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7 9/1 521-526頁
  • 一位慈愛的上帝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一位慈愛的上帝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相似資料
  • 領受上帝的分外恩典,表現感激之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6年(研讀版)
  • 分外恩典
    洞悉聖經(上冊)
  • 表現仁慈以取悦耶和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宣揚上帝分外恩典的好消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6年(研讀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守》67 9/1 521-526頁

一位慈愛的上帝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07:1。

1,2.有些人對上帝懷著怎樣的看法?這與大衛所寫的話比較起來怎樣?

你對上帝的觀念如何?你將他視為一個慈祥仁愛的神嗎?抑或是一個對人類的事務及難題漠不關心的神呢?抑或你認為他會在世事上偏袒一方,會祝福列國的流血戰爭,如果這些國家持有「公義」的立場的話,或甚至會為了他那無法測度的旨意武斷地將你一個親者的生命奪去?

2 這看來並不像詩篇的執筆者大衛所論及的上帝:「耶和華是良善正直的,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他必按公平引領謙卑人,將他的道教訓他們。凡遵守他的約和他法度的人,耶和華都以慈愛誠實待他。」——詩篇25:8-10。

3,4.我們對造物主應該懷有什麼態度?為什麼?

3 大衛曾被他自己的同胞追緝而逃亡,但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煩惱而怨責上帝。相反地他禱告說:「耶和華阿,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將你的路教訓我。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導我,教訓我,因為你是救我的上帝。我終日等候你。耶和華阿,求你紀念你的憐憫和慈愛,因為這是自古以來所常有的。」——詩篇25:4-6。

4 有許多人雖然在環境上不及大衛惡劣,卻仍然怨責造物主。他們無法了解為什麼上帝不親自替他們解圍,而且喜歡將他們所有的不幸和煩惱,不論其來源如何,均歸咎於上帝。但是我們最好考慮一下耶和華的道對這個問題怎樣說。他是一個慈愛的上帝,像大衛所宣佈一樣嗎?抑或他像有些牧師所聲稱一般是個殘酷不仁、嗜血好戰的神呢?

5.大衛明智地聽從耶和華的道的什麼訓示?

5 大衛曾被掃羅王誣告和追緝,而掃羅王卻是耶和華授權去領導他的百姓的人。可是大衛卻沒有因為掃羅的傾軋而怨恨耶和華;大衛並且拒絕將「耶和華的受膏者」殺死以便為自己伸冤。他記得以色列的律法:「不可心裡恨你的弟兄;總要指摘你的鄰舍,免得因他擔罪。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17,18。

6.(甲)以色列人的戰爭預表什麼?但我們不應該妄下什麼結論?(乙)耶和華怎樣恩待大衛?

6 後來大衛率領以色列人與迦南人作戰以求將他們逐出上帝應許賜給以色列的祖先亞伯拉罕的土地。這項行動乃是一個預言性的先模,它影射耶和華會怎樣在我們的日子將一切反抗他的統治權的人從地上清除以便將地球賜給那些愛戴和事奉他的人,那些「遵守他的約和他的法度的人。」可是,聖經卻絕沒有表示耶和華在今日為地上的任何一個國家作戰。相反地,以賽亞預言他的百姓會將他們的刀槍打成犁頭而不再學習戰士。耶和華曾因大衛是個戰士而沒有將建造耶和華的聖殿的殊榮賜給大衛。可是大衛仍然忠心地執行耶和華在他的日子的旨意,因此耶和華應許王位會必不離開他的世系。(使徒行傳13:36)關於這點,以賽亞預言性地宣告說:「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我必與你們立永約,就是應許大衛那可靠的恩典。」難怪大衛宣佈說:「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以賽亞書55:3;詩篇13:5,6。

7.保羅怎樣將上帝對大衛所表現的慈愛與耶穌的日子連貫起來?

7 使徒保羅將大衛的約和耶穌的日子的事件連貫起來,解釋說:「我們也報好消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上帝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兒子,我今日生你。』論到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不再歸於朽壞,就這樣說,『我必將所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由此上帝實現了他對大衛所作的應許,將大衛的後嗣及耶和華的獨生子耶穌復活而使他在耶和華所訂的時間成為他的新事物規制的君王。——使徒行傳13:32-34。

8.我們有些什麼證據表明耶和華是一位慈愛的上帝?

