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9 1/15 56-59頁
  • 僅有敬虔的外貌的「宗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僅有敬虔的外貌的「宗教」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小標題
  • 只是一種外表
  • 成因何在?
  • 真正的敬虔
  • 今日可以在哪裡找到?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69 1/15 56-59頁

僅有敬虔的外貌的「宗教」

基督教國的宗教有什麼不妥呢?

我們可以在哪裡找著真正的基督徒果實呢?

我們在到處都看見一些報導證明基督教國的宗教有些不妥之處。「美以美會的信徒數目銳減」,紐約《時報》1968年一月九日刊說;「英國聖公會報告教會的教友數目下降」,加拿大渥太華《市民報》在1967年八月廿三日刊說;「天主教會面對危機,教士日見短絀」,加州奧克蘭《論壇報》1967年九月十日刊說;「教會已不能應世界的需求,主席說」,密蘇里州聖路易《郵報》在1967年十一月十六日刊報導說。

安尼斯特·朗博士,「大概是加拿大最大的新教教派中最有勢力的人物」,也發表類似的言論。我們在加拿大多倫多《每日星報》1967年十一月十八日刊讀到:「他引用美國教會的《觀察報》的話表示教會已進入一個危機:影響力的銳減、失去會員、經濟衰落,牧師們普遍感覺受挫、與及新傳教士的短缺。」

南方神學院宗教教育系教授淮德里·愛治同樣證明基督教國的宗教有不妥之處:「教會徒有虔誠的口吻,……但卻使教友呼呼入睡。」他進一步說人們離開教會是「因為他們留意到我們所過的教會生活,並體會到它是非常造作的。」——《基督徒索引》1967年十二月十四日。

這種報導不禁使一個研究聖經的人想起使徒保羅所說的預言:「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摩太後書3:1-5。

只是一種外表

無疑因為宗教只「有敬虔的外貌」,以致今日基督教國充滿了混亂和挫折,並經歷到一種顯著的衰落。正如紐約著名的羅馬天主教作家法蘭·雪德說,「許多人當應該從聖經吸收宗教知識時都陷入『一種虔誠的昏睡』中。」美國浸信會傳教部的理事鄂特里在每年一次的傳教會議中所說的話亦……具有同樣的涵義:「這裡有許多活動,但是我們在靈性上卻變成死氣沉沉。」——德薩斯州侯斯頓《郵報》,1967年一月十九日刊。

有些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在靈性上垂死的程度正可見於某些宗教大會的代表們的行為舉止,它發生的「事件」更證明他們的宗教只有「敬虔的外貌」而已。佛羅里達州聖彼得斯堡《時報》1967年十二月九日刊說及在德薩斯州多拉斯一個美以美會教育家的集會中所發生的「新潮」。它的特色是嘈吵的音樂、彩色的光線、現代服裝的舞蹈,襯以一幕古劇的背境。它被稱為含有「最不合教會身分的成分」,結果會有些人喊道:「它使我狂了;」「它使我頭痛欲裂。」

可是與去年十月美國教會與社團會議在全國教會會議贊助下舉辦的新潮節目比起來,它還算是相當溫和。這項節目包括「一幕電影順序描述一對夫婦性交的側面、一個脫衣舞娘脫去她的衣服與及一個無上裝的舞女的搖擺舞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1967年十一月廿七日刊)一份基督新教周刊,《基督教世紀》,將這節目形容為「嘈音[不和諧的聲音],古怪的顏色和眩目的光線的一種帶有虐待狂的新潮大雜會。」

進一步證實基督教國的教派只有「敬虔的外貌」的證據見於美以美教會的出版物《世界展望》1968年一月刊。它承認說:「我們兩種主要的罪過就是以虛文代替律法的精神,……及對教會的性質的誤解,它導致我們以為教會應該是一個商業機構而非一個家庭和友愛的團體。」有鑑於此,我們自不難了解為什麼該報的編者談及「一種遍布全國教會而看來在美以美教會裡特別嚴重的挫折之感。」

「以虛文代替精神」的宗教就是一種僅具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的宗教。它可以比作一個刻上或畫上花紋的蛋殼。藝術家在蛋的兩端鑽了一個小孔,將它裡面的蛋黃和蛋白吮出來或吹出來,然後小心而技巧地在這些蛋殼上刻上或畫上精美的花紋。顯然這種蛋殼不但容易破碎,而且對一個飢餓的人來說是沒有營養價值的。只有一種敬虔外貌的基督教國各教會也是這樣。它們可能經過高度的粉飾,但是在現代文化的壓力和考驗之下卻被證明是十分脆弱的,對那些真正「感覺在靈性上有需要」的人亦毫無宗教的營養價值。(馬太福音5:3,《新世》)或者用另一個譬喻去說明,它們可以比作一塊被白蟻蛀透而外面塗上一層有金屬光澤的油漆的木材;從外表看來它好像鋼一樣,但它不足支撐重物是可以想像的。

鑑於以上的討論,早在1967年舉辦的一項民意調查透露有百分之57的被訪問者感覺宗教在美國正失去對人民的影響力——四倍於十年前具有這種想法的人——那又何足怪呢?

成因何在?

