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卓越的愛之道
近年來,科索沃、黎巴嫩、愛爾蘭等名字常常在新聞中出現,令人聯想起流血、轟炸、殺戮一類事件來。誠然,宗教、種族或其他方面的分歧造成猛烈衝突並非新事。事實上,人類歷史充滿了種種形式的血腥衝突,造成了無法形容的苦難。
鑑於自古以來就有戰爭,許多人因此確信戰爭是無可避免的,人與人之間自然會有仇恨。然而,這種見解跟上帝的話語聖經的教訓完全相反。聖經毫不含糊地説:“沒有愛心的,就還沒有認識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8)由此可見,創造主要人類彼此相愛。
此外,聖經透露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創世記1:26,27)換句話説,人天生就有能力把上帝的各種特質反映出來,而上帝最傑出的特質就是愛心。既然這樣,為甚麽自古以來,人類彼此之間一向都這麽缺乏愛心呢?關於這點,聖經也幫助我們洞悉事情的成因:第一對人類亞當夏娃背叛上帝,墮落犯罪,結果他們所有的後代都承受到罪和不完美。羅馬書3:23説:“因為所有人都犯了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榮耀。”由於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罪和不完美,因此雖然上帝使我們有能力去愛别人,這種能力卻深受損害。那麽,人類再也無法彼此相愛嗎?我們有希望跟别人和平共處,相親相愛嗎?
必須學會愛上帝
耶和華上帝知道,儘管人類是不完美的,他們仍然有能力表現愛心。正因為這樣,他要求所有渴望取悦他的人都盡力表現愛心。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把這個要求清楚表明出來。有人問耶穌,在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誡命中,哪一條是最大的,耶穌回答説:“‘你要用全顆心、全個魂、全副思想,愛耶和華你的上帝。’這是最大的誡命,也是第一的。”又説:“第二的也相似,就是‘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全律法和衆預言者的話都繫於這兩條誡命。”——馬太福音22:37-40。
許多人覺得,要愛一個自己看不見的人十分困難。耶和華上帝是人類無法看見的,因為他是個靈。(約翰福音4:24)可是,上帝的作為卻天天影響到我們。為了造益我們,上帝創造了許多我們賴以生存的美物。使徒保羅曾指出這件事實:“[上帝]未嘗不為自己顯出見證,就是常行善事,從天降雨,賜下果實豐收的時節,叫你們飽得食物,大感歡欣,能够心滿意足。”——使徒行傳14:17。
雖然人人都在某方面從創造主的供應受惠,卻只有很少人真正感激他,或受到感動要稱謝他。因此,我們需要仔細想想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美事,沉思他種種作為所反映的美德。這樣,我們就能够領悟到偉大創造主的智慧多麽深廣,他的能力多麽令人生畏稱奇。(以賽亞書45:18)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够看出上帝多麽仁愛,因為他不但賜給我們生命,還使我們能够享受人生的種種樂趣。
請想想,上帝所創造的花朵這麽種類繁多、千嬌百媚。另一方面,上帝也賜給我們視覺,使我們能够從這些美不勝收的事物尋得無窮的樂趣!此外,上帝也供應各種各色營養豐富的食物去維持我們的生命。不但這樣,上帝把我們創造成具有味覺,使進食成為我們生活上的莫大享受。上帝對人多麽體貼入微!這一切豈不有力地證明上帝的確愛我們,處處為我們的最大福利着想嗎?——詩篇145:16,17;以賽亞書42:5,8。
除了通過“大自然之書”,創造主也通過他的話語聖經,向我們透露他是怎樣的一位上帝。聖經不但記載了耶和華上帝在以往所做的許多仁愛美事,還寫下了他應許不久就要賜給人類的種種幸福。(創世記22:17,18;出埃及記3:17;詩篇72:6-16;啟示錄21:4,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愛人類的最偉大表現是甚麽:他賜下獨生子去救贖我們,藉此使我們能够擺脱罪和死亡的奴役。(羅馬書5:8)不錯,我們越發加深對仁愛創造主的認識,就越發受到感動要由衷地愛戴他。
學習愛别人