8 從一開始,一連串的事件即已將耶和華對人類的仁慈和愛護表露無遺。耶和華的旨意是要公義的人類生活在地上樂園般的情況之下;他的這項旨意是絕不會無法實現的。當耶和華使地球成為人類的一個美麗家園時,他並非只是供給人最低程度的必需品,反之他使地上長滿果實纍纍的樹木和繁花密佈的樹叢以愉悅人類。在園中他種了一顆生命樹;他期望將來第一對男女會證明他們的忠心而將樂園的疆界擴展到地球的四極。甚至在他們反叛他,而他亦對他們執行了所判的懲罰之後,耶和華仍然在預言中表現他的恩典,因為他宣告一切對他有信心的人都會在未來得救贖。

9.大衛承認他有什麼需要?上帝怎樣為人預備了這個希望?

9 樂園的情形會怎樣恢復呢?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說:「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亞伯拉罕的這個後裔會成為救贖人類的工具而使萬民得福。大衛曾在禱告中表露過這種需要,說:「求你不要紀念我幼年的罪愆和我的過犯。耶和華阿,求你因你的恩惠,按你的慈愛紀念我。耶和華阿,求你因你的名赦免我的罪,因我的罪重大。」(創世記22:18;詩篇25:7,11)大衛看出僅是牲畜祭物並不足以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贖罪祭,但他信賴耶和華的慈愛會為人作這項準備。耶和華與大衛所立的約乃是使耶和華的旨意實現的另一個步驟。(撒母耳記下7:16)怎會如此呢?正如保羅論及耶穌說:「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是稱義了。」由於耶和華的恩典,這打開了使萬民得福的一個多麼美好的展望——使他們的罪孽過犯得蒙赦免,正如大衛所提及一般!——使徒行傳13:38,39。

10.一般人對耶和華的恩典反應如何?這表示什麼?

10 直至今日人類仍未接受和實踐耶和華與他的愛子在仁慈方面給予我們的教訓。相反地,今日在世界各地仍然充滿了國籍所形成的仇恨,宗教差異所造成的偏見,種族所促成的歧視和不平待遇。跟從這樣一條途徑的人表明從他們的造物主的觀點看來他們正在黑暗中摸索,他們的眼睛已被黑暗所蒙蔽。(約翰一書2:9-11)人若跟從仁慈的途徑而行,他便可說是與耶和華同行和行在光中。這種來自他的道的光進一步將上帝的兒女和跟從撒但的殘暴、分裂、仇恨之途的人的不同顯露出來。「從此就顯出誰是上帝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凡不行義的就不屬上帝,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的,殺了他的兄弟」——約翰一書3:10-12。

11.(甲)耶穌作了一個關於仁慈的什麼比喻?(乙)他怎樣像天父一樣表現大公無私的精神?

11 愛弟兄的意思並不是僅指愛自己的家人或甚至愛與自己同族的人而言。正如耶穌說:「聽了上帝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了。」(路加福音8:21)因此他並沒有訂出任何基於血統或種族的界限來。他知道他的父對所有種類的人都同樣施恩,而且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上帝使所有的人都具有同一的血統,並且通過他的兒子賜給所有的人在他的王國治下生活的同一希望。有一個知道耶和華吩咐我們要愛鄰舍如同自己的律法師曾問道:「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在回答時說有一個人在由耶路撒冷往耶利哥的途中被強盜搶劫和打個半死。一個祭司和利未人經過,但卻對他視若無睹;後來他終於獲得一個撒馬利亞人的仁慈照料。耶穌問道:「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無疑表明自己是真正鄰舍的乃是善待別人的人。耶穌嘉獎這種善行,因為他對詢問他的人說:「你去照樣行吧。」——路加福音10:29-37。

12.(甲)我們不應該將什麼歸咎於上帝?(乙)聖經怎樣表明這點?

12 雖然有許多人不但在鄰人需要幫助時視若無睹,甚至對他們的造物主忤逆不忠,耶和華卻繼續對人類表現堅忍、耐心和仁慈。(詩篇107:11-13)雖然意外、戰爭或疾病為千百萬的男女老幼帶來突然而意外的死亡,我們卻不應該歸咎上帝。相反地,他為一切渴求生存的人打開了永生的道路。他和他的愛子都提倡和實踐仁慈的美德。——傳道書9:11;希伯來書2:14。

13.(甲)據何西阿指出,以色列人陷入什麼情形之中?(乙)人若肯悔改,耶和華便會表明他是怎樣的一位上帝?

