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月報》 8/99 8頁
  • 你會對佛教徒説些甚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會對佛教徒説些甚麽?
  • 王國傳道月報-1999年
  • 相似資料
  • 在泰國向佛教的僧侶作見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她所讀的每節經文都打動我的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佛教是妙悟之道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 怎樣克服障礙,延續傳道話題
    根據聖經而推理
查看更多
王國傳道月報-1999年
《月報》 8/99 8頁

你會對佛教徒説些甚麽?

1 在有些地區,逾半數受浸的人都來自佛教背景。究竟甚麽吸引這些人接受真理呢?你可以怎樣向佛教徒傳講好消息呢?

2 真正關注對方:不少曾是佛教徒的人表示,使他們開始對真理感興趣的,不是傳道員跟他們作深入的推理,而是由於傳道員向他們表現真摯的個人關注,令他們深受感動。在美國,一個姊妹遇到一個來自亞洲的婦人。由於姊妹的態度非常友善,婦人同意接受聖經討論的安排。婦人的英語不大流利,但姊妹卻耐心地繼續跟她研讀聖經。如果婦人十分疲倦或無法研讀,姊妹就只是作個友善的探訪,然後安排下一次繼續研讀。最後,婦人和兩個兒子,還有她的年老母親,都受了浸。婦人返回家鄉後,幫助了許多人認識真理。現在她的一個兒子在分社服務。我們要是把耶和華的“仁慈和愛人的心”反映出來,這可以帶來多大的報酬!——多3:4。

3 佛教思想:一般來説,佛教徒都寬容其他的主張,卻認為沒有必要緊守一套明確的教義。因此,個别佛教徒的信仰也彼此不同。然而,在佛教徒當中,一個常見的信仰是,人生充滿苦難,但藉着覺悟,人能够擺脱輪迴投生之苦。據稱,人如果要從輪迴的循環獲得釋放,就必須達到涅槃的境界。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狀態,因為涅槃不是一個地方,也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種擺脱痛苦罪惡、四大皆空的境界。(參看《人死後有甚麽遭遇?》,第9-10頁,英語版。)這意味着甚麽呢?這意味着我們跟對方辯論佛教哲學,也許會有反效果的。我們倒應討論一些人人都關注的切身問題。

4 強調共同關注的事:佛教徒通常認為人生在世自然要備嘗痛苦,他們可能覺得在地上永遠活下去是個荒謬的觀念。儘管這樣,人人都渴望享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看見苦難終止,以及明白人生意義。請留意我們可以怎樣強調這些共同的需要。

5 你可以試用這個介紹詞:

◼ “現今世上有許多無辜人受苦。你認為如果要終止人間的苦難,甚麽事是必需的呢?[讓住户回答。]有一個古老的應許給我很大安慰。[讀出啟示錄21:4。]當然,這個日子還沒有來到;但我們都希望看到這個日子來到,豈不是嗎?”然後向住户介紹一本解釋苦難會怎樣終止的刊物。

6 如果對方是個年長的人,你可以這樣説:

◼ “現今世風日下、人慾橫流,你和我都很關心這種情況對我們的兒女有甚麽影響。為甚麽在年輕人當中,不道德的事越來越常見呢?[讓住户回答。]你知道有一本書早已預言到這種情形嗎?這本書在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創立之前很久,已開始寫作了。[讀出提摩太後書3:1-3。]雖然人的知識和學問不斷增加,這些情形卻絲毫沒有改善。[讀出第7節。]這本刊物曾幫助我明白一些真理,是許多人都不知道的。你喜歡讀讀這本刊物嗎?”然後向住户介紹一本適當的書刊或册子。

7 佛教徒通常都尊重聖經,認為這是一部聖典。因此你不妨直接從聖經讀出經文來。(來4:12)如果住户表示不願受到西方文化所影響,你可以告訴他所有執筆寫聖經的人都是亞洲人。

8 甚麽刊物效果最佳? 題名為《苦難會有一天終止嗎?》的單張是特别為佛教徒撰寫的,現已印成漢語、日語、僧伽羅語和泰語。此外,許多傳道員也曾成功地運用以下刊物:《人類尋求真神》、《家庭幸福的秘訣》、《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人生有甚麽目的?你怎樣才能尋得?》、《恆久的平安和幸福——怎樣才能找着?》;假如還有供應,也可以運用《王國消息》35號,題目是“會有一天人人都彼此相愛嗎?”。現今正學習真理的佛教徒,大多數起初都研讀《要求》,然後研讀《知識》。

9 據稱在保羅到雅典傳道之前差不多四百年,已有佛教僧侶在當地傳教,但我們無法肯定保羅有沒有遇到一些受佛教思想影響的人。然而,我們卻清楚知道保羅決心要向所有種類的人作見證。他甘願“做所有人的奴隸”,為的是要“盡力救些人”。(林前9:19-23)我們從事見證工作的時候,只要對每個遇到的人表現個人的關注,留意強調我們共同懷有的希望,我們就可説是效法保羅的榜樣了。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