正如耶穌指出,我們不但要全心全意愛上帝,也要愛人如己。事實上,我們如果愛上帝,就有義務要愛别人。使徒約翰説:“親愛的,既然上帝這樣愛了我們,我們自己就有義務要彼此相愛。”他進一步指出:“誰聲稱‘我愛上帝’,卻恨自己的弟兄,就是説謊的。人不愛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還沒有看見的上帝。愛上帝的,也該愛弟兄,這就是我們從他所受的誡命。”——約翰一書4:11,20,21。
正如聖經預告,在我們現今這個世界裏,大多數人都抱着自我至上的態度,“專愛自己”。(提摩太後書3:2)因此,我們如果想學習卓越的愛之道,就必須認真作出努力,更新自己的思想,效法我們仁愛的創造主,而不是跟從大部分世人的自私行徑。(羅馬書12:2;以弗所書5:1)事實上,上帝甚至“對忘恩邪惡的人也是仁慈的”。他“叫太陽升起,照邪惡的人,也照良善的人,叫雨降下,給正義的人,也給不正義的人”。既然天父為我們立下這麽優良的榜樣,我們自然應當竭力以仁慈待所有人,樂於幫助别人。這樣,我們就能够證明自己是仁愛天父的兒女了。——路加福音6:35;馬太福音5:45。
有時候,仁愛之舉可以感動别人歸附真神。若干年前,一個身為家庭主婦的耶和華見證人嘗試向鄰居談論聖經的信息,卻受到峻拒。可是,見證人不但沒有因對方反應不佳而灰心氣餒,反而繼續向她表現仁慈,樂於給她所需的幫忙。有一次,鄰居要搬家,見證人於是前來幫忙。又有一次,見證人安排一個朋友陪鄰居到機場去接鄰居的親戚。後來,鄰居終於接受研討聖經的安排;她雖然受到丈夫猛烈反對,最後卻成為熱心的基督徒。不錯,出於愛心的行動能够為人帶來恆久的福樂。
我們要是對自己忠實,就不得不承認上帝愛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有許多美德和優點。剛相反,雖然我們有不少過錯和缺點,上帝仍然愛我們。因此,我們應當效法上帝,學習對别人表現愛心;即使對方有不少弱點,也不要斤斤計較。我們只要訓練自己,學會留意及賞識别人的優點,而非老是挑錯,就會較容易去愛他們了。這種愛甚至可以超越基於原則的愛,進而成為密友之間的温情。
讓愛心不斷增長
愛心和友誼都需要受到適當的培養。要培養成功,其中兩個要素是真誠和忠實。有些人試圖掩飾自己的弱點,以求博得他們想結交的人的好感。然而,這樣做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别人終於會發現真相,對這種虛偽的行徑大起反感。因此,我們即使有些缺點,正在盡力加以克服,也不應當害怕讓真我顯露出來。這樣做有助我們跟别人建立友誼。
例如,亞洲一群會衆有個年長姊妹,她的學識不多。可是,她從沒有試圖掩飾這件事。舉例説,她坦白承認自己不曉得怎樣根據聖經預言和歷史,確定外邦人日期在1914年結束。a雖然這樣,她在傳道工作上十分熱心,對信徒同工又有愛心,又慷慨,因此弟兄姊妹都稱她為會衆的珍寶。
有些民族覺得,公開流露感情是不適當的。他們自幼受到教導,待人要拘謹有禮。對人體貼有禮固然是好的,可是,我們卻不應當過度拘禮,抑制自己的感情,不向别人流露出來。耶和華深愛他古代蒙揀選的子民以色列人,他並不覺得不好意思把這種喜愛表達出來。耶和華對他們説:“我以永遠的愛愛你。”(耶利米書31:3)同樣,使徒保羅對他在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同工説:“我們既然對你們深懷温情,就不但衷心樂意把上帝的好消息傳給你們,連自己的魂也衷心樂意給你們,因為你們是我們所親愛的。”(帖撒羅尼迦前書2:8)因此,既然我們正努力對别人培養真摯的感情,我們就應當讓這種感情自然流露出來,而不是加以抑制;這樣做才合乎聖經的教訓。
務要鍥而不舍
要學習愛别人,並且把愛心表達出來;這樣的學習過程是持續不斷的。要做到這點,我們就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因為我們不但要竭力克服自己的弱點,還要抵抗這個缺乏愛心的世界的強大影響。可是,這樣做能够帶來美好的結果,因此付出努力確實是值得的。——馬太福音24:12。
甚至在這個極不完美的世界裏,我們仍然能够跟别人保持良好關係,使自己和别人都享有内心的安寧,深感快樂滿足。我們努力培養更大的愛心,就能够證明自己的確配得在上帝的新世界裏享永生。最重要的是,我們努力學習卓越的愛之道,就能够贏得仁愛創造主的悦納和祝福,從今直到永遠!
[腳注]
a 詳見《洞察聖經》第1册,132-135頁。
[第10頁的圖片]
基督徒的愛心能够以各種仁慈之舉表達出來
[第8頁的圖片鳴謝]
UN PHOTO 186226/M. Gra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