13 可是,耶和華在過去許多世紀對人所表現的仁慈絕不是說他對所有的過犯都視若無睹或感情用事地一律予以赦免。他曾對以色列人這樣描述自己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34:6,7)後來以色列人變成配受懲罰。何西阿描述當時的人的慈愛有如「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猶大不忠地違背了他們與耶和華所立的約。非但沒有實踐他們的上帝那種慈愛,基列淪為一個「作孽之人的城,被血沾染。強盜成群,怎樣埋伏殺人,祭司結黨,也照樣在示劍的路上殺戮,行了邪惡。」以色列人墮落了。地方上的情形既然如此,既使以前尚有一點慈愛存在,它也像露水一樣在清晨流逝了。何西阿有很好的理由呼籲說:「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耶和華所要的是他們的忠貞的愛而非祭物;他想他們體會的是上帝的知識而非燔祭的重要。(何西阿書6:1-10)人民若肯改過自新,耶和華便會表明自己是一個「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的上帝,雖然他「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14.在使徒的日子以色列人的情形怎樣?耶和華為外邦人作了什麼安排?

14 在許多世紀之後,使徒保羅論及耶和華所保持的這種平衡——一方面是個仁慈的上帝,同時在犯過者罪有應得時予以嚴懲。他引證耶和華對以賽亞所說的話:「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以利亞甚至對上帝控訴以色列人說:「名[耶和華]阿,他們殺了你的先知,拆了你的祭壇,只剩下我一個人。」但是耶和華並沒有捨棄他的百姓。他知道除了以利亞之外還有七千個忠心的人留下來。因此雖然這個民族時常跌倒,他們卻沒有完全失去耶和華的喜愛。正如在以利亞的日子有七千人拒絕崇拜巴力,在耶穌從事傳道工作的期間也有一小群以色列人保持忠心。保羅寫道:「如今也是這樣,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可是,大部分的以色列人卻好像沉睡了一般;他們對於耶和華憑著他的恩典像他們打開奇妙機會懵然不見和充耳不聞。他們的不忠為外邦人,即列國的人,打開了加入耶穌所創立的新約的大好機會。這樣猶太人便不再是一個與其他所有民族隔開的選民了;將兩者隔開的牆已被拆除了,因此其他的民族也可以贏得耶和華的喜悅而成為與他立約的選民。——羅馬書10:21-11:11;彼得前書2:10。

15.保羅怎樣用比喻說明耶和華的行動?他發出什麼警告?

15 在描述這種情形時,保羅把與耶和華立了約的選民比喻為一顆橄欖樹的枝子。既然以色列以一個民族而論證明未能產生果實,上帝遂將靈性死去的枝子折下而將一些來自一顆野橄欖樹的枝子(代表外邦國家中忠心的人)接種上去,使他們能夠獲得耶和華的豐富恩典和他所賜的幸福。保羅警告說這並不是由於被接種的人有任何特別的功勞,反之乃是因為首先獲得機會的人缺乏信心的緣故。他提醒他們說:「上帝既不愛惜原來的枝子,也必不愛惜你。可見上帝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裡;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羅馬書11:21,22)人必須保持信心和服從才能繼續享有耶和華的仁慈。這並不是國籍或種族的問題。正如保羅指出,「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因為『凡求告主[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羅馬書10:12,13;2:7-11。

16.永生的希望怎樣成為可能?

16 耶和華已憑著他的恩典向人打開了永生的門戶。藉著捨出他的愛子作為贖價以拯救我們脫離亞當遺傳下來的定罪與死亡,他使公平的天秤保持均衡。保羅在提多書3:4-7強調這點說:「到了上帝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聖靈就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好叫我們因他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耶和華的確是一位慈愛的上帝。我們之能夠得永生並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義行的緣故,反之這乃是由於耶和華表現他的恩典為人準備一個贖價,而耶穌則自願犧牲他那屬人的生命作為祭物以成就這件事。「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從他豐滿的恩典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在這方面耶穌將他的天父的仁慈品質充分反映出來。——約翰福音1:14,16。

17.恩典怎樣得以作王統治?

17 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人能夠有永生的希望並不是由於人所採取的任何行動,因為所有的人都犯了罪;可是上帝卻憑著他的恩典賜給人藉著基督耶穌的贖價犧牲懷具信心而稱義的希望。(羅馬書3:23,24)直至基督的時候,上帝所賜的律法不斷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是不完美和有罪的。但耶穌的贖價卻為他們打開了獲得上帝的恩典的機會。直至那時為止,罪與死一同作王,但耶和華隨即為人打開一條道路,使「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得永生。“(羅馬書5:21)耶穌來到成為一位領袖和司令以祝福萬民,從而應驗了上帝那關於應許大衛的可靠恩典的永約。——以賽亞書55:3,4。

18 有些人怎樣將上帝的恩典推開一旁?

18 今日基督徒並不在摩西律法的約之下,反之他們在新約之下受著上帝的靈所引導。(羅馬書6:14)雖然如此,我們之有希望在上帝眼中獲得一個公義的地位並不是由於我們的行為的緣故。使徒保羅曾有力地論及這點,表明沒有人能夠憑著自己的努力獲得永生:「我不廢掉上帝的恩;義若是藉著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加拉太書2:21)事實上保羅接著說:「你們這些要靠律法稱義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加拉太書5:4;羅馬書11:5,6。

19.耶和華賜給今日的基督徒一項什麼權利?

