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着有效的聖經研究打動人心
1 耶穌樂於遵行他天父的旨意,也樂於幫助别人事奉耶和華。(詩40:8;太9:37,38;11:28-30)耶穌並不僅滿足於傳達他的信息。我們如果要成功地鼓勵别人與我們一起從事傳福音的工作,就必須打動聖經學生的心。這樣做所牽涉到的,不單是一問一答地討論刊物。若要打動人心,我們就需要在準備的時候緊記着我們的學生。
2 耶穌對别人懷有個人的關注。他顧及别人的觀點,運用比方簡化深奧的問題。(太5-7章)辨識别人所面對的難題之後,耶穌提出適當的勸告。(可9:33-37)聽衆起初若不能領略耶穌教訓的要點,他就會耐心地説明他要説的事情。(太16:5-12)耶穌對别人的深切關懷應該推使我們問道:‘我若是個學生,我需要知道甚麽事情才能明白這些教訓,並且受到這些教訓所感動呢?’——注意《1971年鑑》,第246-7頁。
要強調聖經
3 有人問一對夫婦甚麽促使他們樂於對所聽見的信息作出響應,他們答道:“我們所聽見的東西就在聖經裏。”不錯,上帝的話語能够打動人心。(來4:12)要時常提及聖經,盡量運用段落裏的經文。要幫助學生看出,為甚麽某條途徑是明智或愚昧的。要與他們推理,使他們看出服從上帝的律法可以怎樣使他們得益。——可參看《守望台》1985年2月1日刊第15-16頁。
4 許多傳道員都發覺,運用《推理》書去強調聖經非常有效。例如,當討論到《永遠生活》第124頁第13段的時候,户主也許問為甚麽他的教士説孩子死去是由於上帝想孩子和他一起在天上的緣故。討論《推理》第99頁在“為甚麽嬰孩會死?”這個標題之下的資料可以強調耶和華渴想保全家庭的安排。這些資料也許能使對方確信耶和華深愛人類。
提出問題
5 藉着有效地運用問題,耶穌幫助人思想和推理。(太17:24-27)學生的答案可以幫助我們決定他正學得甚麽,同時察出他仍然持有甚麽不符合聖經的觀點。或者學生正在竭力克服吸煙的習慣。你們已經温習過《永遠生活》第27章的資料,以及《儆醒!》1989年12月8日刊第13-16頁的資料。他看出需要停止吸煙。可是,他真的確信自己應該擺脱煙癮嗎?你可以問他:“你對這件事有甚麽感覺?假設你現在就停止吸煙,但有些朋友取笑你,你會怎樣做?”
6 可是,有一點要留意,有時這些問題可能得到一個使你感到意外或失望的答案。若然,你應該怎樣做呢?如果所涉及的是個敏感的問題,你就最好不堅持爭辯下去,反之你可以説:“現在讓我們繼續討論下去。我們可以在以後再談這個問題。”或者説,“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嗎?”(約16:12)由於知道學生對問題的真實感覺,你能够準備一些資料去幫助他繼續進步。我們應該力求打動别人的心,禱告求耶和華幫助對方在靈性上長進。——林前3:5-9。
7 主持聖經研究的時候,要常常記得用足够的時間和學生推理,分析正在討論的資料。要調整你的教導方法以適合對方的需要。要努力在學生心裏養成對耶和華、聖經,以及耶和華的組織深摯的愛心和尊重。願我們都竭力主持有效的聖經研究,盡自己本分幫助别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徒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