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賞識這樣的人”
哥林多會衆的情況看來不妙了。會衆裏有人犯了令人髮指的性不道德;弟兄之間分門結黨;有些人如果不是面對嚴重的個人難題,就是有許多問題急需獲得解答;有些弟兄彼此訴訟;還有些甚至拒絶接受復活的道理。
其他重大疑難也相應産生。例如,那些在宗教分裂家庭裏的信徒是否應該跟不信的配偶繼續廝守,還是大家分開?基督徒女子在會衆裏擔任怎樣的角色?基督徒應該吃拜祭過偶像的肉嗎?他們的聚會,包括主的晚餐在内,應該按照甚麽方式舉行呢?——哥林多前書1:12;5:1;6:1;7:1-3,12,13;8:1;11:18,23-26;14:26-35。
哥林多會衆的基督徒正陷於這樣低落的靈性情況之中。亞該古、福徒拿都和司提法拿無疑對弟兄的屬靈福利深感憂慮,於是,他們專程前往以弗所會見使徒保羅。他們除了向他報導這些令人不安的消息之外,可能還帶來一封會衆給保羅的信;這封信提出了若干與這些爭論有關的問題。(哥林多前書7:1;16:17)從當時的證據顯示,這三位弟兄並非惟一對會衆情況表現關注的人。事實上,保羅從“革萊家的人”那裏已獲悉會衆成員之間彼此有紛爭。(哥林多前書1:11)無可置疑的是,這幾位報信者的報告幫助保羅對當地的情況獲得較清晰的了解,從而他可以決定應該提出甚麽勸告,和怎樣回答他們的問題。看來,我們現在的哥林多前書就是保羅在上帝聖靈指引下給他們的回信。保羅可能托亞該古、福徒拿都和司提法拿把這封信帶給哥林多會衆。
但亞該古、福徒拿都和司提法拿究竟是甚麽人呢?細讀那些論及他們的聖經記載,我們可以學到甚麽?
司提法拿一家
大約公元50年,保羅在希臘南部的羅馬行省亞該亞傳道,司提法拿一家就是保羅在這裏的“初收果實”,後來保羅還親自給他們施浸。顯然,保羅把他們視為堪作模範的基督徒,對哥林多會衆是個成熟穩定的影響。保羅熱切稱讚他們為會衆所作的工:“弟兄們,我勸勉你們:你們知道司提法拿一家是亞該亞的初收果實,而且他們致力服事聖民。願你們不斷順從這樣的人,順從所有既合作又勞苦的人。”(哥林多前書1:16;16:15,16)究竟司提法拿“一家”有些甚麽人,聖經沒有清楚記述。“一家”這個字詞可以僅用來指家庭的成員,但也可以把奴隸和雇工都一一包括在内。既然亞該古是個奴隸的典型拉丁名字,福徒拿都則是個解放了奴隸的典型名字;因此有些聖經注釋者推測,他們兩人都是屬司提法拿一家的人。
無論怎樣,保羅認為司提法拿一家是堪作模範的基督徒。這個家庭的成員都“致力服事聖民”。司提法拿的家庭必然看出,他們可以做些事去造益會衆,並且自願接受這些工作,視之為個人的責任。他們渴望為聖民作出這些服務,的確配得别人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和賞識。
“他們使我和你們的靈都感到安舒”
雖然保羅為哥林多會衆的情況深感憂慮,這三位報信者的到來卻使他振奮不已。保羅説:“司提法拿、福徒拿都、亞該古三人都臨在這裏,所以我很歡喜,因為你們雖然不在這裏,他們卻彌補了這不足之處。他們使我和你們的靈都感到安舒。”(哥林多前書16:17,18)保羅想到當時哥林多會衆的情況,自己又不在那裏,這點可能使他焦慮不已。但現在面前幾位哥林多會衆的報信者卻彌補了整群會衆不在的不足。他們的報告使保羅對當地的情況有個全面的認識,至少這個報告使他排除了若干恐懼。畢竟事情也許不像他想的那樣惡劣。
保羅説,這三位報信者所執行的任務不僅使他的靈感到安舒,同時也使哥林多會衆的精神振作起來。如果會衆知道,他們派出的使者不但把會衆每方面的情況都向保羅解釋清楚,同時還把保羅的忠告帶了回來,這無疑使他們感到安舒。
因此,保羅熱切稱讚司提法拿和他兩個同伴為哥林多會衆所作的努力。保羅認為,他們回到哥林多之後應該在這個分裂的會衆裏負起領導的職責,由此可見保羅多麽賞識這幾個男子。使徒敦促弟兄説:“願你們不斷順從這樣的人,順從所有既合作又勞苦的人。……你們要賞識這樣的人。”(哥林多前書16:16,18)保羅這樣大力推許清楚顯示,雖然會衆裏的情況令人緊張,這些男子卻自始至終地表現忠貞。這樣的男子應該受到會衆珍視。——腓立比書2:29。
精誠合作産生良好成果
跟耶和華的組織和組織的代表緊密合作能産生良好的成果,這是無庸置疑的事。保羅寫了第一封信之後不久,就寫我們現在稱為致哥林多人的第二封書信。這時會衆的情況已經漸有好轉了。憑着像亞該古、福徒拿都和司提法拿這些弟兄堅忍不拔的努力,加上提多的探訪,這一切都對會衆産生了良好的影響。——哥林多後書7:8-15;可參閲使徒行傳16:4,5。
藉着沉思聖經裏關於這些忠心男子的簡短記載,耶和華的現代會衆成員也能獲益不淺。例如,假設由於某些原因,當地會衆裏有些持續情況無法迅速獲得解決,以致弟兄們憂慮不已。我們應該做些甚麽呢?我們可以效法司提法拿、福徒拿都和亞該古所立下的榜樣。他們沒有逃避責任,相反,他們把會衆的情況告知保羅,然後將事情交在耶和華的手中。他們熱愛公義一事並沒有促使他們自行採取行動,或變成“惱怒耶和華”。——箴言19:3,《新譯》。
會衆屬於耶穌基督,他會在最適當的時間採取行動,解決一切足以對會衆的屬靈福利或和平造成威脅的難題,即如當日他對哥林多會衆所行的一樣。(以弗所書1:22;啟示錄1:12,13,20;2:1-4)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跟從司提法拿、福徒拿都和亞該古的榜樣,繼續努力為弟兄服務,我們就是忠貞地支持會衆的安排,造就弟兄,‘激發他們表現愛心,促進優良的作為’了。——希伯來書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