19 可是,雖然我們之具有永生的奇妙希望,不論在天上抑或在地上,均不是由於我們自己的努力而是由於基督所獻的祭物之故,這件事實並不是說耶和華沒有將一項工作任務交給我們。因此保羅提醒加拉太人說:「那……施恩召我的上帝,既然樂意將他兒子啟示在我心裡,叫我把他傳在外邦人中。」(加拉太書1:15,16)藉著接受這個傳福音的呼召,今日的基督徒也可以參加傳道工作以表示他們感激耶和華的恩典。身為上帝的兒子,我們應該將他仁慈品質對別人反映出來,而這樣行的最好方法莫過於將帶來永生的真理傳給他們。耶穌便曾這樣行,藉著傳道工作將上帝的恩典和真理與他人分享。——約翰福音1:17,18

20.誰是仁慈的真正根源?他發出什麼邀請?

20 耶和華自己乃是仁慈的根源。正如年老的使徒約翰寫道:「主[耶和華]阿,誰敢不敬畏你,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因為獨有你是聖的(慈愛的,《新世》,1950年版)。」(啟示錄15:4)甚至一些形式與上帝相背的人,他們若肯改過自新的話,他們仍然可以有機會與上帝和好而贏得永生的恩賜,正如約珥先知促請忤逆任性的以色列人說:「[要]歸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因為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約珥書2:13。

21 撒但正在力圖怎樣?但什麼能夠使人得救?

21 在另一方面,撒但正竭盡全力企圖抵消耶和華的仁慈,因為他知道自己只剩下很短的時間可以蒙蔽世人使其受不到好消息的啟迪了。(哥林多前書4:4)他竭力詆毀造物主,使人以為他是一個對人類的難題和痛苦漠不關心的上帝,以為他會在世人的戰爭中偏袒一方以致必須對人類的苦難和憂傷負責。(約翰福音8:44)但是耶穌預知在耶和華未於最後將撒但的欺騙和搗亂鏟除之前,上帝必定會對世人發出一項警告,並清楚地表明耶和華其實是一位慈愛的上帝,他會通過他那在基督耶穌治下的王國為他的百姓帶來幸福。為了這緣故將一批有信心的人召集起來成為他的見證人,並形成一個普世性的組織以向人宣揚「這王國的好消息。」在今日參加這件由上帝所委任的工作可以使你得救。——羅馬書10:9-11。

22.墮入撒但的陷阱的人會遭遇什麼命運?

22 在最後的大災難尚未臨到撒但組織之前的這段過度時期中,許多人正有機會聽見王國的信息而像大衛一樣禱告說:「耶和華阿,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將你的路教訓我。」(詩篇25:4)他們深深體會到上帝是一位對一切「遵守他的約和他法度的人」施恩的上帝。他們不再落入撒但所設的缺乏信心的陷阱裡,對近年來戰爭中的暴行念念不忘而歸咎於上帝。(雅各書4:1,2)可是,基督教國卻通常像古代的以色列人一樣,所表現的慈愛在有不幸發生時便像清晨的露水在驕陽之下一般迅速消失了,因為它並不是以對耶和華,對他的道和王國的真正信心為基礎的。這樣的人除非回頭歸附耶和華及尋求上帝的知識,否則當耶和華在哈米吉多頓大戰將一切惡人從地上清除時,他們便會像在一場收割中一般被剪除了。正如以賽亞先知所預言,屆時有信心的人會「出去觀看那些違背我[的]人的屍首。」——以賽亞書66:24。

23.(甲)聖經怎樣表明耶和華的公平?(乙)耶和華的嚴厲怎樣也證明是一種仁慈?

23 由此可見耶和華在他所作的公義判決上剛柔相濟、恩威並施的。他會一方面嚴懲那些反對他的王國大使和他們的信息,並且與他的公義旨意背道而馳的人,同時恩待一切對他懷具信心的人而賜給他們永生的希望。(路加福音20:9-18)甚至在這「末世」的時候,耶和華仍然繼續表現他的忍耐而不想任何人滅亡。(彼得後書3:9)憑著所採取的行徑,每個人可以決定他究竟會受上帝恩待抑或嚴懲。當耶和華將地上的罪惡徹底鏟除時,他會對所有相信他的人都表現仁慈。(希伯來書10:26-29)那時以下的話便真正實現了:「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羅馬書5:21;詩篇107:15。

[第524頁的圖片說明]

好心的撒馬利亞人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