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揚好消息——放膽發言,但卻表現機巧
1.彼得和約翰被命令停止傳道時。他們回答説:“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説。”(徒4:20)甚麽促使他們這樣放膽發言?他們“禱告”,並且“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上帝的道。”(徒4:31)我們若跟從使徒們的榜樣,我們無疑也能够同樣放膽傳道。
2.然而,我們可以怎樣放膽發言而同時表現機巧?一部字典對“機巧”一詞所下的定義是:‘敏於留意怎樣做或説以免冒犯别人的意思’。建立雙方同意之點可以幫助我們表現機巧。學會跟别人推理也可以幫助我們如此行。為了幫助我們表現勇氣和機巧,我們實在沒有甚麽可以比運用《根據聖經而推理》一書更佳的工具。
保持平衡
3.若要使傳道工作大功告成,在勇敢和機巧兩方面保持平衡相當重要。例如,我們可以怎樣回答别人提出‘所有宗教豈不都有好處’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推理》第323頁找到一個直接但富於機巧的答案。此外,别人若提出問題——我們何以屢次上門探訪那些並非耶和華見證人,同時又有自己信仰的人——時,我們可以按照《推理》第206頁所舉出的資料,勇敢而機巧地加以答覆。有些人則問,何以耶和華見證人並不參與改善社區環境的事務。《推理》第207和208頁提供多個優良的論點,使我們能够放膽發言,但卻表現機巧。
例子
4.彼得説,我們應當“常常作好準備,去回答那些問[我]們為甚麽懷有盼望的人”。接着,他補充説,我們應當“用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彼前3:15,《新譯》)不錯,彼得意識到需要放膽,但也需要機巧。社方出版的刊物報導傳道員跟從這種方法曾有很好的成果。——中《守》86 10/1 6-7頁;中《守》87 2/1 21、24頁;《年鑑》87(英文)53-54頁。
5.正如許多事例表明,在禱告中仰賴耶和華可以使我們獲得聖靈的幫助,從而強化我們放膽發言和表現機巧。——徒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