣他就可以派人將孩子殺死。祭司回答時引用彌迦的預言,這個預言透露彌賽亞會在伯利恆出生。(彌迦書5:2)希律偽善地吩咐訪客説:“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於是占星家就起程前往伯利恆,那顆星“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請留意,經文將耶穌描述為“小孩子”而非新生的嬰孩。——馬太福音2:1-10。
按照東方顯要人士拜訪統治者時的例行禮節,異教的占星家俯伏朝拜小孩子,並“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馬太補充説:‘因為上帝在夢中指示他們不要回去見希律,他們就從别的路回本地去了。’——馬太福音2:11,12。
有些人可能試圖從這項簡短的聖經記載找尋支持聖誕送禮習俗的論據。可是《探究聖誕節的習俗和民間傳説》一書解釋,時下饋贈禮物的習俗源自農神節;在這個節日,羅馬人會送禮物給貧窮的鄰舍。“早期教會……巧妙地將這個節日的特色轉變為三位博士贈送禮物的例行紀念儀式。”這與真正的敬拜者——例如謙卑的牧羊人——形成多麽強烈的對照!他們在耶穌誕生時所做的只是讚美上帝!
尊基督為王!
今日耶穌已不再是嬰孩了。相反,他是個滿有能力的掌權者,是上帝屬天王國的君王;他理應受到這樣的尊榮。——提摩太前書6:15,16。
你現在若是個成年人,你試過由於别人在你面前向人展示你的嬰孩照片而感到尷尬嗎?不錯,這樣的照片能使你父母想起你出生時為他們帶來的歡樂。可是,現在你已有自己的性格,你通常會較喜歡别人按你現在的為人和你相處,對嗎?同樣,請想想,那些自稱是耶穌門徒的人每年都這麽專注於聖誕節的異教習俗和尊榮一個嬰孩,卻沒有尊榮基督耶穌的君王身分,這是對他多大的不敬?甚至在第一世紀,使徒保羅指出,按基督目前的身分——天上的君王——思念他是適當的。保羅寫道:“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着外貌認人了。雖然憑着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哥林多後書5:16。
身為上帝王國的君王,基督快要成就上帝的應許,為人除掉一切痛苦、疾病和死亡。他向我們保證,在樂園的情況下,人人都會享有適當的住所和富於酬報的工作。(以賽亞書65:21-23;路加福音23:43;哥林多後書1:20;啟示錄21:3,4)這些理由無疑已足以説服我們避免羞辱耶穌!
真正基督徒跟從基督所立的榜樣,努力將人所能提供的最佳禮物送給自己的鄰舍——就是幫助别人認識上帝那導至永生的旨意。(約翰福音17:3)這樣的饋贈為他們帶來莫大的快樂,正如耶穌説:“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路加福音11:27,28。
不論在年中甚麽時候,真心關注同工的基督徒要彼此表達愛心並不是難事。(腓立比書2:3,4)舉個簡單例子,一位年輕基督徒聽了一個聖經演講後,畫了一幅畫向講者致謝,令講者大感振奮!親者出乎意料地送給我們一件禮物去表達他們的愛意,也同樣令我們深感鼓勵。類似地,基督徒父母在年中選擇適當的場合送點禮物給兒女,從而為自己帶來很大的快樂。基督徒的這種慷慨精神絶不含有被迫的意味,也不受異教傳統所玷污。
因此,今日全球有四百五十多萬來自各國各族的基督徒都不慶祝聖誕節。他們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經常忙於向人作見證,將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帶給鄰舍。(馬太福音24:14)也許不久,你就會在他們上門探訪你時跟他們見面。願你熱切接受他們所帶來的信息,並學會在年中的每一天都讚美耶和華,這樣你的家庭就會得享莫大的喜樂。——詩篇145:1,2。
[第7頁的圖片]
基督徒將人所能提供的最佳禮物送給自己的鄰舍,就是幫助别人明白上帝那導至永生的旨意
[第4頁的圖片鳴謝]
Culver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