這種可悲的情況是由什麼造成的呢?上帝的道聖經給予我們答案。從以賽亞的時代,甚至更早的時候,直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毀滅的時候,在以色列國裡曾斷斷續續地存有這種類似的情形。(以賽亞書1:13-15)什麼引致這種情形呢?耶和華的先知以賽亞回答說:「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還是領受人的吩咐。所以……他們智慧人的智慧必然消滅,聰明人的聰明必然隱藏。」(以賽亞書29:13,14)耶利米先知舉出另一個原因向我們解釋為什麼那些智慧人的智慧被消滅:「智慧人慚愧驚惶,被擒拿,他們棄掉耶和華的話,心裡還有什麼智慧呢?」——耶利米書8:9。

並非只是宗教領袖須要負責。同一位先知證明說:「國中有可驚駭可憎惡的事,就是先知說假預言;祭司藉他們把持權柄。我的百姓也喜愛這些事。」不錯「有這樣的先知,也必有這樣的百姓。」——耶利米書5:30,31。

今日我們體會到基督教國裡存有同樣的情形。正如浸信會牧師克利斯窩爾承認,「基督教國之衰落是由教士們本身不相信聖經是上帝的道。」為什麼教士們不再懷有這種信心呢?由於他們在神學院所受的教育。所以聖彼得斯堡《時報》1967年十二月九日刊在「宗教信心受到挑戰」的標題下報導在這些神學院裡所進行的改革。它提及一個研究了基督教神學三年而不久將獲得神學學士學位的學生。這學生說:「我沒有任何我可以完全確定的信仰。」換句話說,他並不堅信上帝存在,更不用說相信聖經是上帝默示的道了。你會喜歡在生活上受這種教士所引導嗎?

真正的敬虔

有敬虔的外貌不一定是不對的。希伯來書10:24,25吩咐基督徒不要停止聚會以繼續互相造就。在基督徒的聚會所聚集在一起乃是敬虔的一種表現;唱宗教的詩歌、作禱告等亦是。所有這些事本身都是對的,如果它們是根據聖經和並不墨守形式的話。真正的敬虔是由行為表現出來的。正如耶穌在他的登山寶訓中指出,聰明的人(他的真正門徒)不但會與他人聚集一起聆聽上帝和耶穌的教訓而從事一種形式的崇拜,他還會將其實踐出來。他會遵行耶穌的命令,在一塊不會動搖的磐石上建造屬靈的「房屋」。(馬太福音7:24-27)耶穌的同母異父的弟弟,雅各亦勉勵我們說:「只是你們要知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那些以為上帝僅要求他們具有一個敬虔的外貌的人豈不是自己欺哄自己嗎?——雅各書1:22。

真正的敬虔是會結出果子而有行為表現的。正如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耶穌是指哪種果子呢?無疑包括「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信實和自制;結出這些果子可以榮耀上帝。——約翰福音15:1,2,8;加拉太書5:22,23。

早期的基督徒便結出這種果子,正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9-11指出,雖然哥林多有些基督徒曾作淫亂、拜偶像、醉酒、通姦等不對的事,但是藉著敬虔的力量,他們已被洗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上帝的靈……[而成聖]稱義了。」

在撒種的比喻中,耶穌論及另一種果子也是他的門徒會結出的。落在好土上的種子「忍耐著結實」。這是哪種果子呢?據耶穌解釋,既然這比喻中的「種子」就是上帝的道,將它散播在人心裡所帶來的結果。這就是耶穌在他的臨別訓言中清楚指出他門徒所必須做的事:「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所以我們發覺所有的早期基督徒都是傳道員。甚至當他們因逼害而被驅散時,他們「往各處去傳道。」——路加福音8:9-15;馬太福音28:19,20;使徒行傳8:4。

今日可以在哪裡找到?

是的,早期的基督徒的確是不僅具有敬虔的外表,同時還具有敬虔的實意的人。但是今日又怎樣呢?有人能夠不顧現代的壓力和考驗而證明自己的確具有敬虔的力量嗎?這是可能的,正如我們可以從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的記錄裡看出,而且甚至他們的仇敵也承認這點。聖羅耀拉大學社會系的羅馬天主教教授戈登·札恩最近在他的著作《戰爭、良心與異議》(1967年)裡寫道:「在描述奧治威茲的耶和華見證人遭殺害時,(而且意味深長地將其與早期的基督教殉道者比較……)盧多夫·赫斯說:『所有看見他們從容就義的人都深受感動,甚至行刑的兵士也受到感動。』」然後札恩將見證人的行為與其他所謂的基督徒的行為作一對照。

《新天主教百科全書》(1967年)在論及耶和華見證人時亦證明同樣的事實;除了論及其他的事之外,它說他們享有「世上行為最好的一群人」的美譽。「他們的婚姻和性道德是非常嚴謹的,」(意味到見證人謹守聖經的原則),並論及他們具有「百折不撓的熱心。」——第7卷,第864頁。

此外,美京華盛頓的國際美聯社的宗教主編路易·卡素爾也同樣作證證明耶和華見證人在基督徒的道德和傳道的熱心方面結出敬虔的果子。他在《路德會》1968年一月三日刊中寫道,他們「非凡的增長乃是熱心傳福音的結果,這使主要的教派感到慚愧。」他進一步說:「見證人懷著很大的忠誠持守他們的信仰,甚至不惜付出非常重大的代價」,同時在見證人的出版社「守望台聖經書社裡從沒有任何道德醜聞或經濟貪污的跡象。」

很可能你從一個見證人那裡獲得這份雜誌。你想知道多些你可以怎樣不但有敬虔的外表,同時還有敬虔的實意而為自己贏得現在的快樂和永遠的幸福嗎?任何一個耶和華見證人都會樂於幫助你這樣行。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