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0 7/8 30-31頁
  • 謙卑——‘最低的德行’抑或具有極高價值?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謙卑——‘最低的德行’抑或具有極高價值?
  • 警醒!1980年
  • 相似資料
  • 培養基督徒的謙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謙遜人卻有智慧」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 基督徒的謙遜——智慧的確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謙遜是每個人均應有的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7/8 30-31頁

聖經的看法

謙卑——‘最低的德行’抑或具有極高價值?

“謙卑是最低的德行,而且是自承缺憾的表現。低貶自己者也會被人所低貶。”十九世紀的英國批評家兼作家海斯利特作出這樣的描述。

受感示的聖經執筆者對謙卑是否作同樣的看法呢?謙卑是人格缺憾的證據,“最低的德行”,軟弱的象徵嗎?你對一個謙卑的人給予甚麽評價?

“謙卑”一詞許多時用在服裝和打扮的適當方面。關於這點,使徒保羅絶不贊成浮華奢侈,因為他勸諭:“我願意女人以端正、嫻淑[謙卑,《新世》]、自律為裝飾;不要以鬈髮、金飾、珠寶或名貴衣裳為裝飾,卻要以善行作裝飾,這才配稱為敬畏上帝的女人。”(提摩太前書2:9,10,《新譯》)這項對男、女兩性均同樣適用的勸諭並非反對服飾整潔而是強調從基督徒的立場看來,粗魯、誇張和浮華的服飾打扮是不當的。反之,較重要的裝飾是一個人的“善工”。

“謙卑”一詞的意思不僅限於應用在外表的儀容方面。當謙卑表明與頭腦和心靈的品質有關時,便意味到一個人要對本身作正確的估計,明白本身的局限。謙卑使人免於矯飾、僭越、虛榮、自負和自誇。謙卑的人按照箴言27:2而生活,它説:“要别人誇獎你,不可用口自誇;等外人稱讚你,不可用嘴自稱。”你對於表現這樣品格的人豈不予以好評嗎?

古代先知彌迦並沒有低貶謙卑,反而稱之為上帝所訂的條件。“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麽呢?只要你……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

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的並不是軟弱的象徵,而是這個人在造物主面前的地位具有真實的價值。謙卑發源於人自覺要依靠上帝,認識自己的有罪情況與上帝的純潔和神聖成一對照。謙卑的人不會流露不當的自滿態度,反之,他以“恐懼戰兢”來作成自己的救恩。——腓立比書2:12。

創造物的偉大使謙卑的人肅然起敬而自覺卑微。頗有趣地,這種態度見之於舉世知名的已故科學家愛因斯坦身上,他説:“每個認真研究科學的人都會確信宇宙間所有定律均表現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比人遠較高超,以我們的渺小力量來面對這種精神便無法不自覺卑微。”這番言論絶不會使人相信愛因斯坦把謙卑看作“最低的德行。”

若有任何人能有理由以他和上帝的關係自誇,這人就非耶穌基督莫屬,因他是“上帝創造的始源”,“工師”,“獨生子”和上帝的主要代言者。(啟示錄3:14;箴言8:30;約翰福音3:16;1:1)可是,耶穌卻謙卑地拒絶接受虛空的頭銜。由於承認他父的權威,他説:“我憑着自己不能作甚麽……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約翰福音5:30)耶穌回答一個稱他為“良善的先生”的官長説:“你為甚麽稱我是良善的呢?除了上帝一位以外,沒有良善的。”(路加福音18:18,19,《新譯》)你會把耶穌基督的這番言論看作是品格缺憾的表現嗎?不錯,他對上帝的謙卑態度正好表明他是個完美的人。

可是,在人際關係上表現謙卑又如何?在邀請門徒歸向他時,耶穌説:“我心裏柔和謙卑。”(馬太福音11:28-30)使徒保羅寫信給羅馬的基督徒小組,説:“我憑着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説,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12:3。

在與人相處方面,謙卑是一種可取的品德,使徒保羅向哥林多小組信徒同工們的提示表明這點。他首先論及上帝關懷謙卑的人,他寫道:

“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着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如經上所記:‘誇口的當指着主[耶和華]誇口’。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上帝的奧秘。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受苦柱]。我在你們那裏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我説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大能。”——哥林多前書1:26-2:5。

你若是當時哥林多小組的一個成員,你豈不對使徒的謙卑提示作出熱烈的反應嗎?另一方面,他若是自高自大、擅作威福、狂妄——缺乏謙卑,你又有甚麽感想呢?

不錯,有些人也許出自真誠,趨向於低估甚至譏誚基督徒的謙卑美德。可是,對這個問題作出忠實的評價便會使我們留意受上帝感示的結論:“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箴言11:2。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